郭 瑾
區域自主創新與經濟協調發展問題探究
郭 瑾
目前,雖然我國的區域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日益凸顯,嚴重影響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成為制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視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區域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以及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的一大保障。
區域經濟 自主創新 協調發展 創新環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其中自主創新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各地區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速度,區域自主創新與經濟協調發展兩者密切聯系,互相融合,相互促進,只有深刻認識到兩者的關系,才能促進國家經濟穩步高速發展。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區域自主創新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首先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區域自主創新提供了有力的物質基礎。自主創新離不開大量的資金、人才等資源,而這些資源需要區域經濟的支持,只有這些物質條件得以滿足,才能實施自主創新,才能給自主創新提供巨大的動力。經濟實力的增強能夠為區域自主創新的實踐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加快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速度。其次,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新產品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的需求,就需要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區域自主創新行為和實踐的產生。另外,創新主體需要區域經濟發展為其提供各種組織及相應的管理機制,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一個與相鄰區域互動、聯合協作發展的過程,創新外部環境的不斷完善,更利于自主創新的發展。
(二)區域自主創新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首先,自主創新的目的是提高技術含量,然后在經濟發展中予以合理運用,使得區域內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以便于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其次,區域自主創新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單純地依靠技術引進和技術模仿無法有效地從本質上促使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如果一個地區的發展,僅僅停留在外來技術引進和模仿這個層面,那么只會制約區域經濟的持久發展和進步。只有依靠區域自主創新,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區域的創新能力,進而提高整個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產,最終實現區域經濟、國家經濟和社會經濟的總體發展。
科技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并獲得長足發展。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的企業技術體系薄弱,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樹立、創建自主品牌的意識
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在一個地區存在,放眼整個國家這種情況非常突出。我國大量的出口產品都是自己負責加工,外商進行“貼牌”后銷售,這就造成大量利潤被外商賺走,而中國的企業只獲取很少的一部分利潤,甚至有關數據統計外商的利潤是國內企業的上百倍,國內企業望錢興嘆,卻又無可奈,這一問題的根源就是缺少自主品牌。
(二)企業不重視技術投資、缺乏核心技術
因為技術投資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給企業帶來收益,所以很多企業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只是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使得技術難以進步,導致企業自身研發的能力較低。由于核心技術的缺乏,企業只能受制于人,越落后,技術投入越低,技術投入越低, 越落后,企業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沒有穩定的經費來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致使企業發展遲緩,甚至被淘汰。
(三)區域不同創新能力差異較大
由于區域經濟的不平衡,各地區的創新能力也良莠不齊。東部地區較強,西部地區較低,中部地區最差,因此造成很多問題。一是地方保護主義盛行,自成體系、自我封閉制約了知識和科技要素的擴散和流動。二是不利于形成跨地區的合作,現在跨地區合作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但由于區域之間科技發展存在較大的差距,科技分工合作的機制還沒有形成,所以難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加快區域特色經濟發展, 為創新能力的提升搭建平臺
各區域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加快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為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物質基礎;加快調整經濟結構,使得區域內現有的資源得以優化配置,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經濟發展了,各區域才能為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如市場、法制、服務和輿論等,加大各平臺的建設開放力度,如人才平臺、信息平臺、招商平臺等,便于各個企業引進人才、技術、生產方式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在技術的研發上能夠有一個較大的突破,使得自主創新能力有一個質的飛躍,為經濟成長內生力量的培養、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其次,國家應加大創新資金投入,支持各區域特色產業發展。 率先發展東部地區,進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一步一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
(二)各地區大力發展優勢產業
區域經濟的實力要想大幅度提升,發展區域優勢產業是一條必經之路,而自主創新在區域優勢產業的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能夠提升區域優勢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區域優勢產業的升級,并且為培育和發展區域未來的優勢產業鋪平了道路,有利于優勢產業的集聚發展,形成產業園區。現階段,產業集群正成為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產業集群對我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提高國際競爭力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優化區域創新環境
區域內傳統企業打破其技術創新的封閉狀態,關鍵是要創建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只有加強區域內企業之間的聯系,才有助于形成強大的區域競爭力。首先本區域內企業之間的網絡化聯系要進一步加強,因為如果本區域內企業之間相互隔絕、相互不信任,就會影響合作創新的可能性,使得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大大降低。通過加強本地企業網絡化聯系, 利于企業間取長補短,精誠合作,有利于各企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其次,加大高科技園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的建設力度。通過區域網絡化使各要素之間能夠有機的聯系在一起, 推動各主體間的交流與聯系。
在這個知識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經濟發展和自主創新之間的關系是日益密切。所以,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進程中加強區域自主創新,才能為開創經濟發展的新局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才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者單位為云南財經大學)
[1] 周旭瑤.韓艷紅.如何讓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J] .財經界(學術版),2010(03).
[2] 楊金紅.湖南省區域自主創新與經濟協調發展分析[J].消費導刊,2009(06).
[3] 周柯,時艷強,曾楊.科技創新與區域經濟轉型耦合發展研究[J] .區域經濟評論,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