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萍
摘 要:《少司命》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筆者贊同司子嗣與主緣這一說。由于高禖神即掌管子嗣與婚配之神,所以筆者主要是從肯定少司命為高禖神入手,再由秋蘭與蘼蕪都具有香氣出發進一步進行闡釋,因為香氣既有迎神饗神的作用,同時也能刺激人的性欲,提高受孕的幾率,滿足人們求子的愿望。再者,祭祀少司命是在秋季,秋季是農耕的重要時期,祭祀活動中男女的交媾被認為能促成土地豐產。
關鍵詞:少司命;高禖;香氣;豐產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7-0-02
高禖,又稱郊禖、皋禖,是中國神話譜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禮記·月令·仲春》云:“是月也,玄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這是天子率領后妃向高禖神祈子的宗教儀式,可見當時人們已相信高禖神具有掌管子嗣的職能。又《詩經·大雅·生民》:“去無子,求有子,古者必立郊禖焉。”使不能懷孕的懷孕,使未孕的受孕,人們都求于高禖(郊禖)神,這也證實了高禖神具有掌管子嗣這一職能。禖原同于媒,鄭玄《禮記·月令》注曰:“變媒言禖,神之。”《說文解字》“禖,祭也。從示,某聲。”換言之,變媒為禖是在將高禖作為神靈祭祀以后[1]。《說文解字》:“媒,謀也。謀合二姓,從女,某聲。”媒者,牽合男女之事,成兩姓之好,故管理婚配也是媒神的重要職能。《周禮·地官·媒氏》正好反映了這一點:“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不用令者,罰之。令男女之無夫家者會之。”這記載的就是周代婚姻節男女婚配的習俗。令無婚配男女在仲春二月通過集體聚會進行非婚姻男女野合,且在這一月不禁奔者。這一集體聚會是在祭祀高禖神時進行的,在祈神的過程中以非婚姻的男女行野合之事,這實是原始宗教的遺風。也只有在這樣的場合與時間,男女們才能獲得性愛的自由。又如《墨子·明鬼下》:“燕之有祖,當齊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夢也,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燕之祖澤、齊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夢都是國家祭祀的地方,在這樣的場合與儀式中,男女都去聚會游覽,那男女兩性之事勢必成為祭祀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綜觀上文,高禖神即掌管子嗣與婚配之神,祭祀禖神的目的即求子與求姻緣,而在祭祀少司命的活動中就體現了這兩方面的訴求,故筆者認為少司命即高禖神。
歷來注者都是將大司命與少司命一同注解,本文雖只論少司命,但在列舉諸家之說時,會將二司命的解說一同列出。二司命歷來說法頗多,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為星名[2];第二,大司命主生,少司命主死[3];第三,大司命是掌管人類生死壽夭之神,少司命是主管人類子嗣和兒童命運之神[4];第四,“大司命主壽,故以壽夭壯老為言;少司命主緣,故以男女離合為說,殆月下老人之類也”[5];第五,大司命主壽夭,少司命主災祥[6]。筆者贊同少司命主緣與主管子嗣的說法。原因如下:首先,《少司命》一文中“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已開門見山地點名了少司命主管人類子嗣的這一職能。又“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與女游兮九河”、“與女沐兮咸池,晞女髪兮陽之阿”等句也都或明或隱地透露出男女兩性之間的情愛之事,點名了少司命主緣的職能。其次,《少司命》開篇提到的香草——秋蘭與蘼蕪,也反映了少司命的這兩個職能。
羅愿《爾雅翼》云:“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古以為生子之祥。”蘭不僅有香氣,且香氣異常。香氣能激發人的情欲使人犯淫,促成男女歡會,性欲強了,受孕的幾率也會提高[7]。《左傳·宣公三年》記:“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此段記載中天使予燕姞蘭,正因蘭有香氣,這香氣不僅能給她帶來姻緣,也能帶來子嗣。之后文公見到燕姞后送給她蘭草并與她同床交媾,燕姞最終生下穆公即是明證。又《詩經·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毛傳曰:“蕑,蘭也。”在溱與洧兩河邊上,談情說愛的男男女女都是手持蘭草。蘭草在促成男女歡會后,接下來就是受孕生子。蘼蕪其葉倍香,郭璞說:“蘼蕪香草……自烈其芳。”所以,《少司命》寫“秋蘭兮蘼蕪”之后,就有“芳菲菲兮襲予”。這種強烈的芳香能刺激情欲,為男女歡會創造良好的氛圍。美國的O·A·沃爾在《性與性崇拜》中寫到:“幾乎所有持久性的香味,或者包含有麝香、麝貓香或含有蓖麻的所有的物質,都是從與動植物性器官有關的腺體中獲得的。”所以香花香草的香氣能夠引動人的情感,刺激男女彼此相悅。又羅愿在《爾雅翼》中說:“蘼蕪之根主婦人無子。”也即說蘼蕪為一種求子之藥。《少司命》在一開篇就寫到:“秋蘭兮蘼蕪,羅生兮堂下。”蘭與蘼蕪都有香氣,為祭祀少司命(即高禖神)時的男女歡會與求子嗣創造了氛圍,做好了鋪墊。
再者,《少司命》描寫的是一種祭祀活動,在祭祀之初,巫要饗神迎神,香氣既然能使人興奮,那在祀神時也就能使神興奮[8]。《詩經·大雅·生民》篇末曰:“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澶時,后稷肇祀。”用香氣來悅神(祖先),吸引神的降臨。又如《東皇太一》篇末所云:“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將祭堂布置得滿堂芳香,如此神靈欣欣樂康,那么所求當更會如愿以償[9]。蘭與蘼蕪的香氣最先當是迎神饗神,只有神靈降臨,人們所求(姻緣與子嗣)才可能實現。此外,《少司命》“秋蘭兮蘼蕪”中的“秋”字,點名了祭祀少司命是在秋季,又秋季正是農耕的重要時期,所以祭祀少司命當與農事有關。再者,在祭祀少司命的活動中間有男女兩性之事,且男女兩性之事為祭典的主要內容。據《金枝》研究,原始人民并不能區別植物的生長繁衍與人類(動物)繁衍原理的不同,因此基于巫術“同類相生”的原則,他們在祭祀中舉行兩性結合的儀式,希望經由男女性交來幫助植物的生產,確保大地豐產[10]。筆者認為,祭祀少司命活動中的男女性交,雖以祈求子嗣為主要目的,但也保留了以生殖機能為宗教的原始時代的習俗。
要之,歷代注家對少司命的解讀眾說紛紜,筆者贊同少司命主緣與主管子嗣一說,少司命即高禖神。《少司命》開篇就寫到“秋蘭兮蘼蕪”,蘭與蘼蕪都有香氣,筆者從“蘭”和“蘼蕪”的香氣出發,分析了香味與少司命兩主要職能(主緣與掌管子嗣)的對應關系及香氣娛神降神的作用。最后,由男女交媾為祭祀少司命活動的主要內容聯系到兩性之事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推出少司命的祭祀活動可能與促使大地豐產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
注釋:
[1]方川:《媒神高禖崇拜》,淮南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2]朱熹、陳第、陳本禮等引《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史記·天官書》:“文昌六星,四曰司命。”釋二司命為星名。
[3]清·胡文英:《屈騷指掌》,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570頁。
[4]金開誠等著:《屈原集校注》,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32頁和245頁。
[5]清·蔣冀:《山帶閣注楚辭》卷六,欽定四庫全書本。
[6]清·戴震:《屈原賦戴氏注》,清乾隆刻本,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410頁。
[7]錢玉趾:《九歌全新解譯》,巴蜀書社2000年版第60頁。
[8]邱宜文:《從九歌之草木試論香草與巫術》,文藝學研究,1999年第5期。
[9]同上。
[10]英·J·G·弗雷澤著,汪培基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233頁。
參考文獻:
[1]方川.《媒神高·崇拜》[J].淮南師專學報,1999年.
[2]胡文英.《屈騷指掌》[M].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續修四庫全書集部.
[3]金開誠等著.《屈原集校注》[M].中華書局1996年.
[4]蔣冀.《山帶閣注楚辭》卷六[M].欽定四庫全書本.
[5]戴震.《屈原賦戴氏注》[M].清乾隆刻本,續修四庫全書集部.
[6]錢玉趾.《九歌全新解譯》[M].巴蜀書社2000年.
[7]邱宜文.《從九歌之草木試論香草與巫術》[J].文藝學研究,1999年.
[8]O·A·沃爾.《性與性崇拜》[M].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9]J·G·弗雷澤著.汪培基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M].商務印書館,2014年.
[10]周建忠.《楚辭考論》[M].商務印書館,2003年.
[11]陳子展.《楚辭直解》[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