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茁
摘 要: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法理論近些年來發展成為語言學界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為語篇分析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本文基于系統功能語法的視角對財經新聞語篇進行了及物性分析。旨在探究系統功能語法理論的及物性用于分析此類語篇的適應性,以及此類語篇在過程類型分布上的規律性及其語言特點,進一步加深讀者對財經新聞內涵的理解、增強語篇閱讀的目的性。
關鍵詞:系統功能語法;財經新聞語篇;及物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7--02
引言:
系統功能語法理論作為一種重要的語言學理論,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語言學界的關注。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法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語篇,為語篇分析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也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當今社會由于信息通訊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與信息緊密相關,新聞報道是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之一,新聞語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文體之一。由于對客觀事實的報道,不同于其他文體的語篇,新聞語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在系統功能語法的視角下對英語財經新聞語篇進行了及物性分析。通過對China Daily的四篇財經新聞的及物性分析,旨在探究系統功能語法理論的及物性系統應用于財經新聞語篇的適應性,以及此類語篇在過程類型分布上的規律性及其語言特點,以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財經性新聞語篇。
一、理論框架
韓禮德把系統功能語法分為三大純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是指人們使用語言去實現諸如傳遞新信息或者是未知內容給聽話者的功能,表達對世界及內心世界經歷的看法。它主要由及物性系統來體現。人際功能指在話語情境中說話人和話語接受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說話人對所說內容的態度。語篇功能是指人們在使用語言時如何組織好信息,表達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將語言本身與說話者所處的情景環境相聯系的功能。
及物性是表現概念功能的一個重要的語義系統,它把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見聞和作為分成若干種過程,并指明與各種過程有關的參與者和環境成分。及物系統主要包括六個不同的過程: 物質過程表示做某件事的過程。一般由動作動詞體現。它要求的動作者和動作的目標由名詞或名詞性詞體現,這里的動作者指的是發出動作的人或物,目標是指在該動作影響下的人或物,情況則屬于環境成分。心理過程表示感覺、反應和認知等心理活動感知的過程,有兩個參與者為感覺者和現象,一般用來反映感知者對發生的事情的觀點或態度。關系過程指各實體之間相互關系的過程,反映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胡壯麟,1994)。行為過程指諸如呼吸、咳嗽、哭笑等生理活動過程,是典型的人類生理和心理的行為,具有物質和心理過程的特點。行為過程的參與者只要一個即可即“行為者”,行為者一般是人。言語過程指一類廣義上說話傳達信息交流的過程,參與者有說話人,受話人和說話的內容。存在過程表示某物存在的過程。通常該過程只有一個參與者即存在物,常用的動詞是be, exist, arise等。
二、財經新聞語篇的及物性分析
本文從China Daily中選取了四篇財經新聞語篇作為分析語料,進行研讀后將語篇中各類過程進行數據統計,計算各類過程在財經新聞語篇中的使用頻率,分析出及物性系統應用于財經語篇的適應性,以及此類語篇在過程類型分布上的規律性及其語言特點。對四篇財經新聞的及物性各個過程分布情況分析如下:第一篇標題為Belt and Road to save Chinese financial in stitutions 9.6b yuan in taxes 的財經新聞。通過分析可知該新聞共有7個過程,其中物質過程6個,占全部過程的86%所占的比重最大;關系過程1個,占全部過程的14%;該新聞語篇并沒有涉及心理過程、言語過程、存在過程和行為過程。第二篇題為China to continue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central bank。共有10個過程,其中物質過程8個,占全部過程的80%所占的比重最大;涉及少部分的言語過程,占全部過程的20%;該新聞語篇并沒有涉及心理過程、關系過程、存在過程和行為過程。第三篇題為RMB cash demand grows in Russia。共10個過程,其中物質過程6個,占全部過程的60%所占的比重最大;關系過程有2個,占全部過程的20%;心理過程和言語過程涉及的較少各有1個,占總過程10%。第四篇是China reveals consumer price basket changes。有16個過程,其中物質過程有10個,占全部過程的63%;關系過程有4個,占全部過程的25%;言語過程有2個占總過程的13%;該新聞語篇中不涉及心理過程、存在過程和行為過程。
據分析可知這四篇語篇中物質過程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據系統功能語法的觀點,物質過程通常是作者對外界事物及內心世界的客觀描述,表示做某事的過程。新聞是對客觀發生的事實的反映,具有其自身的真實客觀性。因此財經新聞是新聞報道者對經濟事件的客觀描述。例如新聞語篇中報道者運用了changed、climbed、expanded等詞來描述經濟事件的發展趨勢。通過對四則新聞的分析得出物質過程所占比例最高占到了70%,這恰巧符合新聞要靠事實說話,反映客觀事實的要求。同時,財經新聞中通常也會通過使用大量的數量詞來達到客觀、公正的傳達消息的效果。其次關系過程和言語過程,也占有相當重要的比重。關系過程,主要表示描述意義,是反映事物之間處于何種關系的過程。財經新聞專業性強,專業術語多。為使讀者準確理解新聞報道以消除行業不同產生的障礙,關系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關系過程的描述意義與識別意義,對于過程的解釋、比較和說明具有重大貢獻。所以關系過程在總過程中占有相當的比例也是符合財經新聞報道要求的。通過分析四篇新聞語篇發現新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表言語過程的詞say、report。新聞作者會引用較權威的政府機構、發言人或官員,這也與作者所持的立場和他在交際過程中所充當的話語角色類型密切相關。由于財經新聞語篇要求所報道的新聞都必須是客觀事實,所以此類語篇中幾乎不涉及心理過程,行為過程等。
三、結語
本文基于韓禮德系統功能語法的理論框架,對四篇財經新聞語篇進行了及物性分析。通過分析發現,財經新聞語篇在及物性過程選擇方面是有規律的。物質過程使用頻率最高;涉及一定的關系過程和言語過程,雖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卻是必不可少的;其他過程出現相對較少。系統功能語法為財經新聞語篇分析提供了一個合適的理論框架,財經新聞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時效性,用簡明扼要的話語顯示新聞的主要內容,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對此類新聞進行功能語篇分析可以進一步加深讀者對財經新聞內涵的理解、增強語篇閱讀的目的性。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方琰.2005.系統功能語法與語篇分析[J].外語教學.
[3]胡壯麟.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黃國文.2002.韓禮德系統功能語言學40年發展述評[J].外語與外語教學.
[5]黃國文.2001.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 廣告語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6]李戰子.2001.功能語法中人際意義框架的擴展[J].外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