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摘 要:動畫設計元素材料,可以揭示動畫中的人物性格,表現整個動畫的畫面主體,所以在動畫設計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介紹材料的運用對動畫設計產生的影響,以及動畫的基本構成元素和傳統元素材料在動畫設計中的轉化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動畫設計的畫面感,讓元素和材料合理運用,以推動動畫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動畫設計;元素材料;合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7--02
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動畫也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元素。動畫的制作材料也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比如傳統手繪中的畫面以及動畫定格中的黏土和沙子、現實世界的一切物質材料,在電腦合成中變成逼真的物相。但是在動畫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了解材料作為動畫的表現形式,為動畫的創造尋求新的突破口。材料的運用為觀眾呈現完美的視覺盛宴,并且也表達出設計者個人的創作理念。
一、材料的運用對動畫設計制作的影響
(一)引發創作的靈感
在動畫的整體創作中,材料自身的特性會給創作提供靈感,材料運用與動畫作品的藝術風格有著直接關系,并且對動畫制作的藝術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動畫制作設計中不僅要對角色運動的方式進行改變,更需要衍生出不同的藝術語言。如紙如畫,紙作為動畫表現的重要媒介,真正意義是紙張作為我國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創造,對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紙張的豐富多樣化,所以為滿足紙張的設計要求,需要進行剪紙和繪畫等相關操作,并且紙張有較低的制作成本。我國最早的剪紙動畫是《豬八戒吃西瓜》,就是在剪紙的過程中生動的對故事進行表現。還有《游移的光》這部作品,創作者主要是以電視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光線作為線索和素材,在碎紙屑模擬光線的時候,隨著時間的變化表現其應有的體征。碎紙片能夠形象的模擬光線投射下來的斑駁感,并且紙張本身有較強的光感,能夠表達出創作者對內心生命的極致感悟。
(二)多元文化下創作元素的融入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電腦技術可以模擬出很多動畫效果。比如,通過三維及時設計和制作與兒童讀物相關的宣傳片,利用兒童的折紙特點設計相關的宣傳片,因為該設計中有著獨特的風格,樣式鮮明,充分地表現出兒童讀物中色彩的亮麗以及新穎簡單的樣式,其表現效果良好。相同的創作載體,因為創作者的不同,在藝術理念和藝術風格方面也會有不盡相同的變化風格。在我國全球化經濟的不斷深入中能夠,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多,多元化的文化發展形勢,讓藝術的理念也呈現其多元化,動畫創造中多種材料的融合,需要不斷的突破和豐富動畫表現形式。另外,因為現代化材料的多樣性充滿其未知,這將會給動畫創造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和發展理念,材料作為藝術思想的主要表現介質,被賦予過更多的內涵。
二、動畫構成中的基本元素
(一)動畫角色的元素融入
動畫角色造型主要表現出動畫人物的外表形象設計、對人物的心理和行動有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角色造型在整個動畫中地位比較高,是開展動畫設計的關鍵性元素。因而一部比較優秀的動畫作品,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才能將人物性格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好的角色造型不但需要其藝術性更需要其商業性,甚至好的動畫可以轉拍成成熟的商業電影。比如日本的游戲動畫《最終幻想》運用主人公浪漫奇險的游戲進程,將這部作品翻拍成動畫片。還有科幻電影《阿凡達》也吸引全球的關注,主要運用3D數字影像,給觀眾帶入一個如夢如幻的奇幻世界:里面有潘多拉星球的幽藍光暈,有藍皮膚身材高大的外星人,整個影片給人們呈現簡單的故事內容,但是整個環境給人無限探索的遐想。
(二)動畫故事情節因素的融入
情節是動畫作品中人物關系描寫的重要因素,是有機事件發展的全過程構成因素,動畫故事情節對動畫角色性格進行展示。代表時代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所以每一個傳說中都有一個較為隱藏的含義,中國的民間傳說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的傳說”等等。寓言故事有:“黔驢技窮”“南轅北轍”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一個完美的故事情境,所以動畫作品可以以此為基礎開展設計,整體的思路不需要改變。因為這些典型的故事嗯哼典型的人物本身就是急劇探索的重要資源。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已經在人的思想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形象意味,只要對故事進行多加整理就能讓人們對此有著正確的認識。
三、傳統藝術元素的途徑轉換
(一)民族性的動畫元素設計
角色是一部動畫的關鍵,因為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所以不同的地域具有的藝術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動畫藝術民族化,在角色設計上體現其民族化。動畫角色設計民族化,主要是在設計角色的過程中,融入民族文化和藝術形式的表達方式,角色造型具有較強的民族風格。指題材思想內容的民族化,也指形式思想內容的民族化。
角色設計上表達人物性格的方式有三種:一是通過身體造型的特征表現其民族化。因為不同的種族年代人物的造型會產生很多不同,比如同樣是亞洲人,中國人和印度人的臉型就有較大的不同,印度人在造型生習慣于方臉、高鼻,厚耳;中國人對人物沒有具體的描寫,形象化的描寫較多,比如說曹雪芹描寫的王熙鳳“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對林黛玉的描寫是“兩彎似蹙非蹙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形象化描寫。因此,不同時期和不同年代人物特色的把握尤為重要,通過頭部和身段動作完成民族化的創作模式。二是運用道具和服飾進行角色化的創設。人物性格的不同在角色和服飾上有較大的不同。比如龍王的造型就受到中國傳統圖案“龍”的。太乙真人的設計吸收壁畫中傳統的紋樣和素材,線條簡練,有青、紅、藍三色的搭配,整個的配色給人簡約大方,內容傳統,但是在此基礎上有內容的凝練,人物性格鮮明,角色之間能夠相互的補充和襯托,體現中國動畫色彩中的整體美。三是人物畫風的不同表現的民族化。由于國家、地區和民族的不同,因而會有不同的歷史文化積淀,歐美風格的畫風大多運用寫實手法,角色性格比較突出和夸張,比如男性都是肌肉發達身材魁梧、女性身材豐滿性格冷艷;日韓多運用動漫樣式的畫風,尤其在眼睛上表現手法非常突出,占比很大,嘴和鼻子偏小,造型簡潔身體一般都是寫實手法,但是服裝造型上片可愛風格。中國,濃厚的文化積累下,人物特色較為冥想,如玉帝、嫦娥、武俠等都帶有中國文化底蘊,主要運用中國的國畫白描造型和傳統的連環畫風格,還有對日本卡通漫畫的借鑒。
(二)動畫場景的民族化風格元素融入
場景設計需要根據整體的美術風格以及故事情境設定,每一個鏡頭都特定的活動場景。計算機的高速運轉,場景設計已經從二維走向三維,技術水平的提升對于動畫場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場景的出現需要和動畫的主題相襯托,因而民族文化元素也要在這里面有所表現,實現動畫和歷史文化的民族特色統一,也就是動畫場景民族化設計。那么在場景設計中需要體現出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元素,這樣可以體現出動畫的主體背景以及民族風格。動畫場景是依靠虛擬建筑所構造,當建筑作為文化活動的產物,是地域、歷史、經濟的綜合體,時空和地域特點需要有著鮮明的呈現,這也是不同文化環境的必然反映。設計上建筑風格的差異可以表現其民族特點。如動畫片《九色鹿》起源于敦煌莫高窟257窟中的一副北魏壁畫《鹿王本生故事圖》為藍本進行的動畫設計。在整個場景設計中都融入了北魏的建筑藝術風格,具有鮮卑文化特點,比如周邊的建筑物,包括山林、流水等自然場景的設計,也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與普通繪畫有著不同的特征:整體的場景創造運用的是精美的線條勾勒方式,為表現自然融入暈染的表現手法,這樣給人以清新自然,并且參照壁畫中的元素結合史料記載,體現出當時北魏多民族融合的歷史特點,所以風格設計上有域外的風格加入。
結語:
現代科技的逐步發展,帶來動畫素材的無窮創新,動畫形式變得豐富多彩,所以各類材料和動畫素材的結合成為動畫創作者要研究的課題。動畫創作中材料作為其主要切入點,不但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把生活元素融入到創作中,更能放映出人的觀念也發生變化,社會和歷史在不斷進步,這也推動動畫創新理念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龔嘉慧.論材料的運用對動畫設計與制作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5(06):28-29.
[2]張善慶.動畫藝術中美術設計與表現[J].長治學院學報,2013(01):31-32.
[3]孟偉.民族文化元素在偶動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J].學術探索,2012(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