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第 劉旭
【摘 要】《船舶 CAD/CAM》 是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為迎合現代化制造業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專業素質, 船舶CAD/CAM技術已經成為船舶專業的大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之一。由于《船舶 CAD/CAM》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的背景知識多、內容抽象以及相關的 CAD/CAM 技術發展迅猛,導致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現代化的技術需要,本文結合《船舶 CAD/CAM 》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體會,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高職;船舶CAD/CAM;教學改革
船舶CAD/CAM,即船舶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在各生產領域的普及,CAD/CAM已廣泛應用于船舶建造、修理等相關行業,并且顯著提高了船舶設計和建造效率,不僅實現了對船舶行業產品的速度及精度的要求,更已成為我國船舶行業與世界先進造船理念接軌的核心技術。隨著我國造船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樹立了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型的目標,這就更要求未來船舶業必須擁有一批既有先進設計理念又掌握先進制造技術和手段的專業技術人才來推動我國船舶行業的發展。船舶CAD/CAM 技術可以充分應用于船舶設計、建造、維修、管理等相關過程,為船舶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強大的實現手段,是當今世界先進造船理念的核心技術之一。
船舶CAD/CAM作為船舶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核心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首先,課程涉及領域廣泛,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邏輯性思維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其次,學科之間跨度很大,課程的學習除了需要學生有良好的識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外,還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板書、教材為工具的封閉式單向傳輸的教學方法,除內容及形式陳舊以外,顯然已經并不適合《船舶CAD/CAM》的教學工作, “你講我聽”很快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脫離了工程實際的技能訓練,效果也往往達不到課程預期的目標。因此,對于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1 課程的教學現狀與不足
《船舶CAD/CAM》課程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極強,目標更是直接指向船舶的實際生產過程,該課程涉及的教學內容非常廣泛,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學科之間跨度較大,技術更新較快。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拓展學生的創造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下,教材內容陳舊、更新慢,勢必造成教學內容薄弱,重理論輕實踐,實訓課時量少,無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授課效果也往往達不到課程既定的目標。而從未來就業來看,如果只是單純的理論教學,教師和學生都遠離生產現場,缺少船舶設計單位或制造企業所需的先進技術的訓練,非常不利于畢業生以后的就業工作。而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看不到掌握CAD/CAM 技術可以在實際生產中帶來的方便和好處,可能會造成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較低、學習效果不佳等后果。
其次,船舶設計軟件必須依托計算機運行,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知識結構相對抽象。單純的課堂教學,容易使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生接受知識方式單一,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課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更應以現代造船企業的工程實際為出發點,并采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手段。
2 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探索
2.1 重視相關課程的掌握程度
《船舶CAD/CAM》課程涉及領域廣泛,學科之間跨度很大,很多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課程的學習效果。正是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要重視這些相關知識的學習情況。
首先,AUTOCAD軟件的使用。現在的計算機普及程度較高,很多大學生學生在進入學校前,都已經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基本知識,但對于一些專業軟件的使用方面則相對接觸較少。AUTOCAD軟件的使用熟練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船舶CAD/CAM》課程的效果。因此,在進行AUTOCAD軟件的教學時,一定要將繪圖、陣列、標注、修剪、偏移、鏡像等基本功能使用熟練,可以在講解到這些章節的時候開設專題,強化訓練,為后續課程的講解打好基礎。
其次,突出《船體結構與制圖》課程中船體結構部分的理解。對船舶各部位的構件特點的透徹認知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對于船體制圖中圖線的簡化,更需要深刻記憶并熟練掌握,使學生能夠看懂各種圖紙,也是為后續學生個人操作計算機繪圖打好基礎。
2.2 增加課程實訓部分在教學中的課時
《船舶CAD/CAM》課程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極強,這就更加需要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課程實訓不僅是對理論教學效果的檢驗,更是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一環,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不夠重視、動手操作不積極等現象,大大影響了實訓課的既定效果;有時還會出現學生對實訓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實訓內容不能保質保量完成。
鑒于實訓對于本課程的重要性,一定要充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認識:第一,增加實訓課程的課時量,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提高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第二,以實際工程作為實訓內容,分配任務,模擬實際的工作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主觀上的重視程度;第三,合理安排實訓進度,設立實訓節點,督促學生按時完成進度,從而提高實訓的效果;第三,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課程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為學生就業后的團隊合作精神打下基礎。
2.3 教學方式多樣化
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理論知識的講授又往往環境單一,老師講、學生聽,課堂效果不理想。目前,信息傳播的途徑多樣化,而網絡時代學生又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或是有自己的電腦、iPad等電子化設備,可以把授課內容做成微課放到網絡上,供學生下載或是在線觀看。這樣,即便有課堂上漏掉的知識點,或者課下學生想要鞏固所學內容,甚至期末復習,都可以方便快捷的回顧以往的理論知識,一定會深受年輕大學生的喜愛。另外,還可以在實訓教學中由學生來演示繪圖方法,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增加學生的自我認同感。
3 總結
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項目化的實訓課程以及扎實的理論教學可極大提高學生學習《船舶 CAD/CAM》的興趣,改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對于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授課達到既定的目標。真正培養出符合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船舶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周 煜,陸 萍.高職院校“船舶CAD/CAM”課程改革探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10(2).
[2]單體坤.船舶CAD/CAM 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科教導刊,2013,11(上).
[3]曹元軍,徐步榮,朱艷.高職《船舶 CAD/ CAM》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10.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