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惠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要重視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但從當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足,教學效率亟待提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從分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出發,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能夠獲取有效信息,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培養自我的創新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閱讀能力。受我國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目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設置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僅僅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重視不夠,導致閱讀教學缺乏有效性。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問題和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設置不夠合理
從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設置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首先,從教學目標本身的設置來看,這種設置方法還不夠合理。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設置三維目標,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及知識和技能目標。相對三維目標來說,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在深度和廣度上還有待提高。其次,從教學目標的實現來看,雖然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目標設置中也設置了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加傾向于知識目標的實現,這就明顯減弱了對學生的技能訓練和情感培養,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不夠緊密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旨在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進自身素質的提升。要完成這一目標需要教師把閱讀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但是事實上,一些教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只是為了閱讀教學而進行閱讀教學。例如,在《漂泊的旅人》教學中,一些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散文的寫作手法,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哲學道理。但是,這些教學內容都是文章本身的含義,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這樣一篇文章對其精神世界的完善有怎樣的意義,如何將文章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等,教師并沒有進行過多考慮。這樣的教學難以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學生的情感世界也難以得到豐富。
3.教學方法形式化現象嚴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師也逐漸認識到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很多教師開始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但是,由于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認識存在偏差,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形式化的傾向,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例如,一些教師在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時就經常犯形式化的錯誤,認為不管是何種類型的閱讀課程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學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等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效率低下。一些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重點抓學生的討論環節,學生在討論時無所事事,經常利用討論時間聊天或者做其他事,這與新課改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初衷是完全背離的。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雖然學生的參與度有所提高,但是依然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出現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沒有深入領會新課改的理念,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
4.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評價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學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教師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目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很多不足。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較少,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一些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未能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導致教學評價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在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習成績是否有提高,而且大多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即重視學習的結果,而忽略學習的過程,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首先,設置的教學目標要明確,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教學疏漏或教學重復的問題。其次,設置的教學目標要合理。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都是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如何設置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并有效完成目標,是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拔苗助長,設置短期目標時應適當降低完成目標的難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第三,設置的教學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阿房宮賦》一文的教學中,有的教師把教學目標設置為“了解作者的看法”,這種教學目標就過于模糊。如何確定“了解”的程度?這不具備可操作性。教師可以使用“寫出”“說出”等具有明顯操作指導性的語言來表述教學目標,這樣有助于學生達成目標。
2.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活動中能夠學有所得。例如,在《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一文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身邊的同學或者老師進行特征描述,然后闡述自己對人性美丑的看法。這樣,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而且能夠拓展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
3.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教學形式的創新,更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創新。以小組合作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了解什么樣的閱讀內容適合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然后要重視學生小組討論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在《陳情表》一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設置小組合作討論的任務:李密從什么角度來對晉武帝進行說理?為什么要選擇這個角度?然后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隨時關注討論進度,引導學生提高討論的質量。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如學生在回答問題后,教師要立刻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態度或回答問題的質量進行評價。其次,教師要多給予學生肯定性評價,如“非常好”“思維很新穎”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信,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使教學評價更加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只限于學習成績方面,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習態度的轉變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目標設置不夠合理,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不夠密切,教學方法形式化現象嚴重以及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積極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賀健,焦麗玲.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2]劉俊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對甘肅省W中學的問卷調查與課堂觀察[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3).
[3]張麗麗.基于新課標課堂教學有效性視角下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03).
[4]張朝賓.優化語文課堂,實現創新教學——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5(24).
[5]王華.教材作業系統的變化與新課改下的文言文教學——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5(29).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