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昕(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牡丹江 157011)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
趙昱昕(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牡丹江157011)
目的: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將我院收治的106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產后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產后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理想,值得在臨床推廣。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宮縮乏力 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指產婦分娩24h內失血量大于500mL,它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健康。宮縮乏力是造成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大約75%產后出血因其所致。因此積極預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可有效減少產婦死亡,提高生活質量[1]。本研究選擇106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將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6例確診為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3例。兩組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觀察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4±0.8)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6±0.7)周;分娩類型:31例剖宮產、22例自然分娩;產次1~3次,平均產次(1.4± 0.1)次;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8.6±0.7)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7±0.7)周;分娩類型:33例剖宮產、20例自然分娩;產次1~3次,平均產次(1.3±0.2)次。排除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等癥狀者。兩組年齡、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①對照組采用按摩子宮、注射縮宮素及抗休克等對癥治療措施;②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經陰道分娩者實施宮頸注射250μg;剖宮產者則經宮體注射250μg,若療效不佳,可15min后重復給藥,但總藥量應<750μg。
1.3評判標準:記錄兩組治療產后2h與24h出血量、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1)治療有效率:顯效:治療15min后,出血量顯著降低,生命體征正常,子宮緩慢收縮;有效:治療半小時后,出血量顯著降低,生命體征明顯改善,子宮緩慢收縮;無效:治療半小時后,出血量、生命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出血量計算方法:①容積法。胎兒娩出并待羊水流盡后,在產婦臀下放一器皿,收集血液并測量容積;②稱重法。收集血液前,稱量敷料質量,采用敷料吸取血液,并將吸取后質量減去吸取前敷料質量,從而得到失血質量(1.05g=1mL血液)。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有效率分析研究:觀察組顯效34例,有效17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為96.23%;對照組顯效26例,有效15例,無效12例,治療有效率為77.36%;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產后出血量分析研究: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226.7± 44.8mL)、產后24h出血量(290.7±50.7mL)顯著低于對照組[(375.3±47.1mL)、(455.8±51.4mL)]。兩組產后2h與24h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分析研究:兩組均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發生2例腹瀉、1例惡心、1例面色潮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5%;對照組發生4例腹瀉、2例惡心、2例面色潮紅、2例血壓升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87%;上述癥狀可自行改善。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差異顯著(P<0.05)。
目前,產后出血在臨床中仍被認為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產后出血出現于胎兒娩出2h內,發病率大約為2%[2]。造成產后出血的因素主要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裂傷等。目前臨床中常規治療產后出血的方法主要為按摩子宮、子宮壓迫縫合以及子宮切除術。產后出血往往會使部分患者承受因此所致的并發癥如子宮切除等。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嚴重威脅產婦生命質量,嚴重者甚至引起母嬰的直接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旦產后出血被確診,臨床醫師應盡量在最快的時間內選擇一種操作簡單、效果明確的治療方案。產婦產后出血后,及時有效止血對于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中預防治療產后出血的主要藥物為縮宮素。但縮宮素敏感性存在個體差異,臨床應用受到極大限制。所以積極尋找一種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為前列腺素衍生物,具有使用方便、并發癥少、安全性高、花費較低等特點。它可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進而使細胞漿Ca+濃度升高,有利于肌原纖維收縮,從而促進子宮的收縮。它還可增強平滑肌收縮[3]。該藥物具有效果好、受個體差異影響小、生物半衰期長等優點,可有效治療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
產婦產后出血后,及時有效止血對于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中由于出血因素的差異,臨床醫師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特別是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植入等原因所致的產后出血,應綜合運用注射宮縮劑、填塞宮腔紗條等手段進行止血。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產后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綜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理想,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1]陳梅萍.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6):224-225.
[2]鄭愛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0):66-67.
[3]和振芬.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6):746-747.
R714.46+1
B
1672-8351(2016)02-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