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蕊 楊靜 劉鑫
摘 要:本文通過調查分析網上訂餐環境下大學生飲食消費現狀、消費方式、影響消費行為的因素,分析大學生網上飲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健康的飲食消費觀念。
關鍵詞:網上訂餐;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法,借助問卷星系統隨機抽樣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四川旅游學院在校大學生和極少部分其他院校學生。本次調查內容涉及網上訂餐環境下大學生飲食消費現狀及消費方式、消費結構等。共發放調查問卷210份,收回有效問卷202份,問卷有效率96.2%,其中男生占26.73%,女生占73.27%,調查符合學校男女生人數實際比例,調查結果較為準確。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網上訂餐的消費現狀
隨著移動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大學生借助手機APP完成網上訂餐交易已成為了一種潮流。通過調查發現,本次調查的202人中,有179人有過至少1次的網上訂餐經歷,占總人數的88.61%,23人沒有網上訂餐經歷,所占比例僅為11.39%,可見,網上訂餐已逐漸覆蓋大學校園,大學生對網上訂餐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并已習慣走網上訂餐線路。
(二)飲食消費方式
網上訂餐的出現給傳統點餐帶來了較大沖擊,根據調查顯示,約86%的大學生會選擇網上訂餐、點餐、網上支付,其中59%的大學生認為網上支付不僅快速便捷,還可避免攜帶現金的麻煩;37%的大學生認為網上支付可以獲取網上訂餐的優惠。此外,大學生無固定收入來源,生活水平居中下等,生活費在800元以上的大學生占56.44%,800元以下的占43.56%,其中,每月用于飲食費用比例為:14.36%的同學飲食費用達到了700元以上,36.14%的同學為501元—700 元,43.56%的同學在301—500元,5.94%的同學飲食花費低于300元。可見,對于較大部分大學生而言,網上訂餐的實惠程度會影響他們消費行為的趨向,大學生比較青睞于這種足不出戶、簡單快捷又實惠的網絡餐飲一條龍服務。
(三)飲食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選擇O2O網上訂餐平臺時,約49%的人會重點考量所訂餐品的口味、配送速度;29.3%的大學生會重點考量其衛生問題,21.7%的大學生會重點考量營養搭配,飲食健康問題。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存在的問題
1.健康意識差,缺乏營養健康知識
網上訂餐的便利性、快捷性、實惠性、潮流性改變了大學生原先傳統的消費行為,網上訂餐愈加受大學生歡迎,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些許問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由于過分注重線上商家搞的促銷活動、過于追求商家配餐、物流速度以及食物的口味,而忽略了飲食的健康性。商家為搶占市場,向大學生提供多糖多脂肪多鹽多油等重口味食物,而大學生健康意識差,缺乏營養健康知識,不懂得飲食合理搭配,長此以往便會造成大學生的飲食不均衡。
2.飲食不規律,自我管理能力較差
由于大學生忙于學習、工作、就業,日常又參加各種社團組織、活動、比賽等,使其飲食極其不規律,而網上訂餐時間的隨意性和便利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學生一日三餐不規律的現狀。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這些大學生會在上課期間借助手機APP進行訂餐,這不僅擾亂了課堂秩序,還分散了課堂注意力,降低了學習效果。
(二)對策與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大學生飲食健康知識
高校應借助微信、微博等大學生喜好的宣傳渠道進行飲食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飲食消費觀念。也可開設大學生營養膳食、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公選課,普及營養健康知識,指導大學生注重自我保健,提高健康意識,養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提高大學生自身身體素質,進而培養合理、科學的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
2.加強自我監督,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大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強自我監督,養成規律的飲食消費習慣,定時定量進食一日三餐。同時,在飲食選擇上也要以清淡為宜,注重營養搭配,不偏食挑食,不暴食暴飲,在進行網上訂餐消費時,注重培養健康科學的飲食消費行為,提高自我消費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