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olovskaya?Maria
摘 要: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國和俄羅斯是鄰國,這為兩國旅游業合作特別是邊境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礎。從政治層面上看,兩國政府都高度重視已在中國啟幕的“俄羅斯旅游年”及“中國旅游年”。盡管中俄旅游合作存在諸多優勢,但目前仍不盡如人意,如旅游市場不夠規范,缺乏適合俄羅斯游客口味的商品、合作形式比較單一等。2014年是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近幾年,中俄旅游蓬勃發展,具有良好的開端,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發展的同時也有許多問題存在,要切實解決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推動中俄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作為在中國留學的俄羅斯人對中俄旅游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對影響中俄旅游的因素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加快推進中俄旅游業發展的相應對策措施。
關鍵詞:旅游合作;主要因素;對策措施;中俄旅游
一、中俄旅游發展現狀
俄羅斯是個熱情洋溢的民族,我們崇尚休閑,熱愛旅游,即使是一般的工薪家族,也樂意把攢下來的錢花在旅游上。俄羅斯是一個獨特的、新興的市場,其獨特性體現在濃重的購物游色彩。到目前為止,這一市場基本上是自發形成、自我成長。相比較俄羅斯而言,中國氣候溫暖濕潤,江南塞北風景迥異,名勝古跡多不勝數,隨著中俄貿易日益密切和深入發展,目前,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入境旅游客源國,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像我一樣來中國留學,漸漸的由從前的邊境地區匆匆購物往返,到現在的購物、觀光、度假相結合,且有從邊境游向內地和沿海延伸的趨勢。目前在俄羅斯,旅游業雖然還遠不是支柱產業,但發展速度是很快的。俄羅斯地處亞洲,卻有其獨特的建筑風格,正越來越多的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作為俄羅斯第二大入境旅游客源國的中國,每年去俄羅斯旅游的人數都在增加,中俄旅游的前景無限廣闊。
一是俄羅斯來華旅游情況。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統計,進入21世紀以來,出國旅游的俄羅斯人增加了35%,且還在持續增加。2010年來華俄羅斯旅游者超過237萬人次,同比增長36%。2011年,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第二大出境游目的地,俄羅斯也成為中國第三大客源國。2011年兩國互訪游客近335萬人次,俄羅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及東部地區的100家旅游組織和公司取得對中國免簽證旅游權。當然俄羅斯人來華旅游主要三個流向:(1)去北戴河、遼寧興城的海濱度假,大連、青島、煙臺、三亞等地也是他們度假的重要目的地。(2)去五大連池等地療養。五大連池是一個設施完備的療養區,俄羅斯游客很喜歡那里的溫泉。(3)前往哈爾濱、北京等城市旅游觀光。俄羅斯人對現代化的游樂設施興趣濃厚。近幾年,赴香港旅游的俄羅斯游客也在逐年增加,促使赴港游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對俄羅斯公民實行免簽入境及優良的航空運輸服務。低價購物、當地美食、葡萄酒和主題公園一直吸引著俄羅斯游客赴港旅游。
二中國人赴俄羅斯旅游情況。俄羅斯資源非常豐富,有數千處名勝古跡、30多個國家級自然樂園、近2000個博物館、79個自然保護區。俄羅斯的旅游資源按地理位置可分為西南、中央、南部和北部四大旅游帶。西南旅游帶包括黑海沿岸區、里海沿岸去、北高加索區和高加索山區等三個旅游區,是俄羅斯重要的療養保健、體育觀光旅游區。中央旅游帶包括中央區、西北區、伏爾加河沿岸區和烏拉爾區等四個旅游區,是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為中心、以領略民族文化和風情為主的綜合性旅游區,是了解俄羅斯歷史文化的絕佳路線。南部旅游區帶包括鄂畢—葉尼塞區、貝加爾湖沿岸區和遠東區等三個旅游區,其旅游資源多屬未經開發的自然景觀。北部旅游帶包括諾里爾斯克、馬加丹、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等部分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休假旅游中心和療養區。近年來赴俄羅斯旅游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每年有近百萬次,但他們去的主要是一些傳統景點,在地里位置上屬于中央旅游帶。但實際上除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所在的中央旅游帶外,新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阿爾泰山、北高加索和黑海沿岸等地也同樣值得中國游客前往。
二、中俄旅游影響因素
當前,中俄旅游發展勢頭良好,然而,這其中也不無問題的存在。
一是很多俄羅斯人對中國旅游資源是不甚了解的,旅游觀光大部門還是集中在北方五省及個別精品旅游景點。近年來隨著幾條精品旅游路線的開發,內地和沿海也不乏俄羅斯人的身影,但廣大內陸地區對俄旅游的開展還不盡如意,相較于邊境地區差距過大。
二是邊境口岸出入境國際班車運力不足,遠遠滿足不了邊境旅游的需求。目前,中俄邊境的所有口岸都面臨國際班次不足問題。以邊境口岸綏芬河為例,國際客運仍執行十年前兩國簽訂的國際客運運輸協議,出入境班車數量十年來未曾增加班次,出入運量小,遠遠滿足不了出入境旅游者的需求。據了解,在旅游旺季,兩國口岸因購票困難,俄羅斯入境購物者常常滯留在口岸,造成旅游成本的提高。
三是服務的質量問題。旅游涉及到吃、行、住、購、游、娛等方面,在這當中涉及到各個行業和部門管理。但現存的現象是,個別地方政府對旅游的行政管理劃分不清,導致管理缺位、越位、錯位問題比較突出,這就直接影響了游客接受服務的質量。這些都與中俄兩國旅游業剛剛起步發展還不成熟,很多細節難以面面俱到有關。
三、中俄旅游更好發展的對策
旅游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兩國旅游合作的程度。如果沒有獨特的旅游產品、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以及良好的旅游環境、旅游服務、安全保障等,旅游業就不能興旺發達,與周邊國家的旅游合作也很難展開。俄羅斯和中國都屬于旅游資源開發較晚的國家,盡管近幾年兩國旅游業發展迅速,但是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旅游經濟覆蓋和旅游業總體發展水平仍遠落后于歐美國家。因此提升中俄旅游合作水平應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旅游市場清理整頓力度。將現有經營邊境游的門市房、小企業整合統一規范到各國際旅行社,按照統一廣告宣傳,統一旅游產品、統一報價、統一財務管理的“四統一”原則實施集約化經營,消除內耗,一致對外,提高企業競爭力。積極引導企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策略,謀求雙贏發展的新路子。利用口岸優勢,全方位開發兩國旅游市場。加強對接待賓館酒店的教育和管理,改善接待條件,提高接待檔次和服務水平,為兩國游客創造一個舒適、暢通、安全的環境。
二是發揮口岸優勢,深度開發兩國旅游市場。對于購物游應該繼續進行深度開發。無論是俄羅斯人來華購物,還是華人去俄羅斯購物,都會拉動兩國旅游發展。也可以挖掘各種積極的力量,把一些會議拉倒口岸召開,加大對會議的宣傳力度,打造地方會展知名品牌,吸引各地媒體、客商,從而帶動本地客流、物流的增長。
三是利用時機,提供方便,聯手操作。目前俄方旅行社大多私有化,而且旅游業務發展良好,所以俄方旅行社在推廣中國目的地方面比較積極,特別是包機旅游完全靠旅行社在宣傳中國度假方面,在電視臺和電視廣告投入都很大。因此中國可以利用這個有利時機,為俄羅斯推廣中國旅游提供必要的方便。另一方面就是聯合中國國內的旅行社和目的地的企業赴俄進行聯合推廣,不少企業對此呼聲很高。
四是提高專業人員素質,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注重培養專業管理人員和翻譯人員是必須的,此外,旅游管理部門要加強學習,提高駕馭旅游經濟的能力,在管理中,建立網絡管理體系,完善旅游安全預警機制和應急機制。促進旅游管理向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采取自己培訓與外派學習,引進人才相結合的方式,整體提高整個行業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建立健全導游員管理制度,試行“導游人員星級制”,建立起優勝劣汰的凈勝機制。通過采取強化培訓、強化管理、強化監督的措施,建立一支優秀的翻譯、導游隊伍,與國際旅游服務水平接軌,吸引更多游客。當然要提高旅游服務質量,還需餐飲業、交通業、娛樂業等產業的積極配合,這種情況最適用木桶原理,即旅游服務質量是桶水,以上各個行業均為木桶的板,只有每一塊木板都長且沒有漏洞,盛的水才會多。可見,只有各個行業齊頭并進,才是提高旅游服務質量的標本兼治的辦法。
五是推進精品旅游路線的建立。莫斯科—北京—三亞路線的開通,為寶島海南帶來了無限商機,僅2005年就接待了9000多名俄羅斯游客,如今該線路早已成為俄羅斯游客赴華的經典旅游路線。海南是開展對俄旅游的成功典范,對此,政府應當積極推進精品旅游路線的打造,對旅行團隊操作進行組團、接待一條龍服務,使游客玩的盡興。
六是開發適合俄羅斯、中國口味的、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在全力推進中俄旅游合作的大背景下,對俄、對華旅游資源和產品也應深度挖掘。在積極推進中俄界江、界湖游等重大項目的同時,還應針對不同國家公民的特點進行特別定制,比如俄羅斯人度假習慣和特點,配套開發旅游新產品,如保健療養游、冰雪旅游、學生夏令營、湖泊湖濱度假游、觀光休閑等多種旅游項目。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辦國家年之后,中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這無疑為兩國各項事業開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業也不例外,我們只有充分了解了自身的優勢、劣勢,從而集中力量扭轉劣勢,更進一步發揮優勢,才能真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也只有兩國之間的民間交流真正頻繁起來,我們才有更廣泛的合作空間,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共贏。特別是近幾年,中俄旅游合作形式已從最初的一日發展到多日游,從購物游發展到購物加觀光,購物加度假旅游,從邊境口岸旅游向腹地延伸,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可以預見,隨著中俄旅游合作的加深和發展,中俄旅游合作必將成為中俄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俄羅斯旅游資源優勢明顯,客源市場巨大,我們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中俄旅游合作,促進中俄全方位合作的大發展,力爭把旅游培育成有中俄戰略合作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