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芳 趙運強
摘 要: 本文精心設計預習學案,針對重點和難點設計臺階(引導性練習),降低難度,突破難點,使學生較輕松地預習教材,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引導學生積極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多數學生課堂上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合作學習,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使老師有較多的時間來關注基礎差的學生。
關鍵詞:電場;電場強度;學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6)11-0073-4
1 導 語
利用手機,你隨時可以和千里之外的親友通話。你的聲音怎么會瞬間就送到千里之外呢?怎么送出去的?我們為什么能夠看到電視、聽到收音機?……這些問題都和兩種特殊的物質——電場、磁場有關。初中我們已初步學習了磁場,那么,電場是什么樣的物質呢?它有什么特點,我們如何研究它的性質?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2 設計預習作業題
2.1 復習“庫侖定律”,填空
(1)真空中兩個靜止 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與它們的 的乘積成 (填“正”或“反”)比,與它們的 的二次方成 (填“正”或“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 上。
這個規律叫庫侖定律。電荷間的這種作用力叫做 力或 力。庫侖定律的表達式是
,式子中的k是 系數,叫做 常量。
兩個電荷量為1 C的點電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時,相互作用力為 N,差不多相當于 萬噸的物體所受的重力。
(2)當帶電體間的距離比它們自身的大小
(填“大”或“小”)得多時,以至帶電體的形狀、大小及電荷的分布狀況對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時,這樣的帶電體就可以看作帶電的 ,叫做 電荷。
2.2 自學“電場強度”,完成練習
請認真閱讀課本P10“電場強度”的第1段至第5段,做好重點的標記,認真思考,每段至少提一個問題(至少閱讀三遍,第一遍要快,第二、第三遍要慢),并完成下面練習:
(1)你每段提出的問題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2)最先提出電場觀點的人是 ,他的觀點是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和 證實了他的觀點是正確的。近代物理學理論如何發展了他的觀點?
(3)電磁場和由分子原子組成的實物有什么異同?
(4) 電荷產生的電場叫靜電場。
(5)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什么是電場?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發生的?
(6)電場,看不見,摸不著,要研究電場,你認為我們該從何入手?
(7)認真回憶上節圖1.2-1的實驗(如圖1)。在這個實驗中,懸掛起來的帶電小球受到帶電金屬球O的靜電力,在不同位置,小球所受的靜電力大小和方向是 的;在同一位置,小球電荷量不同,所受的靜電力也 。你能用電場觀點說明這些實驗現象嗎?(不能?沒關系!請繼續往下認真閱讀課本)
2.3 做好標記,完成練習
請認真閱讀課本 “3 電場強度”的第六段至第八段,做好重點的標記,認真思考;每段至少提一個問題(至少閱讀三遍,第一遍要快,第二、第三遍要慢),并完成下面練習:
(1)在上節圖1.2-1(見圖1)的實驗中,懸掛著的帶電小球受到 的靜電力,這說明
周圍存在電場;在不同位置,小球所受的靜電力不同,這說明這些不同的位置,電場的強弱是 (填 “相同”或 “不同”)的,即電場的強弱與位置 (填 “有關”或 “無關”):離帶電金屬球O近的,小球所受的靜電力大,我們就說這里的電場 (填 “強”或 “弱”);離帶電金屬球O遠的,小球所受的靜電力小,我們就說這里的電場 (填 “強”或 “弱”)。
(2)以上節圖1.2-1的實驗為例,說明什么是場源電荷?什么是試探電荷?試探電荷要滿足哪兩個條件?
(3)研究電場的性質,為什么要從靜電力入手?
2.4 完成部分習題,閱讀“電場強度”
請先完成(1)至(3)題,然后請認真閱讀課本 “3 電場強度”的第9段至第12段,再完成下面(4)至(6)題:
(1)既然電場中的電荷所受的靜電力是這個
給予的,我們研究電場的性質,就可以從 入手。上節圖1.2-1的實驗表明:同樣的試探電荷,在電場中不同位置所受的靜電力是不同的;而電荷量不同的試探電荷,在電場中同一點所受的靜電力也是不同的。這說明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所受的靜電力,不僅和電場的性質有關,還和試探電荷的 有關。顯然,不能直接用靜電力來描述電場。那么,如何用靜電力來描述電場的性質呢?為此,我們還要深入思考,繼續探究:
如果試探電荷q1在電場中A點受到靜電場F1,另一個同樣的電荷在A點受到靜電力一定也是F1(注意,這兩個同樣電荷在A點所受電場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同)。所以,它們一同放在A 點,它們總的電荷量是 ,所受靜電力的合力也應該是 。以此類推,三個這樣的電荷一同放在A 點,電荷量是 ,所受的合力也應該是 。即試探電荷的電荷量分別增大為原來的2倍、3倍……n倍,它在電場中某點所受靜電力的合力也應該分別增大為原來的 倍、 倍…… 倍。所以,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電場力,與該電荷的電荷量的比值應該有: = = = 。由此,我們進一步推測,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力F,和試探電荷的電荷量q的比值 應該是不變的,它和試探電荷q應該無關。(你能不看學案,先說說為什么不能直接用靜電力來描述電場,再獨自把剛才的推測重新進行一遍嗎?試試看!)
(2)我們的推測正確嗎?你能以點電荷的電場為例,用庫侖定律證明這個猜測嗎?試試看!如果思考十分鐘還不能下手,請跳過本題,完成下面練習。
(3)如圖2(真空中)點M和點P的距離為r,點電荷Q放在點P,試探電荷q放在點M,則點M處在 (填“電荷Q”或“電荷q”)的電場中,電荷 (填“Q”或“q”)叫做場源電荷。由庫侖定律得:試探電荷q所受的力F = ;當試探電荷q的電荷量分別為1 C、2 C、3 C、……n C時,它所受的力F分別為 、 、
……。即試探電荷的電荷量分別增大為原來的2倍、3倍……n倍,它在電場中某點所受的靜電力確實也分別增大為原來的2倍、3倍……n倍, 而 的值始終等于k (請寫出 = k 的推導過程)。
由此可知:在點電荷激發的電場中,試探電荷q受到的力F,和試探電荷的電荷量q的比值確實不變,它和試探電荷q無關(即無論試探電荷q取什么值,比值 都不變);實驗表明,在其他電場中,上述結論同樣成立。用E表示這個比值(試探電荷q受到的力F和試探電荷的電荷量q的比值),則有E= ,它在數值上和 庫侖的電荷在A點所受靜電力一定相同;你能證明你的這個結論嗎?試試看。(提示:在E= 中,當q為多少時,E和F在數值上一定相同)
(請先認真閱讀課本 “電場強度”的第9段至第12段,再完成下面練習)
(4)為什么不能直接用試探電荷所受的靜電力來表示電場的強弱,卻能用E= 表示呢?
(5)在上節圖1.2-1的實驗中,把同一電荷放在電場中的不同位置,它所受的靜電力方向一般是不同的。這說明,電場不但有強弱,還有方向。那么,我們還能用E= 表示電場的方向嗎?為什么?它的方向如何規定?
(6)由上述(1)至(5)題可知:電場強度是用來表示電場的 和 的物理量,它的定義式是 ,單位是 ;它是矢量,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和 電荷在該點的受力方向相同,和 電荷在該點的受力方向相反;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在數值上和 庫侖的電荷在該點所受靜電力一定相同。在靜電場中,電場強度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電場中某點的場強僅僅由 決定,與是否放入電荷或放入電荷的電荷量 。(填“有關”或“無關”)
3 設計課堂學案(課前科代表發回預習作業。教師根據預習作業的完成情況,對以下設計進行適當調整)
3.1 引導學生學習“電場”部分
(1)用大屏幕展示“預習作業題”2.1,先指名回答,再由同學或老師進行點評。
(2)用大屏幕展示“預習作業題”2.2的(1)至(4)。學生先看問題,再快速閱讀課本“電場強度”的1至5段,然后一起回答。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么是電場,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如何發生?(先四人一組互相交流,教師再指名回答,然后由同學或老師進行點評,或進行討論)。
3.2 “電場強度”的教學
(1)教師提問:電場,看不見,摸不著,我們該如何研究電場呢?用大屏幕展示“預習作業題”2.2的問題(7),學生先看問題,再閱讀課本“電場強度”的相關內容,然后一起回答。
(2)教師提問:既然電場中的電荷所受的靜電力是這個電場給予的,我們研究電場的性質,就可以從靜電力入手。那么,我們能直接用靜電力來描述電場的性質嗎? 為什么?用大屏幕展示“預習作業題”2.3(先四人一組互相交流,教師再指名回答,然后由同學或老師進行點評,或進行討論)。
(3)學生自由提問,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直接回答還是組織討論。
(4)例題教學(先獨立解答,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教師同時指名幾個同學上臺板演,然后由同學或老師進行點評,或進行討論):
例題:真空中有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在一個與之距離為r的M點放一個電荷量為q的試探電荷(如圖3)。
①求M點的電場強度,并在圖上標出它的方向;
②如果試探電荷的電荷量為-3q,M點的電場強度如何改變?
③如果移走所放的試探電荷,M點的電場強
度又如何改變?
3.3 課堂練習學案(用大屏幕展示。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教師指名回答,老師進行點評,或引導討論。如果時間較緊,可部分或全部改為課后作業)
(1)下面關于電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只要有電荷存在,其周圍就存在電場
B.只有電荷發生相互作用時才產生電場
C.A電荷受到B電荷的作用,是B電荷的電場對A電荷的作用
(2)電場強度的定義式為E=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是試探電荷所受到的電場力,q是產生電場的電荷的電量
B.該定義式只適用于點電荷產生的電場
C.電場強度的方向與電場力F的方向相同
D.由該定義式可知,電場中某點電荷所受的電場力大小,與該點電場強度的大小成正比
(3)下列關于電場強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等于單位電荷受到的電場力
B.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該點試探電荷所受的電場力成正比
C.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就是試探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的方向
D.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與該點有無試探電荷無關
(4)把電荷量為Q的電荷,放到電場中的某固定點M,所受到的電場力為F。已知M點的電場強度為E,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在M點換上-Q,M點電場強度方向發生變化
B.若在M點換上電量為3Q的電荷,M點的場強將變為3E
C.若在M點移去電荷Q,M點的場強變為零
D.M點場強的大小、方向與q的大小、正負、有無均無關
3.4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進行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電場是存在于 周圍的一種特殊的物質,我們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生的。我們利用電場的這一明顯特征,通過試探電荷在電場中所受靜電力特點,來探究描述電場
和 的物理量——電場強度。電場強度定義式是 ,它是矢量,既有 ,又有 。在靜電場中,它不隨時間改變。電場中某點的場強僅僅由 決定,與是否放入電荷,放入電荷的電荷量 關。
3.5 布置作業
(1)E= 和E=k 有何關系,它們的適用范圍有何不同?請從物理意義、定義式、單位、大小、方向及自己要注意的問題,寫出關于電場強度的小結。
(2)認真完成課后的“問題與練習”1~3題。
電場的概念及其特性的描述一直是教學的難點。本設計把它和學生熟悉的電視等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電場不僅確實存在,而且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產生了親切感,并產生了學習電場的欲望和興趣。然后,又針對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預習學案,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又為順利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奠定良好基礎。
探究描述電場強弱的物理量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之一,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思考,相互交流,教師適時進行引導。對于電場內容的學習及隨堂練習,盡可能由學生自主完成,老師稍加指導即可。
參考文獻:
[1]張君可,王君翔.怎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談如何使用新教材[J].物理教學探討,2009,27(12):8.
[2]何書明.新課程視野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J].物理教學探討,2009,27(5):8.
(欄目編輯 鄧 磊)
物理教學探討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