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技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走入了一個信息化時代,新媒體也成為時代的寵兒。在新媒體對社會生活作用不斷加強的情況下,電視記者編輯如何做好自身的工作,提升電視行業的競爭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主要介紹了電視記者的素質內涵,并進一步分析了在新的環境下電視記者編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 新媒體;電視;記者;編輯素養;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102-02
1 電視記者的素質概述
電視記者編輯的素質,主要體現在思想上、業務上以及文化上這三個素質方面。電視工作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這就需要電視工作者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敬業精神,在本質工作上努力奮斗,要始終為自己成為電視事業工作的一分子而感到驕傲,在意識里強化自己對工作的意識,獻出自己的力量。電視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在具體的工作當中,電視記者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除了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團隊協作的能力,讓電視工作做得更加完美。電視記者編輯還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文化體系,站在時代的前端,將更有價值的新聞呈現給觀眾,真正體現為人民服務。
1.1 良好的專業素養
和其他的工作相比,電視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這不僅需要電視記者編輯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還需要有一定的知識素養。當下有很多的電視記者編輯都是半道出家,并不明白具體的專業知識就開始了電視工作,一些記者認為電視工作和其他的傳媒工作并沒有什么異樣,就是將新聞傳遞給觀眾,不重視電視工作的專業性,這對電視事業的發展造成了諸多不利的影響。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完善電視工作的選拔政策以及監督政策,從高校開始培養專業性質的人才。
1.2 良好的政治素養
電視記者編輯作為媒體人,是政府的喉舌,也是民眾向國家反映愿望的傳聲筒,作為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橋梁,這種工作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它決定了電視記者編輯需要堅持走黨的基本路線,貫徹落實領導傳達的信息,深入到基層群眾當中,了解民情和民眾的愿望,及時向政府和黨反饋,充分發揮自身橋梁的作用,做好政府的連接者。
1.3 良好的職業道德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電視的作用越來越強,這就需要電視編輯需要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如果在工作中弄虛作假,在工作之中利用媒體之便為自己謀取利益,就大大違背了電視工作的原則,喪失了職業道德,同時也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們需要嚴格杜絕這些問題。
2 電視記者編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策略
2.1 正確把握電視記者編輯素養的規律
電視節目作為一種可視、可聽的傳播媒介,它的特性就決定了它工作內容的重要性,電視節目不僅需要在節目內容上進行綜合,還需要考慮多重因素,在尊重團體意愿時,要把握正確的形式、精神狀態以及新聞價值,也就是新聞的輿論導向。節目的綜合性要充分體現電視節目的價值,例如,政治引導性、社會責任感以及受眾反應情況,這些都直接關系到個人素質和編輯的能力,編輯要充分地了解個人工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在社會中,不同職業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針對每個角色,都應采取不同的對待行為。職業角色,決定了職業的承擔責任內容。記者的角色定位,首先要明確新聞記者的職業需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在遵守法規法紀的基礎之上,完善自己的社會職能。
2.2 具備扎實的理論根底
在思想政治素養的品格塑造上,電視記者編輯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論基礎,保持政治敏感度,可以從細小的事情中發現出一些問題,引導受眾走向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決抵制錯誤的思想。電視編輯工作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同時,它也需要人們不斷的付出和奉獻,這是一個需要有犧牲精神的工作。如果電視記者編輯對此工作沒有充分的熱愛,那么他很難擁有堅定的信念去做好這份工作,同時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不會有太多的毅力。電視編輯同時要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實現對新聞事業的不斷追求,做到盡善盡美,制作出更多為觀眾所認可,具有社會價值的節目。
2.3 擁有博學的知識
電視編輯需要有博學的知識,這樣在制作不同的節目時才能夠更加游刃有余。電視作為一項綜合性的媒體藝術工作,創作一個完整的節目,必然會涉及到技術、美工、音響及音樂等諸多領域,而作為一名電視編輯,如果在這些領域上沒有充分的知識作為基礎,那么節目的整體過程就很難實現統一安排利用,自己的制作意圖也不能有效的表現出來。所以,要想充分地給節目注入新鮮的活力,就需要有更多的內涵,電視編輯也應具備更加具有深度的知識。
2.4 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電視編輯應該時刻牢記觀眾作為節目生存的根基,在生產電視節目、制作電視節目時,一定要把握觀眾的喜好,切實樹立為群眾服務的思想。世界上的事物變化復雜,表面與本質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些內涵需要電視編輯利用自己的智慧完成辨別,然后進一步將自己的認知貫穿到電視節目當中,真正地實現對受眾的引導。“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是電視新聞節目的著力點。作為一種兼具時政和社會新聞雙重特點的電視新聞,應當把鏡頭對準百姓的日常生活,宣傳“大”,也要關注“小”,將“大”和“小”進行有機的融合。解決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具備的體現。從教育、就業、醫療、收入和社保這五個方面為切入點,利用媒體的力量,為人民群眾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電視編輯要進一步培養自身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力和捕捉能力,可以從紛繁復雜的世界里去捕捉社會動向,這些都影響到制作的結果。不僅如此,電視編輯還需要進一步結合傳播學的特點,向受眾傳遞他們更喜聞樂見的節目信息。
2.5 實現創造力的培養
電視編輯要具有創造性,無論是鏡頭的組接還是一些實質性的內容,都需要由電視編輯進行加工完成。在沒有被編輯之前,它們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段,通過編輯的巧妙組接賦予了它們更多的融合感以及在敘事方面的生命力,實現創造者思維和美學的滲透。當下的電視觀眾已經對簡單的生活記錄不滿足,他們開始注重電視作品的藝術特性。所以,電視編輯需要進一步培養自身的創造力、想象力,提升自身在創作、組接方面的藝術品位。電視編輯更應在主題的深入、情緒的渲染以及視聽審美方面入手,進一步優化自身的編輯能力。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對于新鮮事物感興趣的點越來越多。所以,電視新聞編輯要充分地利用這一因素,創新節目的形式,豐富節目的內容與畫面,提升節目吸引力和新穎度,以此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利用電視技術融入一些策劃中的情感,通過對素材的有效利用和組織,增強畫面的感染力與新聞的渲染效果,所以,新聞編輯要盡可能地讓新聞表現出思維能力,在形式上進行
創新。
3 結束語
隨著數字化信息的不斷發展,層出不窮的新媒體為電視行業帶來了諸多挑戰。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電視記者編輯的素質,不是單一的去追求什么目標,而是要踏踏實實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學習、實踐和總結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工作素養,真正地讓電視記者編輯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
參考文獻
[1]馬彩英.淺談如何加強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的培養[J].新聞傳播,2014(3):72.
[2]高學強.淺談如何加強區縣電視臺編輯記者專業素質的培養[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2):94-95.
[3]趙雅文,張語,馮湛,等.我國高校傳媒人才培養質量分析與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為例[J].新聞大學,2013(6):139-149.
[4]焦昕.記者編輯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芻議[J].科技傳播,2014(24):194,182.
[5]趙亮.新形勢下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的策略探析[J].科技傳播,2015(6):220-221.
作者簡介:蔡禮賢,寧德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