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務霞
[摘要]高校數學分析課程是數學專業中重要的基礎課程,具有課程內容較多、抽象性以及邏輯性較強的特點,但是由于高校設置的課時比較少,而且學生的基礎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的實際教學質量不高,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的質量。文章分析了高校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現狀,并進一步探索了高校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對策。
[關鍵詞]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高校數學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22
數學分析課程是高校數學專業中的基礎課程,它具有內容較多、概念抽象、知識結構復雜以及推理論證困難等特點,并不是很容易被學生接受與理解,尤其是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多數高校學生存在著數學基礎較差以及適應能力不是很強的情況,增加了高校數學分析教學的難度。傳統的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由于課程內容枯燥乏味,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分析課程的興趣,甚至由于數學分析邏輯性、抽象性較強,使很多學生對數學分析課程產生畏懼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需要對數學分析教學法進行改革,從而有效地提升數學分析課程教學質量。
1高校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現狀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我國高校新生的數學整體水平逐漸出現下降趨勢,而且大多數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后,并沒有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對數學的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受傳統數學教學觀念影響,高校并沒有對數學分析課程教學引起充分的重視,其他專業課程逐步占據數學分析課程的課時,導致數學分析課程的課時更少。而對于數學分析基礎課程來說,內容是非常多的,現有的課時不能滿足數學分析教學的內容的實際需求,從而導致數學教學的成效不是很高。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現階段如何改革數學分析課程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學習到更多的內容,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高校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對策
2.1對緒論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
由于數學分析課程的內容更偏向于理論化,具有抽象的特點很難讓學生理解,從而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對數學分析課程引起足夠的興趣,而緒論課程的學習是激發學生對數學分析課程產生興趣的助力,也可以說,緒論課在數學分析課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傳統的數學分析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對數學緒論課程引起足夠的重視。在緒論課堂上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被學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不利于學生將來對數學分析課程的學習。緒論課程是數學分析課程的前提條件,又與其他的學科的聯系非常緊密,數學分析課程教師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水平才能夠更好地開展緒論課程,比如說:該學科與歷史發展有緊密的聯系,同時還需要教師掌握現代理論知識,在進行緒論課程教學時不單單需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微積分學的簡介史,還需要讓學生了解微積分對整個數學的推動作用,從而讓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另外,教師還可以以生動的語言來講解偉大科學家的實例,進而鞭策學生擁有堅強的毅力與決心,積極努力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同時教師在每個數學章節講解之前需要列好提綱,讓學生更明白自己要學習的重點,更有計劃地進行數學分析課程學習。
2.2重視在數學分析課程中引入概念
數學分析課程中基本概念相對較多,而且非常抽象,從而導致數學分析課程難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分析課程開始前必須要讓學生深層地掌握基本概念,這也是開展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的基礎前提,學生只有真正地了解基本概念,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另外,數學教師在把概念引入到數學分析課程教學中去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如果僅是采用直接對概念的講解會使課程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記憶與理解,甚至可能由于所學的知識枯燥乏味而使學生失去對數學分析課程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提升。數學分析課程中的很多概念都是實際問題的抽象化,教師對學生講解概念的時候,可以分析典型的案例,或者是與實際問題相互聯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含義,從而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師也可以把相關的概念進行簡化,提取出中心思想,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概念,不斷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說數學分析課程邏輯性以及抽象性非常高的原因與概念有很直接的關系,因此要讓學生先掌握好概念,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內容。
2.3創新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主要是突出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大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幾乎沒有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尤其是較為抽象的數學分析課程更是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就很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隨著社會以及時代的發展,對學生的要求逐漸加大,不僅需要學生要掌握相關的知識,更需要學生具有相應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時代的發展,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首先,教師要積極改變觀念,主要為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地突出,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分析課程之前要進行充分的備課,避免出現照本宣讀的情況,并在數學分析課上與學生進行互動,為學生創設一個相對愉悅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內容要精簡,只把重點與難點進行詳細的講解,相對簡單的內容可以為學生預設任務,讓學生自己通過分析、觀察與思考自主找出問題的答案,并總結方法,從而促使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得到提升。另外,數學教師為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并且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選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說:在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以及解決,從而在激發學生對數學分析課程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促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作為數學分析課程開展的輔助技術手段,比如說:高校大都已經設置了多媒體教室等,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并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分析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數學分析課程教學的成效。當然,不管何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數學教師都要提前進行規劃,從而在有限的課時內,能夠完成教學的任務。
2.4拓展課堂教學時間
由于在高校教學中課時明顯減少,但是數學分析課程的內容又相對較多,這就給數學分析課程教學帶來很大的不便,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要合理地利用課堂時間,并要充分地拓展課堂以外的時間,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對數學分析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選取典型的案例在課上進行輔導示范,并給學生留下實際操作的機會,然后為了讓學生能夠加深對題目的了解以及記憶,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利用自由的時間去鞏固練習。數學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作業情況給與高度的重視,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匯總學生出現的較普遍的問題。然后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輔導,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及時改正錯誤,并積極投入到深層的學習探索中。
3總論
對于高校數學專業學生來說,數學分析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數學基礎課程,為提升教學質量,數學教師要積極地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志玲.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
[2]曹曉陽.數學分析分層教學法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2(5).
[3]張彩霞,李文赫,劉日成.大一數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