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畜牧業司“奶業發展座談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編輯整理/本刊記者 王礞礞 聶迎利
研判現狀 謀劃未來 振興中國奶業
——農業部畜牧業司“奶業發展座談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編輯整理/本刊記者 王礞礞 聶迎利
編者按:2014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奶業進入不景氣周期,我國奶業也呈現下行態勢。但2016年7月中旬以后,奶業形勢有所好轉,奶業有走出低谷,開始復蘇的跡象。為進一步研判未來的奶業發展形勢,指導奶業生產發展,2016年10月,農業部畜牧業司在北京召開了“奶業發展座談會”,奶業主產省的相關負責領導、奶業專家以及D20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研判當前奶業發展形勢,研討推動奶業振興發展的措施。現將部分發言人的觀點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
近幾年,國內養殖效益下滑嚴重,全國奶牛存欄下降明顯。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8月我國奶牛存欄下降10.2%。全國的荷斯坦奶牛850 萬頭,預計2016年底不足800 萬頭。泌乳牛400 萬頭,實際商品奶2 800 萬~3 000 萬噸。
國內奶業出現的積極信號:國內部分企業提高了原奶收購價格。2016年7月開始,國內大型加工企業已經停止噴粉。庫存從原來的30 萬~40 萬噸下降到15 萬~20 萬噸。國內牛奶的利潤空間開始回升。
國內奶業發展不利因素:一是黑龍江春季低溫,秋季高溫、少雨,玉米青貯質量不容樂觀。二是2016年嚴寒的冬季也將影響牛奶的產量。三是糞污按照國家標準處理將增加牛奶生產成本。四是2016年1~8月,乳制品進口138 萬噸,同比增長28.9%,其中液態奶,1~8月進口量43.65 萬噸,同比增長65.1%,嚴重擠壓國內乳品市場。
對2017年奶業形勢的基本判斷:中國的奶業和國際奶業密切聯系,國際奶業形勢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國內生鮮乳生產已經調整3 年,周期性調整已經觸底。國內奶價出現企穩,奶價會持續回暖,奶業將在2017年夏季迎來新的周期。
建議:一是降低生鮮乳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二是加強對復原乳標識和不合格食品的抽檢。三是警惕2016年冬天出現極端天氣造成奶源緊缺。四是重視培訓。
當前,我國生鮮乳及奶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處于歷史最好水平。在生鮮乳安全方面,生鮮乳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連續7 年保持100%;質量方面,乳蛋白和乳脂率全國平均值分別達到3.14%和3.69%,體細胞全國平均值為33.3 萬個/毫升,細菌總數為16 萬個/毫升。奶產品質量也為歷史最好水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抽檢中,合格食品比率為96.8%,而奶產品為99.5%。我國奶產品是名副其實的安全食品。
促進奶業振興的主要措施建議:一是組織修訂《生乳》國標及分級標準,鼓勵企業積極共享數據,參與工作,提出標準修訂建議和意見。二是加強奶業宣傳,引導消費。三是推進優質乳工程實施。奶業實現新發展,關鍵是明確方向。而安全是底線,優質是方向。實施優質乳工程,就可以實破奶業發展的困境,拓展新的消費空間。

▲農業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主任 王加啟
從2016年部分牧場的調研情況看:一是奶牛存欄明顯下降,去產能、去庫存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二是奶價處于企穩回升的態勢,牧場盈利水平有所好轉。三是單產水平和生鮮乳質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四是DHI項目在基層非常受歡迎,但對中小牧場的傾斜不夠。
對奶業形勢的判斷:一是生鮮乳價格已經見底,有上漲需求。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奶價開始反彈,恒天然全脂奶粉拍賣價格每噸2 760 美元,比2月最低點上漲50%。國內外奶價聯動性非常強,目前國內奶價應該已經進入上行窗口期。二是后備牛比例偏高,產能逐漸釋放,奶價缺乏大幅上漲的條件。三是養殖成本處于一個下降周期,有利于節本增效。
如進口苜蓿到場價格2 400~2 600 元/噸,同比下降15%~20%。青貯玉米價格下降10%~15%,飼料成本整體下降將帶動公斤奶總成本下降0.2 元左右。
問題及建議:一是高端設備導致牧場成本居高不下,倡導部分設備國產化替代,有利于降低成本。二是建議對奶業社會組織發展情況開展調研,大力支持奶業社會化服務產業發展。三是對乳企搭售等不合理交易,政府應加強干涉。四是中小牧場具有適度規模優勢,應加強政策傾斜。

▲《中國乳業》雜志社社長 馮艷秋

▲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 張毅力
2015年底,黑龍江省奶牛存欄193 萬頭,同比下降1.9%,平均單產5.7 噸,生鮮乳產量570 萬噸,同比增加2.5%。目前全省100 頭以上規模牧場834家,其中182 個為1 200 頭規模的高標準現代示范牧場,單產水平8 噸以上,乳蛋白率3.3%以上,乳脂肪率3.8%以上,細菌數小于5 萬CFU/毫升,體細胞數小于30 萬個/毫升。
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奶業形勢的影響,黑龍江省奶業也遇到奶牛養殖效益下降,“賣奶難”等突出問題:一是收奶價格偏低,養殖場經營困難;二是賣奶難引發奶牛非正常淘汰;三是加工企業原料積壓嚴重,大幅壓縮收奶量。
2016年7月,奶價出現小幅上漲,但總體還處于較低水平。建議:一是明確復原乳標識制度。二是堅持鼓勵用生鮮乳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三是加大宣傳力度,促進乳品消費,帶動產業發展。四是加大規模養殖場的扶持力度,加大對“集中規模飼養+適度規模飼養+合理飼料用地”種養結合模式的扶持力度,繼續扶持和鼓勵乳品企業實行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確保“中國的奶瓶子”由自己掌控。

▲內蒙古農牧業廳畜牧處副處長巴特爾
近年來,內蒙古奶業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一是奶牛單產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全區荷斯坦泌乳牛平均單產達到6.5 噸以上,規模場單產達到7 噸以上,個別已超過9 噸。二是規模化水平顯著增加。荷斯坦奶牛存欄100 頭以上規模養殖比例達到了80%以上,呼和浩市地區已經接近90%。三是生鮮乳安全水平和品質大幅度提升。規模牧場平均乳脂率3.67%以上,乳蛋白率3.32%以上,菌落總數小于10 萬CFU/毫升,體細胞數小于30 萬個/毫升,營養和衛生指標均達到歐美奶業發達國家標準。在農業部連續7 年抽檢中,沒有檢出違禁物質,質量合格率保持100%,沒有發生一起重大質量安全事件。
內蒙古地區受低價進口乳制品和生鮮乳收購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奶牛養殖效益下降,存欄持續下滑,牛奶產量明顯下降。統計部門統計,2015年荷斯坦奶牛存欄和牛奶產量與歷史最高年份相比,分別下降了22.3%和15.5%。2016年存欄和產量進一步下降,荷斯坦奶牛存欄147.84 萬頭,同比下降19.75%;截至9月底,牛奶產量438.9 萬噸,同比下降16.3%。
產生問題的原因:一是廉價乳制品大量進口,影響生鮮乳收購;二是生鮮乳收購價格持續下跌,養殖場虧損加大;三是環保投資壓力大,牛奶產能面臨巨大影響。
建議:一是制定新一輪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資金使用辦法;二是加大糞污無害化處理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投入;三是對規模牧場青貯收儲實施貸款貼息政策;四是加大規模牧場連片流轉土地支持力度;五是嚴厲打擊不正當收購行為,加強生鮮乳收購合同執行情況監督和管理,嚴厲打擊乳品企業壓級壓價、價格串通等行為。
河南省奶業情況:一是規模養殖場數量有所下降,整合趨勢更加明顯。全省百頭以上規模養殖場區數由2015年的443 家減少到目前的366 家,降幅17.4%。二是養殖效益持續低迷。2016年上半年奶價同比下降6.29%,每頭奶牛年可盈利1 000~3 000 元,規模牧場奶價較高,小區養殖戶基本處于虧損狀態。三是生鮮乳質量和單產水平不斷提升。2016年1~8月,乳蛋白率平均為3.29%,乳脂肪率4.06%,體細胞數32 萬個/毫升,泌乳牛年平均單產8 噸以上。
存在問題:一是產業鏈聯結不緊密,奶源基礎不穩定。二是轉型壓力較大。奶價低迷,融資難,無資金來源,無法適應形勢及時開展轉型升級。三是復原乳標識監管不嚴。四是奶業消費不振。
建議:一是盡快修訂完善標準,包括生鮮乳國標和液態奶標準。加強進口乳粉流向監管,限制復原乳的使用,嚴格執行“復原乳”標識規定。二是加大對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對奶牛養殖區標準化改造項目,提高支持額度,擴大支持范圍,明確不得重復使用的年限要求,加大力度支持現有養殖場區設備升級、管理升級、種養結合模式升級以適應新形勢。三是推廣優質低溫奶。鼓勵養殖企業自建低溫乳品廠,以巴氏奶、優質酸奶等低溫奶為主打產品的“就近消費圈”將成為國內奶業發展的希望所在。四是加大公益宣傳力度。

▲河南省畜牧局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趙 玲
2016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奶牛存欄和奶類產量分別為176.7 萬頭和457 萬噸,同比下降10%和5%。奶牛規模養殖率100%,規模養殖場1 056 個,奶牛養殖小區227 個,規模養殖場的比例比2015年提高10 個百分點。泌乳牛平均單產為6.7 噸。2016年9月,規模牧場的原奶價格為3.67 元/千克,養殖小區為3.64 元/千克。
目前河北省奶業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消費拉動不足;二是奶牛養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三是乳制品加工企業和奶牛養殖基地一體化程度較低。
針對目前日益激烈的國際化奶業競爭形勢,進口乳制品對國內生鮮乳的沖擊不可避免,預測未來一段時期生鮮乳銷售應保持總體平穩偏緊的狀態,生鮮乳價格或有季節性反彈,但持續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提出建議:一是調整乳制品產品結構,增加質優價廉的百姓奶的比重,滿足廣大普通消費者的需求,拉動大眾消費。二是提高奶牛養殖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提高奶業一體化發展水平。四是加大技術推廣力度。一方面加強培訓;另一方面發揮產業體系和協會作用,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五是擴大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的范圍和數量。六是繼續推動糧改飼、種養結合,加大推進和補貼力度。

▲河北省畜牧獸醫局主任科員 李保生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畜牧科技處處長李流航
山東省奶業情況如下:一是養殖結構不斷優化。養殖規模穩步提升,牛群結構日趨合理,目前全省存欄100 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近80%。二是生產水平穩步提升。產量水平、質量水平、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全省奶牛平均單產近7 噸。乳蛋白率、乳脂率分別由2.8%、3.0%提高到3.0%、3.3%以上;菌落總數、體細胞分別控制在10 萬CFU/毫升以下和50 萬個/毫升以下。三是環境控制扎實推進。逐步推進糞污處理設施標準化改造,配套儲糞場和儲污池,實現雨污分離、固液分離,以及防滲防溢防雨等。四是組織模式不斷創新。養殖小區和散戶基本退出產業。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產品交售比較困難。存在限購現象,如限購天數或壓低價格收購。二是價格走勢不穩。生鮮乳收購價格出現明顯的分化現象。三是養殖效益偏低。人工費用大幅上漲、生鮮乳銷售價格偏低以及貸款難和牛奶銷路不暢等問題的影響,奶牛養殖戶承擔的風險日益增加。四是總體存量下滑。山東省2016年上半年奶牛存欄131.1 萬頭,同比減少1.2%。
建議:一是加強宏觀調控,控制奶粉進口節奏。二是落實國務院規定要求,嚴格產品標識。對不標識、亂標識的企業進行曝光,并重罰。三是接軌國際規則,修訂國家標準。限制還原奶生產。四是建立服務體系,提升養殖場自身內功。五是加強政府扶持,引導奶業轉型升級。六是加強宣傳引導,引導科學健康消費。七是注重環境保護,加大扶持糞污處理利用。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陳福泉
目前奶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是:成本高、奶價低、經營難度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鮮乳價格沒有競爭力。主要原因是土地、飼料、環保等各方面生產要素成本都很高造成的。二是個別地區散養問題還未解決。目前奶牛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但個別地區仍存在分散飼養模式,散戶仍占一定比重。三是市場壓力較大,消費不振。
國內奶業未來發展方向:一是推進規模化養殖,降低生產成本。二是加強種養結合降低飼料成本。三是通過智能化降低人員成本。世界奶業發達國家基本實現原奶生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人牛比達到1∶100。而目前國內牧場信息化管理普及程度不是很高,目前牧場人牛比1∶27。四是加大補貼力度降低生態成本。
建議:一是加快優質凍精推廣,加速推動國內奶牛品種改良,適當放寬奶牛進口渠道。二是擴大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支持范圍。三是開展政策性奶業保險,鼓勵商業性奶業保險。政府可以通過保費補貼等政策支持,對奶牛養殖業因遭受市場大起大落和奶牛疫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成本保險;同時鼓勵保險公司對奶業發展商業保險,并給予相應優惠政策。如建立“政府+企業+牧場奶農”的三方通道,增強抗風險能力。四是從提振消費信心出發,避免散布炒作不科學、不理性觀點。
近年來,中國奶業面臨自身競爭力不強、進口沖擊、消費疲軟等一系列問題。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提出及振興奶業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與有效落地,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奶業已逐步企穩向好。
當前奶業存在問題:一是奶業綜合競爭力不強。奶牛養殖單產低、成本高、效益低、抗風險能力差等,與奶業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國際競爭壓力大。近年來,進口乳制品數量逐年增加,增速驚人,對市場沖擊不容忽視。三是消費信心與國民飲奶習慣仍需培養。
對未來奶業形勢的研判:一是供需壓力逐步緩解。二是奶源結構持續優化。2017年國內“小、低、散”從業者將加速退出行業,小區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三是質量及技術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相關方(如飼料、設備廠家等)營銷模式已從過去的推廣銷售向技術服務轉變,牧場主也從過去粗放經營逐步向精準飼養轉型。
建議:一是推動小區加快轉型,配套土地政策。如配套五荒地,一方面可解決轉型土地問題,另一方面通過牧場糞肥還田,也可實現荒地改良田的效果。二是對牧場糞肥處理給予補貼支持。三是推行政府指導價與第三方質量檢測機制。四是持續加強獸藥監督管理。建立政企聯動機制,對違規獸藥廠家及獸藥銷售渠道的不規范行為進行查處、整頓;加大對獸醫行醫資格的排查,堅決查處無證行醫等問題;在使用環節方面應加大對從業者使用違禁藥物及不執行休藥期的處罰力度。五是建立大包粉收儲機制,提升奶業調劑能力。利用國家收儲杠桿調劑,提高產業的調節與抵御風險能力。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奶源總經理 郭小岑
對奶業發展的四點建議:一是設置貿易壁壘,限制乳制品進口。從保護國內乳業發展的角度出發,設置貿易壁壘,統一檢測標準,正向引導國內乳業市場發展,重塑國內消費者信心,推動國內乳制品消費。二是加強復原乳管理和監控,并及時公布監測結果,完善復原乳的使用銷售標準,加大乳制品消費宣傳。學習臺灣經驗,產品貼鮮奶標識,引導廣大消費者可以直觀識別牛奶的品質。三是在乳企管理上設置專門部門來銜接,幫助協調國內奶農和乳企之間的矛盾,讓甲方定價不再是影響乳業發展的一個因素,讓奶業大市場得到平穩健康發展。四是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盡快制定原奶噴粉補貼的相關政策。原奶銷售困難時期并沒有真正的過去。奶企上半年因為噴粉帶來的巨大虧損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只有制定原奶噴粉補貼的相關政策,才能幫助奶牛養殖企業渡過難關。

▲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韓春林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奶源部總監楊衛兵
中國奶業趨勢判斷:一是散戶、小戶徹底退出,不會輕易再進入;二是大型養殖場(集團)發展穩健,千頭以上牧場合計超過150 萬頭;三是合并、托管業務繼續擴張;四是階段性和季節性奶源過剩、短缺會繼續存在;五是2017年上半年奶源過剩會有所緩解,進入相對平穩階段;六是進口粉價格2018年下半年有望回歸3 500 美元/噸的正常值;七是消費總需求增長比較緩慢。
奶業發展問題:一是家底不清;二是盲目發展、無序競爭、各產業鏈間缺乏有機結合。
相關建議:(1)各乳品企業真實上報收奶數據及進口大包粉使用情況,以摸清家底,幫助農業部制定奶業相關合理規劃。(2)制定奶業中長期合理規劃,使得奶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宏觀保護,如制定中國自有奶源及國外進口奶源比例,進口奶源補充不要超過30%,太依賴進口,就會失去價格話語權。(3)明確未來幾年奶牛發展規劃。建議到2020年中國每年發展3%~5%的奶牛。(4)鼓勵倡導乳企與奶農從短期合約向中長期合作轉變,以共享風險利益。(5)修訂我國生鮮乳收購標準。(6)加強對奶業正面宣傳和引導。

▲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徐廣義
2016年8月開始,奶業形勢明顯回暖,開始出現缺奶現象。奶業的拐點確實是來了,即便是春節后有變化,也是季節性的,奶業回暖勢不可擋,中國奶業大發展的步伐只會更快,不會放緩。
建議:一是要出規劃。國家應制定中國奶業安全戰略,明確奶業自給率,既保證進口的有效補充,又能防止過度進口帶來的市場沖擊。二是國家要制定收儲政策。防止行業供需大幅波動。政策包括品種改良、疫病防制、環境保護、增產增效、產業升級等。三是國家應給予扶持。國家要針對資源成本給予補貼扶持。中國的養殖業管理水平并不比發達國家差,中國畜牧業和加工業管理水平在國際上是靠前的,因此要客觀看待影響奶業發展的因素。四是國家在土地政策方面應鼓勵和扶持產業上下游之間長期穩定的合作,建議農業部列一個專項扶持計劃,市場價按照投資回報率去核算,讓上下游產業有更好的利益聯結機制。
中國奶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生鮮乳價格定價機制。(1)缺乏以干物質為核心的按質定價體系。(2)當前的定價機制只按供需關系確定,未考慮社會平衡問題。二是盲目追求牧場的規模化和超規模化。原
因:(1)夸大了奶牛養殖規模對生鮮乳質量控制的影響。(2)沒有認識到奶牛養殖企業不是高盈利企業。(3)沒有認識到規模大的牧場在牛奶質量高出平均的同時,非直接生產成本(利息、折舊)也非常高。如果中小型牧場的質量提高到與之相當時,其成本優勢將更加有利于中國消費者。(4)沒有意識到大型牧場帶來的土地轉讓、環保問題。三是產業一體化的作用被無限放大。奶業模式應該多樣化,一個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應該是中國奶業發展的方向,不能只片面強調一體化。四是奶源供需數量的季節性差距也是造成中國奶業波動的原因。
中國奶業的發展趨勢:一是牧場規模化趨勢帶動牧場的標準化,甚至取代了牧場標準化的趨勢應得到控制,牧場與生鮮乳生產的標準化成為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不能放任更不能鼓勵中小型牧場退出中國奶業,相反,中小型牧場應成為中國奶業的中堅力量。二是兩大陣營(養殖和加工)的矛盾將影響奶業的發展,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是中國奶業健康發展的保證。三是低溫巴氏奶最終將占主導地位,是中國奶業抵抗國際奶業“入侵”的重要防線。
建議:一是加大奶業管理一體化,即“奶源牧場化、牧場標準化、標準信息化、信息系統化、系統上云端、云端可共享”的奶源基地建設與信息一體化建設。二是盡快出臺新的生鮮乳國家標準,不僅是安全標準,還有全國統一的計價標準。三是確定奶業發展戰略,包括奶源基地布局、奶源發展模式、奶源發展目標(自給率)等;四是加大消費者知情權的宣傳,規范乳品標識。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源管理部經理 鄭健強
全國奶業急需解決的共性問題:一是奶牛良種化程度低,單產不高。奶牛平均單產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左右,國內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嚴重滯后。二是現代養殖理念薄弱,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三是現代牧場管理人才、專業技術缺乏。國內很多牛場的管理人才隊伍出現斷層,特別是具備現代化管理知識和理念的場長嚴重缺乏;奶牛養殖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動物營養、疫病防控和發情監測等。
建議:一是不要把當前的問題、困難擴大化,企業應共同樹立奶業未來向好的信心,以帶動整個行業的信心。二是政府應繼續加大對奶業的支持力度。

▲中墾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奶源經理楊 軻
行業存在問題:一是國內奶源成本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弱。二是畜牧產業一體化發展緩慢。
未來奶業形勢判斷:一是奶業形勢企穩轉好。(1)小規模養殖戶加快退出養殖行業。(2)臨近年底,生鮮乳需求將被拉動。(3)預計2017年國際原奶價格和乳制品貿易價格將呈回升態勢,但生鮮乳價格漲
幅有限。二是奶粉行業增速放緩,價格持續下行。

▲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嚴 利
建議:一是增加奶業補帖,減少市場危機時加工企業的負擔。(1)對乳品企業給予生產大包粉的財政補貼,增強國產品牌產品競爭能力。(2)加大奶牛養殖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扶持力度,特別在投資專項基金上,對乳企和上游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和投入,使國內養殖水平達到國際水平。(3)改變以往農業補貼給土地所有者的方式,補貼發放給實際進行飼料生產的養殖企業,減輕養殖企業的養殖成本壓力。二是加強乳制品消費宣傳。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奶源總經理 張振璞
奶源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一是資金壓力。硬件設施全面升級使養殖場不同程度肩負資金壓力。二是價格壓力。國內生鮮乳價格持續走低,奶農利潤空間逐步縮小。三是收儲壓力。季節性剩奶、缺奶明顯。
建議:一是轉變養殖方式,推進奶業轉型升級。實施8 噸單產普及工程和“三提工程”(提高圈舍利用率、泌乳牛比例和單產水平),加快養殖場改造升級,降低成本。二是提升奶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實施“互聯網+”現代奶業行動,建設奶牛養殖云平臺系統。三是建立聯結機制,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生鮮乳生產和加工有計劃同步發展,鞏固和完善利益聯結長效機制。四是積極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擴大糧改飼試點,加快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五是加強復原乳規范管理。六是建議農業部和相關部委協調金融機構,對養殖業進行金融支持,如貼息貸款、長期貸款等。

▲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牧業發展總監 劉志建
奶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1)產奶高峰與用奶高峰相反;(2)進口乳制品沖擊嚴重;(3)上游養殖與加工企業合作不緊密。
行業發展趨勢:(1)原奶供應平穩的情況下,奶粉去庫存加速;(2)石油、草料、精料價格穩定,養殖成本波動不大;(3)還原奶標準是影響國內生鮮乳供應的因素之一。
振興奶業的措施:推動發展優質乳工程,提升核心競爭力。優質乳是全球奶業發展的方向,是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
奶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是消費市場缺乏科學的消費理念,健康營養的巴氏奶推廣力度明顯不足。二是地方政府出于財政收入考慮,普遍對本地區養殖業發展不夠積極,加上養殖業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運行成本高等,養殖業發展遭遇阻力。三是生鮮乳供應存在淡旺季之分,部分乳品企業在爭奪奶源過程中打價格牌,導致區域性生鮮乳生產供應產生混亂。
建議: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土地供應、財政支持等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方便。二是加大研發投入,因地制宜,充分開發利用當地資源,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同時帶動地方農民共同富裕。三是乳品企業之間要加強溝通協作,避免在生產過程當中打價格戰,給地方養殖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混亂。四是完善產業上游和下游利益分配機制,避免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現象發生。五是進一步引導巴氏鮮奶為主的消費。

▲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牧業總經理田 雨
奶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一是原料奶基地生產成本高。原料奶生產基地部分飼料、設備、奶牛、凍精購自國外,造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國產粗飼料的本地化進程缺乏收購過程的產業化。二是原料奶收購環節缺乏達成共識的標準。原料奶收購要真正實現優質優價,才能保護優質原料奶基地的利益。
措施:一是國內大品牌和地方品牌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規范合作,互相補充,合力共贏。二是大力發展乳制品市場,占據市場份額。三是市場營銷環節合理降低成本,讓牛奶成為生活必需品。

▲天津嘉立荷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會戰
近兩年,奶業形勢包括養殖、加工,都是大起大落。但是發展巴氏奶的企業受這些沖擊會小很多,如長富,基本不受影響。因為巴氏鮮奶有嚴格的低溫冷鏈銷售半徑、流通時間短、需要每日配送到戶等要求。這些限制使得巴氏鮮奶形成了其獨特的技術壁壘,不僅能有效抵御進口奶的沖擊,而且也能保護本地的養殖與加工企業。
要振興奶業,市場引導與提升奶源競爭力同樣重要。一是修訂國家生鮮乳標準。二是加強乳制品標簽標識的管理。三是引導養殖場正常的價值取向,發展適度規模養殖。上游的奶源基地建設不能片面追求萬頭規模,應該遵循適度養殖的原則。對于規模化養殖,開發本地粗飼料資源和提升奶牛舒適度,以牛為本,回歸奶牛自然的生存環境,才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奶源競爭力的途徑。

▲福建長富乳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永輝

▲河南花花牛馬寨工廠執行總經理陳曉琦
預計2017年生鮮乳數量有所下降,奶源需求及市場價格會有所提升,同時國際全脂奶粉庫存基本消化完,目前進口奶粉價格逐步上升至2.6 萬元/噸,國內奶價也有0.1~0.2 元/千克的上漲。
建議:一是加大轉型升級支持力度,政府對奶牛小區給予一定補貼,同時導入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體系。二是政府應協調金融機構,以“貼息貸款”“投資擔保”“保險擔保”等方式向奶牛養殖投入,完善奶牛保險政策。三是政府應成立原料奶“第三方檢測機構”,保障養殖戶利益,降低原奶驗收監測成本。四是加大巴氏奶宣傳力度,逐步培育“巴氏奶”消費市場。五是加大“糧改飼”補貼力度。

▲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 軍
當前奶業形勢發生的新變化:一是自有牧場的規模不斷擴大;二是養殖小區逐漸萎縮;三是小區轉型速度加快,部分小區加快轉型為牧場;四是大型牧場不斷涌入;五是原奶價格開始復蘇,2016年9月開始,生鮮乳價格開始攀升,每千克上漲了0.5~1.0 元。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雖然奶價在回升,但收購量上升不大,說明三年的奶業低谷,奶牛存欄和牛奶產量已經位于低谷。
當前原奶供求關系正在悄悄發生改變,2017年可能出現的局面是奶價持續上升。但是應該警惕出現2013年的狀況:奶源緊張、競爭激烈、市場混亂。

▲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南龍江
面對養殖場奶價低,面對很多消費者又喝不起的尷尬局面,還有種的問題、養的問題、加工的問題,如何健康循環,如何從根子上解決問題,認知還得更深、更遠。
牛奶與人體健康知識的普及非常關鍵也很迫切,國人飲奶應作為一項工程去抓,讓我們的孩子永遠不斷奶,讓我們的成年人、老年人都喝上被譽為人類最完美的食品是每個乳業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