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周武勝理事長在2016年軍工行業國產儀器儀表需求應用座談會上的講話(摘要)

進口儀器儀表應用現狀。“十一五”以來,為滿足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需要,軍工單位進口了大量測試儀器設備。據各軍工集團公司上報數據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間軍工單位進口測試儀器設備主要集中在電子測量測試、計量儀器、理化檢測、無損檢測、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檢測和軍工專用的其他測試儀器等六大類設備。到“十二五”期間,通過原國防科工委“軍用測試儀器批量生產線技術改造”等項目和國家儀器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國產儀器儀表有了較大提升,軍工行業進口測試儀器設備進口與“十一五”相比大幅減少,約占“十一五”期間的61.4%。設備引進國家主要還是集中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及歐洲其它國家。
進口儀器儀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多國造”局面問題。從軍工行業引進的高端測試儀器設備的國別上看,不僅有美、日、德、英等發達國家,也有馬來西亞等欠發達國家,引進國家多達二十多個,執行的標準也是五花八門,由此帶來了兼容性、適用性、維護性、開放性、繼承性、保密性等一系列的問題,這種狀況還將伴隨著使用單位科研生產的急需,引進設備不會在短期內有較大的改觀,但如果不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這種狀況得不到適時的糾正,上述問題終將會有集中爆發的風險。
二是維護與保養問題。主要體現在引進測試儀器上,部分進口設備在國內無維修點,存在維修周期長、保養費用高,故障維修難等問題;很多通過第三方等特殊渠道引進的設備出現故障無法正常維修;有些測試儀器設備在使用現場維修不好,需由國外廠商帶出使用單位進行維修或是返廠維修;此外,一些軍工單位遠離大城市,缺乏相應的測試儀器設備廠商的售后服務機構,當設備出現故障時,維修周期長且費用較高,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這是困擾很多軍工單位的一個大問題,最直接的影響后果就是設備維護保養費用的增高和使用頻率的降低。
三是兼容與升級問題。進口測試儀器設備的引進往往是“斷代”引進或“獨生子”引進,缺乏產品系列和產品之間天然的“技術血緣”聯系。從而導致了作用機理、內在品質、操作方式和外在接口方面存在一些差別,這些差別的存在既影響設備與設備之間的技術兼容和數據兼容,也影響設備本身的升級換代,與此同時,進口測試儀器設備一般不能聯網使用,只能是物理隔離“單兵作戰”,這也嚴重影響了進口測試儀器設備在更多業務范圍內的系統集成。
四是信息安全問題。與數控機床一樣,進口測試儀器設備也具有支持制造自動化的網絡功能,在聯網操作、遠程監控、遠程維護等網絡化應用發展趨勢下,若安全防護不到位,極易成為敏感信息泄露的途徑和遠程惡意攻擊的對象。因技術手段有限,軍工單位無法在使用前對測試儀器設備是否安裝后門、自動無線發射裝置或無線模塊等進行檢驗。在測試儀器設備的維修保養過程中,對設備是不是被植入木馬程序和二次維護是否自動導出數據無法判斷,因而也難以保證賣方在維修過程中沒有竊取情報的機會;對于由國外廠商帶出使用單位進行維護或提出返廠維修時的安全問題,更是難以防范。
國產儀器儀表在滿足軍品科研生產任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缺乏核心技術突破和獨有的核心技術支持。相似產品多,仿制國外產品普遍,成熟度差,檢測設備整體的行業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所能提供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軍工行業的需求。
技術指標和精度偏低,一些軍工單位反映國產化學分析設備在待檢測元素含量較低時無法滿足型號研制要求,能滿足1微米精度要求的三坐標測量設備、高端精密測量設備,在國內還基本沒有。
工藝水平和工程化效率與國外差距較大,工藝成熟速度慢,工藝不穩定,導致了國產儀器的質量一致性同國外的差距。受工藝水平、制造設備及人員素質的影響,儀器產品的工程化效率和水平也都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沒有很好地產業化。
可靠性、穩定性較差,此外檢測設備功能單一,無法滿足負責現場測試要求,急需研發出快速、精準、多參數、多功能的綜合測量系統。難以滿足軍工生產大批量、長時間使用,檢測數據一致性差,使用年限也難以達到設計要求。
“十三五”軍工行業,尤其是軍工高端制造行業對高端儀器儀表的需求加速增長,需求呈現出微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以及虛擬化的發展趨勢。
微型化是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等綜合應用于儀器的生產中,使儀器成為體積小,功能齊全的智能儀器,不但具有傳統儀器的功能,而且在軍工行業起到獨特的作用。在航天領域,按照我國航天工業2030年發展規劃要求,我國運載火箭、載人航天、登月工程和深空探測將迎來高密度并行研制、多型號密集發射和應急發射的高峰期,軍工產品的制造工藝、裝備和模式急需提高,為了進一步保障軍工產品的質量,迫切需要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儀器儀表等檢測設備,能夠完成信號的采集、線性化處理、數字信號處理、控制信號的輸出、放大、與其他儀器的交互等功能。
多功能化是在測試功能上提供更好解決方案的綜合型檢測設備。在航天領域,新一代的檢測裝置集矢量網絡分析、微波矢量信號源、頻譜分析、峰值功率計、功率測量、模塊化電源、低頻-射頻網絡分析及微波頻率計于一身,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實現功率、頻率或波長、波形與頻譜、衰減和相移等多參數的測量,應用自動控制和計算機等技術構成快速、精確、多參數、多功能的綜合測量系統。
智能化是儀器儀表發展的一個方向,智能化儀器儀表能改善、擴展或補充人的官能,可以超過人的能力去記錄,計算和計數,因此,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智能化的儀器儀表替代一部分的腦力勞動、解決用傳統方法很難解決或是根本不能解決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虛擬化儀器由于具有更強的分析處理能力,也是很多軍工單位關注的,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軍工用戶不僅需要使用制造商提供的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儀器,更需要可用由用戶自己設計、定義的某些功能的虛擬儀器,以滿足軍工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此外,集光、機、電和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激光三維掃描儀也是航空發動機生產制造業等軍工重點領域需要的關鍵檢測設備。激光三維掃描儀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夠將實物的立體信息轉換為計算機能直接處理的數字信號,為實物數字化提供了相當方便快捷的手段,并且三維掃描技術可以實現非接觸測量,速度快、精度高,其測量結果能直接與多種軟件接口,這些數據能直接與CAD/CAM軟件接口,在CAD系統中可以對數據進行調整、修補、再送到加工中心或快速成型設備上制造,可以極大的縮短產品制造周期。
根據“十三五”軍工行業對測試儀器需求的主要趨勢,結合具體工作中了解的軍工單位設備采購和需求情況,我們編發了第一批《軍工行業高端儀器儀表需求指南》,收錄了五大類100余臺(套)高檔檢測設備需求,對具體的設備型號和指標參數都有詳細的介紹。會后我們也會繼續全力做好軍工行業高端測試儀器設備需求調研和收集工作,分期分批介紹給儀器儀表企業,為儀器儀表企業關口前移,更有針對性地根據軍工特殊工藝需求提前做好技術儲備。
本次座談會的召開,標志著軍工行業國產儀器儀表應用長效合作機制已經建立,標志著“政府主導,行業協會支撐,供需企業廣泛合作”的工作模式開始啟動。會議期間,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與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國防科工局和工信部的直接領導下,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工作平臺的支撐作用。密切供需雙方的聯系,維護好長效合作機制,貫徹執行好工作模式,共同把軍工行業國產儀器儀表應用工作做好。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具體工作:
組織好進口儀器儀表的國產化審查工作。進一步充實儀器儀表專家隊伍,規范組織流程,會同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組織好軍工建設項目進口儀器儀表國產化審查工作。
開展供需對接交流活動。組織雙方企業實地考察參觀,了解雙方最新需求和相關產品的最新發展動態;針對用戶在使用測試儀器設備存在問題和設備要求,開展深入交流、溝通和服務;聯合組織開展軍工企業國產儀器儀表設備應用等相關調研活動。
編發《軍工行業高檔檢測儀器設備需求指南》和《國產檢測儀器設備優秀供應商和產品匯編》。收集軍工單位“十三五”測試儀器設備需求,編發第二批《軍工行業高檔測試儀器設備需求指南》和《國產測試儀器設備優秀供應商和產品匯編》,在下一次“軍工行業國產儀器儀表應用座談會”上下發。
組織專題研究和研討活動。召開交流對接會議,探討雙方對接與合作的需求、途徑和機制;制定和實施有關具體合作方案;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各自組織和主辦的專業展覽會、研討會及專業培訓等活動推進雙方進一步合作溝通。
編制《國產高端儀器儀表供應目錄》。在國產高端儀器儀表應用效果評價工作的基礎上,組織編制《國產高端儀器儀表供應目錄》,原則上,《目錄》中所列的設備不再進口。
上半年,中國兵器工業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氯堿生產線完全成本同比下降5.03%,節約生產成本512萬元。該生產線緊緊圍繞“同比看改善,對標看能力”精益管理標準,以市場和問題為導向,加快技術、產品、管理創新步伐,凝心聚力,苦練內功,持續夯實基礎管理。上半年,累計生產燒堿43912噸,產銷率99.85%;生產液氯36749噸,產銷率100%;生產氫氣1066噸,產銷率90.39%。
該公司建立并完善互動式績效考核機制和以業績定薪酬的激勵機制,實施動態薪酬分配管理。充分挖掘生產線潛能,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工藝技術改造,日增產50%液堿50余噸,有效滿足了50%液堿市場需求。通過開展全方位水汽平衡測試,實現了清污分流和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改善循環水水質,使循環水排污量同比下降61.4%,補水量同比下降46.3%,節創效益約16萬元。(樊慶濤)
近日,惠安公司四分廠結合下半年生產任務情況,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全體黨員鄭重承諾:竭盡全力,保質、保量、保安全,按時間節點完成各項生產任務。
自惠安公司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各基層單位積極行動,除了按照部署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教育外,還結合本單位實際,在“做”上下功夫。下半年該公司四分廠面對生產任務繁重和設備故障率高等諸多難題,黨總支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抓手,以黨員為主體,立足崗位,結合生產實際,召開生產誓師大會,動員黨員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本職崗位上做表率,推進生產各項工作。他們還深入開展“我是黨員我光榮,我在崗位做貢獻”崗位承諾活動,讓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任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