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摘 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是化學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文章從提倡學生進行課堂小組學習、采用師生角色反轉的教學模式、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減輕學生的化學課業壓力等方面研究創新化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化學;學習方式;學習能力;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4-0036-01
化學是一門基礎理論知識與具體實驗操作相結合的基礎學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是化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研究創新化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一、提倡學生進行課堂小組學習
在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一般會采用大班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課堂學習效率,但是學生自身課堂參與度無法得到保證,難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提倡學生進行課堂小組學習。這種新式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相關化學知識,能夠有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提高課堂參與度。例如,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取與研究”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學生通過通讀教材,知曉二氧化碳是大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取方法可以是將石墨放在氧氣中燃燒。其次,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掌握二氧化碳可以讓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基本性質,提高了學習能力。
二、采用師生角色反轉的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應該端正教學態度,并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營造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師生角色反轉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是因為,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吸引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扮演教師角色,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挑戰,要求學生在備課過程中認真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同時,教師扮演學生在講臺下聽課的時候,應該努力發現學生化學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并給予及時糾正與幫助,起到亡羊補牢的作用。例如,學習“酸與堿的中和反應”時,教師可以采用師生角色反轉的課堂教學模式。首先,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相關化學知識,列出教學大綱,以保證授課過程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然后,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重點介紹:中和反應就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鹽”并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氯化鈉,而是一種廣義的鹽。比如,鹽酸與氫氧化鈣之間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鈣與水,其中氯化鈣就是鹽。學生通過這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習能力,豐富自身的化學知識。
三、重視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是化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意義重大。化學實驗教學,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完善學生自身化學知識體系,另一方面,還能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例如,教學“二氧化碳讓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個化學實驗時,教師首先需要給學生講授相關的化學知識,然后帶領學生進入化學實驗室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以下為具體的化學實驗操作步驟,供教師教學時參考。第一步,制備石灰水:將生石灰導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充分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然后取上層清液。學生在制備石灰水的過程中,注意不要被化學反應釋放的高溫燙傷。第二步:得到澄清的石灰水。將第一步中的石灰水進行過濾,即可得到澄清的石灰水。第三步:制備二氧化碳:將石墨在空氣中點燃,并用向上排空氣法進行收集。第四步,將制備好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觀察實驗現象。
四、減輕學生的化學課業壓力
學生課業壓力大、課余時間少,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提高學習能力,可以從改變課后作業形式做起。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重復性練習,以幫助學生盡快掌握相關化學知識。雖然這種課后作業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化學水平,但是也會給學生造成較大的課業壓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不利于學生化學知識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原來繁重的重復性練習,充分利用網絡中具有創意的教育資源,通過形象生動的微課課件,達到完善學生化學知識體系的目的。例如,學習“金屬材料”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下載“金屬材料的腐蝕與防護”等微課課件,通過課后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
五、結束語
總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豐富化學知識儲備。教師應該提倡學生進行課堂小組學習、采用師生角色反轉的教學模式、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減輕學生的化學課業壓力,通過創新化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峻,尹朝春,李娟.中學化學學習方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08).
[2]陳學濤,鄭長龍,楊筱瑜.論化學教學中學生化學學習活動的引發方式[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10).
[3]黃可德.高中化學學習方式轉變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