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控技術是制造業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數控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前提;數控機床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裝備,是關系到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標志。學院依托應用中心建設項目,緊跟數控技術領域世界先進技術,加強產學研合作,工學做結合,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努力創建“項目引領、情景真實、層次分明、分段遞進”的工學結合的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企業的技術支持下,制訂數控技術專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計劃,推進教學與課程改革;利用學院師資力量,協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關鍵詞:數控技術專業;工學做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數控技術是制造業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數控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前提;數控機床是國防工業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裝備,是關系到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標志。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于2012年3月由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北京發那科機電有限公司、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
依托FANUC應用中心,學院加強產學研合作,工學做結合,以“數控加工設備使用與維修”崗位核心技能培養為重點,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努力創建“項目引領、情景真實、層次分明、分段遞進”的工學結合的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項目引領”是指在FANUC應用中心項目帶動下,利用發那科公司及FANUC系統用戶行業企業平臺,校企深度融合,共育高技術技能人才。“情景真實”是指以企業典型產品零部件加工及典型維修改造案例作為學習情境,設計載體引入課堂;“層次分明”是指技能培養分四個層次,即普通設備使用能力、常見數控設備使用能力、高端數控設備使用能力、數控設備維護維修與改造能力;“分段遞進”是指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即基本操作與維護技能訓練、兩軸與三軸數控操作與維護技能訓練、高端數控機床操作與維護技能訓練、對外加工與服務訓練、生產性頂崗實習。此模式一方面可以在發那科公司及其用戶企業的技術支持下,制訂數控技術專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計劃,推進教學與課程改革。另一方面可利用學院師資力量,協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二、拓展校企合作平臺,豐富校企合作內容
(一)搭建實習實訓基地平臺
依托FANUC應用中心,學院與行業企業逐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先后與陜西秦川機床制造有限公司、寶雞機床制造有限公司、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北人印機公司等一大批省內外著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建立了校外實踐、實習簽約基地30多個,并與100多家FANUC系統用戶行業企業建立了聯系,開展多方位、多樣化的校企合作。
(二)搭建專業建設管理平臺
學院將FANUC系統用戶行業企業專家視為促進學院建設和發展的重要資源。近年來先后建立了數控技術專業、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有近30名校外行業企業專家受聘擔任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或委員。該項舉措使得行業企業參與學院人才培養全過程,共同承擔培養工作。受聘專家參與制訂專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培養計劃,推進教學與課程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專業建設。
(三)搭建師資隊伍管理平臺
為了打造“上得了講堂下得了車間”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學院通過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這個校企合作平臺,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一是堅持“要上講堂,先下企業”,要求專業教師下企業,帶著任務到車間、帶著技術去交流。為此學院建立了“教師實踐鍛煉質量監控管理體系”。二是堅持“優秀校外人才進課堂”,數控技術專業、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外聘了一批兼職教師。這些兼職教師主要來自校外實習基地——FANUC系統用戶行業企業。他們大都具有行業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主要負責專業性較強的實踐教學環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搭建頂崗實習管理平臺
學院與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合作建設企業——“法士特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構建了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學生在完成正常教學活動的同時,由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培訓、崗位技能培訓、企業文化教育等內容。這一培養模式使學生有機會在學校時就與企業掛鉤,使專業學習變得更具現實意義。
三、深化校企合作領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以“橫向科研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扎實推進校企合作建設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需要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讓學生參與到企業項目中,在實踐中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數控技術專業必須重視加強學生數控設備調試與運行、維護等基本技能的培養,幫助畢業生在經過一定工作積累后,提升其職業空間。為此,學院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教師為企業進行技術服務,簽訂橫向科研項目。先后與咸陽非金屬礦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簽訂了橫向科研項目“CC2000沖擊式超細粉碎設備部分關鍵件的數控加工工藝設計與制造”“對撞式超細粉磨分級系統電氣控制柜研制”;與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簽署技術服務項目——“數控加工中心等設備故障診斷與維修”;與秦都明鑫機械加工廠簽署技術服務項目——“數控車床精度檢驗與恢復”等。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機電設計、調試,FANUC系統機床維修、改造、零件加工等。學校和行業企業在校企合作、學生就業、頂崗實習、基地建設、社會服務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二)以“教學資源庫”建設為平臺,不斷推進課程改革
2012年初,教育部高職教育數控技術專業和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相繼啟動。學院承擔了《數控設備改造》課程子項目建設任務。《數控設備改造》課程是12門核心課程之一,是專業提高類課程,主要由“專業級資源建設”“課程級資源建設”“素材級資源建設”“在線測試平臺資源建設”“推廣與更新”等項目組成。
課程建設依托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平臺,建立了“依據企業人才需求,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式”的職教課程,為學院和資源庫應用院校培育了一批做中學項目式職教課程開發與教學資源研制師資隊伍,通過他們帶動了本地區示范輻射院校職教同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聚集了一大批具有普適性的數控類專業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作品,資源共享成效顯著;資源平臺運行使專業教學資源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傳播,有效促進了職業教育公平;為提升專業教學資源庫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開辟了新局面。
項目建設在帶動本地區同行“做中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職業教育課程,推廣企業先進應用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我國構建終身學習社會、促進教育公平作出了有益探索。我院教師編著的《數控設備改造》課程項目教材獲全國機械行業校本教材二等獎;主持的教育部高職教育數維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子項目《數控設備改造》課程在高職高專網上線。
在國家資源庫級資源庫建設的帶領下,近年來我們陸續進行了數控技術專業多門專業核心課程的綜合改革。先后推出了《數控機床結構》等七門課程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等四門課程的MOOCS建設,課程資源不斷豐富。
(三)以“FANUC系統培訓工程師”培養為契機,培養國際化高技術人才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業務水平與國際交流能力,在FANUC公司統一組織下,學校多次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去北京FANUC公司和日本FANUC公司進行業務進修,開展科研、培訓、交流互訪等多項合作。通過學習和交流,學院教師數控機床編程操作和數控系統裝調維修技能進一步提高。
(四)以各級各類“數控技能大賽”為推手,培養數控專業高技術技能人才
通過FANUC應用中心建設的推動,我院學生在2012-2014年連續3年的陜西省數控裝調維修大賽上分別獲得兩個2等獎,6個三等獎。并2次代表陜西參加教育部在天津舉辦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14年在國家五部委舉辦的“第六屆數控技能大賽陜西選拔賽”中獲得“數控裝調維修賽項”陜西省高職第一名,并代表陜西隊參加全國大賽獲得優秀獎。
(五)以“請進來,走出去”為方法,持續推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
除了正常的企業兼職教師外,先后聘請中國機床再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北京圣蘭拓數控技術公司總經理宋松高級工程師,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數控自動化分會常務理事、數控維修專家黃萬長高級工程師,陜西省機械研究院數控維修專家戴周社高級技師來我院為我院師生作專題講座。校企共同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共同開發專業課程與實施課程教學,加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在教學上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各類技能培訓,讓學生在感悟中學習理論,在實踐中掌握技能。
(六)以“對外培訓”為紐帶,深化產教融合
近年來,學院先后以FANUC應用中心為平臺,為陜西法士特公司、西北醫療設備公司、寶雞橋梁廠、寶光集團、寶雞機車廠等企業進行了FANUC數控設備維修培訓,共舉辦企業職工培訓班6期,并與企業技術人員就設備數控改造等技術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與合作。舉辦國家級高職教師數控裝調維修培訓班2期,中職教師國家級培訓班5期;中職教師省級培訓班6期。通過培訓,在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大力推進了FANUC系統用戶企業與學校的多方合作辦學,發揮學校的人才技術和教育資源優勢,利用FANUC應用中心的設備和實踐條件,推動產學研結合與科技成果轉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和以學校為主體的知識創新相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深化產教融合、加強行業指導,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數控技術及相關專業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做出不懈的努力。
四、鞏固校企合作成效,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學生職業能力加強,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通過在“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進行的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學生在校期間已經對于數控機床編程操作、數控機床精度檢測、數控系統連接調試、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等企業工作任務有了較深入的了解,職業能力較高,畢業生表現出較強的首崗適應能力、多崗遷移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專業對口率上升到85%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評價的稱職率為99.84%,優秀率68.9%。本專業學生就業于北京凱恩帝數控技術公司、陜西法士特公司、秦川機床集團等國內著名高科技企業的數量逐年提高,學生在行業內就業優勢明顯。圖1和圖2分別為學生就業單位性質流向及薪資情況分布圖。

(二)教學資源進一步豐富,服務產業能力提高
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所建成的實驗實訓室及教學資源,通過為中航西控公司、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數控維修工種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已將其納入數控車、數控銑、數控加工中心機械裝調維修、電氣裝調維修等培訓課程中。為相關專業學生、教師及企業員工為主體的社會學習者群體的終身學習創造了條件。
五、結語
通過幾年的實踐,進一步完善了“項目引領、情景真實、層次分明、分段遞進”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構了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的、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方案。從技術技能基礎配養開始,到核心能力、綜合能力培養課程,最后進行拓展能力培養課程學習。探索形成了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實驗室建設為基礎、資源庫建設為手段、科研項目鍛煉為輔助、各級大賽檢驗為推手”的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方法。不斷提高“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服務水平,增強“FANUC應用中心”的社會服務能力。擴大應用中心與FANUC公司及相關用戶合作范圍和領域,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進行教學改革,建立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機制。
參考文獻
[1]祝戰科.FANUC數控系統應用中心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
[2]陳解放.基于中國國情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路徑選擇[J].中國高等教育,2007(7).
[3]耿淬.整合式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實施[J].職教通訊,2012(12).
[4]祝戰科.數控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J].教育教學論壇,2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