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俞 陸柳雪 李俊 鄧敏 黃麗偉 盧東文 莫金蘭 何敏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廣西 百色 533000)
?
·健康教育·
多元化健康教育對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的影響
李佳俞 陸柳雪 李俊 鄧敏 黃麗偉 盧東文 莫金蘭 何敏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廣西 百色 533000)
目的 探討多元化健康教育對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診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健康教育指導;觀察組患者實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比較兩組口腔健康行為、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情況、口腔健康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口腔健康行為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13 9),干預后兩組口腔健康行為得分較前均有提高(P=0.000 0),但觀察組提高幅度優于對照組(P=0.000 0);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00 0)。結論 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及其相關口腔健康知識,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
老年糖尿?。?口腔健康; 生活質量; 多元化健康教育
Elderly diabetes; Oral health; Quality of life; Diversified health education
口腔健康[1]是指口腔及相關組織無活動性疾病,對個體的飲食、發音和社會交往未造成不適和尷尬,屬于身心健康的一部分。傳統的口腔疾病評價方式忽視了疾病對患者心理和社會活動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的健康觀念亦從過去沒有疾病擴展到對自身生理、心理及社會活動等各方面的完好狀態[1]。因此,將“生存質量”的評價指標引入口腔醫學,評價口腔疾病對患者身體、心理、社會功能的影響,更能適應現代健康觀點。目前,老年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憎高,糖尿病導致的口腔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研究[2]發現,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發生率較正常人高。糖尿病與口腔疾病具有相關性[3],互相影響。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的發生,既降低患者的舒適程度又影響患者的血糖控制[4]。因此,如何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5]。資料[6]顯示,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糖尿病及其口腔健康知識,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行為,可促進糖尿病的康復。本研究借鑒我院消化內科在糖尿病患者中實施多元化健康教育[7]的成功經驗,將多元化健康教育應用于在我院口腔科就診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患者中,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診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160例。入選標準:患者年齡>60歲;糖尿病診斷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8];意識清晰,無智力低下;知情同意,自愿參加研究;桂西地區戶口,長期居住桂西地區,連續外出時間不超過1年。排除標準:因外傷導致口腔疾患者;認知障礙;有精神疾病病史;不合作、語言表達不清者;生活不能自理者。將160例患者按就診前后順序編號,偶數入觀察組,奇數入對照組。觀察組80例,男64例,女16例;年齡60~83歲,平均(69.76±9.36)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3例,中專及高中50例,初中及以下27例;病程10~36年,平均(17.32±6.83)年。對照組80例,男66例,女14例;年齡60~82歲,平均(68.93±8.72)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例,中專及高中53例,初中及以下28例;病程10~35年,平均(16.71±7.7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檔案 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情況、口腔健康行為、口腔疾病情況及診療情況等。并與患者本人或監護人溝通、簽署知情同意。
1.2.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護理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健康教育,由護土采用口頭教育、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等方式進行教育。觀察組則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即患者就診時由門診口腔科護士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口腔保健知識指導,每次15~30 min;定期每月邀請糖尿病??谱o士給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1次。具體措施如下:(1)多元教育方式:專題糖尿病及其相關口腔保健知識講座;發放糖尿病及其相關口腔保健知識小冊子;患者就診時一對一個別指導;電話隨訪:媒體宣傳:采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形式進行宣教。(2)多元健康教育內容:糖尿病基礎知識(病因、臨床表現、危險因素、飲食知識、運動知識、藥物知識、預防并發癥知識等),口腔疾病與糖尿病的關系,口腔疾病的預防措施:刷牙、牙線、漱口等;口腔健康行為實踐指導:示范正確的刷牙方法,教會患者使用牙線進行牙周清潔,教會患者選擇預防口腔感染的漱口液及牙膏;電話隨訪:每月電話隨訪1次,以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行為情況、血糖控制情況,及時強化教育,督促患者按時復診。
1.3 評價指標 (1)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后6個月口腔健康行為,用古成璠等[9]編制的口腔健康行為問卷調查患者口腔健康行為。該問卷包括每天刷牙次數、使用牙刷毛質、刷牙方式、每日使用牙線清潔牙齒、更換牙刷頻率、看牙醫頻率等7個條目,用二分類評分法,每個條目按要求做到得1分,做不到得0分,滿分7分,得分越高患者的口腔健康行為越好。(2)兩組血糖控制效果比較,于干預前、干預后3個月測定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崭寡强崭? h以上,于晨起7∶00~8∶00測定。(3)口腔健康生活質量,采用中文版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評價指數(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10]。該量表共12個條目,含4個維度:其中口腔生理功能(3個條目)、疼痛與不適(3個條目)、心理功能(4個條目)、行為影響(2個條目)。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評分:從不:記1分,很少,記2分,偶爾,記3分,比較經常,記4分,經常,記5分。條目3、7和11為逆向評分。得分越高,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建立數據庫,雙人錄入并對數據進行核對,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性。應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口腔健康行為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口腔健康行為比較±s) 分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比較 mmol/L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口腔健康生活質量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口腔健康生活質量比較±s) 分
3.1 對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口腔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桂西地區糖尿病患者群體存在文化水平低、經濟狀況差、健康意識淡薄等特點[11]。近年來,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已受到醫學界的關注,李向東等[6]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發生口腔疾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增高2~3倍,而70%以上糖尿病患者缺乏口腔疾病防治知識,約1/3的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行為不良,尤其在患者年老、文化水平較低、生活環境較差、經濟條件較差的桂西地區邊遠山區,患者更為缺乏口腔疾病預防知識、口腔健康行為更為差??谇槐=≈R及口腔健康行為影響口腔疾病的發生、發展。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使患者掌握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識,促進患者口腔健康觀念和行為的轉變,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相關口腔疾病有重要意義,同時對糖尿病的康復也有極其重要作用。
3.2 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 糖尿病患者隨著疾病病程的進展,其口腔生活質量逐漸下降[12]。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糖尿病及其相關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增強口腔保健能力,改變不良的口腔健康行為,提高口腔健康生活質量。健康教育效果常常受到患者年齡、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教育效果較差[13]。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但由于以口頭教育為主,教育形式單調、教育內容不全等,不能確保教育質量;多元化健康教育是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向患者傳遞疾病信息和行為干預,幫助患者個體掌握疾病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點,建立有益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使健康教育效果得到持續改進。本研究結合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文化水平低、經濟水平低、疾病知識缺乏,健康意識淡薄等特點,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地多元化健康教育,讓其掌握糖尿病及其相關口腔健康知識,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及使用牙線清潔牙周方法等,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有效控制糖尿病,從而改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說明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桂西地區老年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及其相關口腔健康知識,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生活質量。
[1] 曹軼婷,祝策,徐瑋,等.上海市11~14歲兒童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調查分析[J].上??谇会t學,2015,24(3):345-350.
[2] 孫林林,劉建偉.8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調查[J].口腔學,2009,29(7):385-386.
[3] 那娜,劉佳,蔣延玲,等.牙周病與糖尿病相關性研究進展[J].武警醫學院學報,2009,18(11):991-992.
[4] 張綺霞.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0):249-251.
[5] Gerritsen AE,Allen PF,Witter DJ,et al.Tooth loss and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Health Policy Plan,2010,126(8):552-578.
[6] 李向東,李玉亭,朱思超,等.家庭訪視對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的影響[J].口腔醫學,2011,31(9):564-566.
[7] 梁偉,蒙連新.多元化健康教育在桂西地區糖尿病患者應用的效果觀察[J].右江醫學,2015,43(3):291-294.
[8]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7.
[9] 古成璠,劉雪琴.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和行為調查[J].護理學報,2010,17(8):5-7.
[10] 王阿丹,凌均棨,林家成,等.老年口腔健康評價指數(GOHAI)中文版的信度考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5,15(7):379-381.
[11] 梁偉,廖璟珍,蒙連新,等.看圖對話教育模式對桂西地區糖尿病病人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3):1084-1085.
[12] 段曉佳,金昌德,閆江楠.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313-316.
[13] 何筱瑩,李梅忠,阮佩珊,等.互動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3):1450-1452.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科研課題(編號:z2011139);廣西百色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編號:百科計字:〔2016〕1號)
李佳俞(1971-),女,大專,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陸柳雪,E-mail:yyfy6lx@163.com
R473.58
B
10.16821/j.cnki.hsjx.2016.16.028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