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雪,劉銅華,肖詩鷹
1.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102;2.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北京 100036
基于問卷調查的中醫藥高等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分析
程江雪1,劉銅華1,肖詩鷹2
1.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102;2.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北京 100036
目的 為國內中醫藥高等院校的知識產權教育工作提供借鑒。方法 對國內5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中藥學專業在讀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匯總及分析調查數據,輔以網絡信息檢索,研究知識產權教育對中藥學研究生的重要性,分析中藥學專業研究生的知識產權教育現狀。結果 目前國內中醫藥高等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存在課程設置欠缺、課后實踐不夠、講座舉辦不足等諸多問題。結論 認識知識產權教育對中藥學研究生的重要性,建議從建立培養機制、明確教育重點及完善實驗室保密制度等方面對中藥學專業研究生進行知識產權教育。
中藥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中藥知識產權
中醫藥傳統知識是我國歷經幾千年傳承與發展的民族瑰寶。隨著國際社會對中醫藥傳統知識的關注日益增加,也使中藥知識產權面臨嚴重危機,最嚴重問題就是中藥知識產權的大量流失[1-3]。中藥學專業在讀研究生不僅是從事中藥學科研工作的最龐大隊伍,也是中藥事業發展的強大后備力量。學校教育對增強該隊伍保護自己科研創新成果至關重要,對中藥知識產權保護意義重大。為此,筆者檢索了國內24所中醫藥高等院校課程設置和活動通知,并對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和云南中醫學院5所高校共155名中藥學專業在讀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進行了有關中藥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問題的問卷調查。現總結如下。
1.1 資料來源
以全國24所中醫藥高等院校官方網站公布數據為課程設置信息來源;以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和云南中醫學院5所高校的中藥學專業在讀研究生為調查對象,共收到電子郵件及紙質回復調查問卷155份。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Excel對收到的155份調查問卷進行簡單統計,結合網絡搜索所得24所高校的中藥學專業研究生的課程設置進行數據和理論分析。
2.1 中醫藥高等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存在的問題
2.1.1 課程設置欠缺 本科時期是奠定扎實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以課堂教育為主;研究生時期是專業水平提升的關鍵時期,以實驗操作為主。實驗操作是在課堂理論教育基礎上得以實施的。但本次調查發現,只有極個別學生在本科教育時期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
筆者搜索了全國24所中醫藥類院校的本科生課程設置、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結果如下:①本科課程設置。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及貴陽中醫學院等院校的法學專業,以及福建中醫藥大學公共事業管理方向和安徽中醫藥大學的醫事法律專業,將《知識產權法》作為必修課程。其中,中藥學專業本科生可選修與《知識產權法》有關課程的只有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②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除具有法學專業的院校外,僅長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中,《中藥知識產權與保護》作為選修課程存在。③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全國24所中醫藥類院校中,中藥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無知識產權相關課程設置。
綜上可知,中醫藥類院校知識產權知識相關課程設置處于欠缺狀態。
2.1.2 講座舉辦不足 中藥知識產權保護雖是新興領域,但該觀念已逐步深入到中醫藥行業各領域,在校研究生對中藥知識產權保護也有濃厚的興趣。但參與調查的學生中,通過學校舉辦講座、參加學術會議及論壇等方式學習知識產權知識的僅有69名(44.52%),超過50%(80名)的學生僅通過新聞、報紙等途徑了解知識產權信息(見圖1)。筆者檢索中醫藥高校研究生網站的活動通知發現,學校活動及講座集中于中西醫結合、藥物動力學實驗方法等,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講座嚴重缺乏。
2.1.3 課堂教育與實踐不夠 目前,中醫藥高等院校的知識產權以方法和產品發明專利為主,其余多為實用新型專利。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數據庫中檢索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和云南中醫學院截至2013年12月31日已公開的專利申請量可知,其申請量總體呈遞增趨勢(見表1)。從調查結果看,77名(49.68%)學生表示老師在課堂上講授過相關知識,僅25名(16.13%)學生有參與專利申報文件撰寫經驗,見圖2。由此可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目前教師在課堂教育和給予學生的實踐機會嚴重不足。

表1 2009-2013年5所中醫藥高等院校專利申請數量(件)

圖2 5所高校知識產權知識講座參與情況
2.2 中藥學研究生對知識產權認知現狀
2.2.1 專利 在參與調查的研究生中,有多達116名(74.84%)學生認為只有中國的單位(法人或其他組織)或個人有資格在國內申報專利,外國人、外國企業或其他組織則不具有申報資格;同時有57名(36.77%)參與調查的研究生表示不擔心自己的知識產權被侵犯。這主要是因我國專利制度起步較晚,對中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尚處于起步階段,中醫藥高校對研究生的要求更注重于科研論文的發表。
2.2.2 商標及商業秘密 商標,保護的是產品的品牌,是提高品牌信譽度、增加消費者對產品信賴度的重要知識產權。商業秘密,是保存在研發人員或產品配置人員內部的資料,因該權利具有無需交費、成本低及范圍廣等優點,是保護發明創造的一種常見形式。本次調查發現,24.52%(38名)的學生不知道商標屬知識產權范疇,只有94名(60.65%)學生表示知道商業秘密屬知識產權范疇。
目前,學校自主研發的中藥復方多數作為院內制劑申報,并用于各院校附屬醫院的臨床治療中。院內制劑一般包裝簡單,無需投資太多經費,更不會因維持商標權而繳費,導致商標申請在中醫藥院校較為少見,教師及學生對商標權知之甚少。而院內制劑的藥學實驗人員主要是在校研究生,在結題或離開課題組時,部分指導老師或課題組長會要求簽訂相關保密協議,因此研究生相對更了解商業秘密權。
3.1 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推動誠信科研風氣
中藥科研包括選題、實驗設計、數據采集、數據記錄、數據分析、論文撰寫等階段,目前的中藥學專業研究生在科研過程中,幾乎參與除選題外的所有階段。科研中的每部分均屬實驗者個人或科研團隊的知識產權。現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明確規定知識產權是私權,保護的是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其權利歸屬或轉讓都應尊重權利人的意愿。因此,論文抄襲、借鑒他人實驗數據等屬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誠信科研,是各大高校在研究生的入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項目。近年來,論文抄襲、借鑒他人實驗數據等不端行為時有發生,已引起社會各界關注[4]。學術不正之風直接影響創新水平,因此,在中藥學研究生的培養上應提高警惕。通過對中藥學專業研究生的知識產權保護范圍、侵犯他人權利后果等方面進行相關教育,不僅能提高中藥學研究生在科研中對自己的實驗設計、實驗記錄及未發表論文的保護意識,嚴防他人對自己科研成果的窺探,也可堅定中藥學專業研究生誠信科研的決心,推動高校的科研風氣。此外,道德因素不僅在商業社會中逐步增加,也不斷被納入法律規范,而藥品研發與商業密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教育對中藥學專業研究生涉足醫藥企業工作也至關重要。
3.2 掌握世界先進技術,正確指導創新方向
專利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行《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所謂“新穎性”,即要求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之前,未在世界各國公開發表過,未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可見,專利文獻記載的內容一般早于其他文獻,其參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專利文獻,是指在實行專利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在接受申請和審批過程中所產生的官方文件和相關出版物的總稱,包括發明專利的申請書、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說明書、各種檢索工具和專利審批程序中產生的文件(如專利證書等)。我國專利文獻有信息通報類(如《發明專利公報》)和檢索工具類(如《中國專利索引》),對發明的內容有詳細記載,對中藥學專業研究生了解所屬技術領域現狀與動向、參與專利申請,以及日后從事藥品生產、銷售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3.3 提高數據保密意識,促進實驗記錄規范
藥品的數據保護對中藥科研和生產領域來說,是與商業秘密保護、專利保護同等重要的知識產權保護方式[5]。雖然我國與藥品數據保護有關規定僅在現行《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第14條對行政機關在審批過程中的保密義務做了規定,但也足以說明藥品研發過程中實驗數據保護的重要性。
數據記錄、數據分析等科研過程往往會在實驗記錄本中如實反映。實驗記錄是實驗者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記錄和總結,應詳細記錄實驗者本人的實驗日期、時間、名稱、目的、操作步驟、實驗數據及結果分析等。書寫規范、記錄準確、保存完整的實驗記錄不僅能為實驗結果分析提供強大后盾,也為實驗數據的真實性提供有力證據。
在研究生進入實驗室進行研究之前,先對其進行實驗記錄重要性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教育,不僅可提高實驗數據保護的警覺性,同時可促進實驗記錄更加規范和真實,從源頭杜絕中藥學研究生數據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4.1 建立知識產權師資配置或培養機制
增設知識產權師資配置,不僅可通過增設知識產權相關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綜合型中醫藥人才;還可通過增加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統一管理高校知識產權事務,提高中藥高校知識產權績效。任何課程設置和部門設立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在不能達到的情況下,學校可通過建立知識產權培養機制,聘請專業專利審查員、專利代理人或相關專家,定期對校領導、各代課教師及研究生導師進行知識產權培訓,提高校領導對學校中藥科研創新成果的保護意識,增強代課教師和研究生導師的相關知識,并使其在授予學生專業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知識產權素養。
4.2 多種形式并舉,提升學生中藥知識產權保護興趣
中藥知識產權教育應在課堂教學基礎上配合多種形式進行。首先,增設中藥知識產權社團,聘請專業教師指導,通過舉辦論壇、辯論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對知識產權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校園廣播增加法制欄目,定時對中藥專利、商標及商業秘密等侵權事件進行播報,可增加學生對知識產權的印象及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自主性。第三,由宣傳部制作系列中藥知識產權保護內容簡介展板及相關知識宣傳畫報,并定期更新,提高中藥知識產權在學生中間的傳播率。
4.3 校園網增設知識產權板塊及相關鏈接
在校園網增設知識產權板塊,將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法規列入其中,及時公布學校擁有各類知識產權動態,以及因相關權利被授權而獲得的獎勵,使廣大師生更積極對科研結果進行相關知識產權申報,壯大我國中藥知識產權保護隊伍的力量。
學校的網絡文獻數據庫是學生查閱文獻的必然途徑,一些學校已開始建立中藥專利數據庫,但大多數學校至今仍未建立。建議在學校網絡文獻數據庫中增加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查詢鏈接,既可提高學生在查閱其他文獻時對專利文獻的注意力,又可避免資源的浪費。
4.4 完善實驗室保密制度,簽訂保密合同或協議
實驗室是進行新藥研發的核心地帶,也是研究生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相關知識產權的主要地點。中醫藥高校的實驗室往往以研究生導師進行區分,同一實驗室或隸屬于同一導師的實驗室除學校統一要求的規章制度外,應根據課題情況制定相應實驗室保密制度,要求學生學習并遵守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很容易造成數據外泄。由于研究生在校時間有限,離校時其畢業課題所屬大課題仍未結題,將課題相關信息帶入其他崗位繼續研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為了對未發表過的實驗數據、科研成果等知識產權進行有效保護,在研究生正式進入實驗室進行研究之前及完成學業離開實驗室之后,導師都應與其簽訂保密合同或協議。
4.5 以專利教育為重點
無論從科研成果保護的角度還是從對科研創新的意義,專利對中藥學專業研究生而言,比商標、商業秘密及著作等更加重要。因此,中醫藥類院校在知識產權教育中應著重進行專利教育。
4.5.1 注重專利文獻檢索教育 盡管目前大多數中醫藥類院校研究生培養方案設有文獻檢索課程,但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看過國內專利文獻的研究生不到50%(67名),而看過國外專利文獻的研究生則不到30%(46名)。據此,筆者認為,對專利文獻的重視程度不夠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知獲取專利文獻的途徑及方法。因此,專利文獻檢索應作為文獻檢索課程重點講授內容,尤其要加強實際操作的練習與指導。
4.5.2 舉辦專利文獻解讀講座 在專利文獻中,對中藥學專業研究生來說最重要的應屬專利摘要、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其中,閱讀摘要可首先了解是否屬于自己的研究領域,進而判斷有無詳細閱讀其余文件的必要;閱讀權利要求書可明確該文件所要求的獨立權利和從屬權利,判斷自己所研究內容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閱讀說明書可從更加詳細描述的術語和實施例中學習該發明的完整實施過程。但因專利文獻的撰寫有其特殊模式和要求,大多中藥學專業研究生未經過系統培訓或缺少參與寫作的經歷,通過閱讀仍不能完全掌握專利文獻所帶來的所有價值,甚至因此放棄閱讀專利文獻。因此,增加相關講座,不僅能使研究生在科研創新中充分利用專利文獻,更可通過了解專利申請文件的構成及撰寫技巧,提高專利申報的成功率。
本研究僅選取了國內具有代表性的5所中醫藥類高校就讀的中藥學專業研究生作為調查對象,盡管樣本數量有限,但也可看出,目前中醫藥高等院校近年來的整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逐步加強,建立完整和系統的培養制度仍需很長一段時間。作為中醫藥院校中藥科研創新力量的中藥學專業研究生,應通過學校的知識產權教育,提高中藥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在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的同時,對中藥知識產權保護事業盡到自己的責任。
[1] 姚苗.中醫藥傳統知識產權對“誰”談保護——論中醫藥傳統知識產權需要國際層面的保護[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20(4):305-308.
[2] 呂占江.中藥秘方的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9(1):36-38.
[3] 李衡,李慧.中藥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研究[J].中國藥事,2011,25(4):354-357.
[4] 彭志紅,唐波,汪榮泉,等.淺談醫學研究生科研誠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137-139.
[5] 游云,肖詩鷹,王智民,等.淺析藥品數據保護及其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9):3-4.
Analysis on Education Statu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C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CHENG Jiang-xue1, LIU Tong-hua1, XIAO Shi-ying2(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36, 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C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5 domestic TC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addition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search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status in the end were analyzed. Results Some noticeable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ke lack of curriculums, poor after-class practice, less special lectures, and so on. Conclusion In order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and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tter, the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mechanis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main educational points should be definite; the secure system of laboratory should be impro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jor; education graduate; TCM intellectual property
10.3969/j.issn.1005-5304.2016.04.003
R2-05
A
1005-5304(2016)04-0008-04
2015-02-05)
(
2015-06-12;編輯:梅智勝)
肖詩鷹,E-mail:xshy@cncb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