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王園園,李天嬌,從 青,張 琦,于守超
(聊城大學農學院,山東 聊城252059)
可食用景觀在校園設計中的應用
——以聊城大學校園為例
王 艷,王園園,李天嬌,從 青,張 琦,于守超*
(聊城大學農學院,山東 聊城252059)
為更好的分析可食用景觀在校園設計中的應用前景,以聊城大學校園為例利用實地考察分析的方法對校園可食用景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聊城大學校園綠地在可食用景觀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選用的可食用景觀植物多為果樹,且植物的應用形式比較單一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議。
可食用景觀;經濟;校園
中國于20世紀60-70年代就有學者提出了可食用景觀的概念,其主要內容有利用園林中種植的可食用果蔬來獲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倡導在園林設計中增加對果蔬類植物的運用以緩解我國可用耕地資源短缺的狀況。而國外如美國,廣袤的農場為可食用景觀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植物園入口廣場由莊稼、蔬菜、野草等新品種組成的花鏡取代了由1、2年生草本布置的模紋花壇[1]。
可食用景觀具有取材多種多樣、增加游玩樂趣、經濟效益較高、美化環境等優點[2,3]。
可食用景觀首先應該滿足園林綠地功能上的原則,結合地形地勢、本地區氣候特點以及區域功能的需要來選取最優植物進行綠化,可種植本地區特有植物,將生產與景觀相結合,豐富城市園林景觀,在給游客增添游園趣味的同時表現地區特產特色,在不同景區內種植適宜樹種[4],在安靜休息區適合種植高大的喬木,形成半圍合空間,增加私密性,如果因為樹木遮擋陽光而產生了一種壓抑的氛圍,可點綴灌木增加景觀的層次性和觀賞性。而花卉觀賞區則多需要選擇灌木引導視線點綴花叢;其次應遵守經濟原則,選取經濟利用價值最高的植物,將成本降到最低,并產生經濟價值用以反哺園林建設產生的費用。實現高效園林的目標;更要遵守生態原則,創建和諧生態環境,與周圍自然環境和諧呼應銜接自然協調,做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最后要滿足美觀原則,不同種可食用植物依據形體、顏色、質感不同科學搭配,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使其特性和環境條件得到統一,因地制宜。給人雖在城中,猶在園中之感。創造出自然美的意境。好的景觀應當宛如大自然創造,越自然越真實人們才能越放松的享受綠地景觀。
于2015年5月5日-2016年4月28日分別于聊城大學東校區國防生訓練場附近的苗圃、彩虹橋下植物種植區、東校區農學院實驗基地、西校區大部分植物覆蓋區等,調查范圍覆蓋了聊城大學整個校區。采用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法對可食用景觀在校園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感覺,而色彩之間的相互搭配會產生美感。聊城大學校園主要可食用景觀植物見表1。

表1 聊城大學校園主要可食用景觀植物列表
校園的可食用景觀樹木中果實呈紅色者:山楂、柿、石榴、海棠、桃、山荊子、棗。果實呈黃色者:銀杏、李、枸桔、梨、木瓜、枇杷、垂絲海棠、貼梗海棠。果實呈藍紫色者:葡萄、李。果實呈橙色者:柿、構樹。果實呈紫色者:葡萄、無花果、李、桑葚。同一樹種不同品牌之間果實顏色也多變,如葡萄有紫色、紫紅色、黃色、綠色等,梨有橙黃、棕黃、綠色等。
不同的植物有形態存在差異,種植在水邊的植物要注意與水的相呼應,聊城大學東校區世紀廣場南邊種植的牡丹芍藥,春季紅花綠葉,倒映水中,姿態優美質感柔和;建筑物旁的植物要突出體現建筑物的特點或素雅清淡或宏偉壯麗,如聊城大學農學院辦公樓后種植的山楂樹,以辦公樓為背景,顯示出其小巧玲瓏,柔軟動感,襯托出教學樓的雄偉;與其他樹種搭配時,注意形體對比,東校區東湖賓館后邊的樹林中,火炬樹高大挺拔,棗樹扭折彎曲,一彎一直,視覺沖擊力極強。還可以利用果樹多年生木本的特性,將其整形為綠門、綠廊、花亭、果廳等[5]。
不同植物的樹皮質感不同,就干皮的外形而言,光滑樹皮有胡桃,無花果,山楂,梨;橫紋樹皮的有李,杏,桃;片裂樹皮的有木瓜;縱溝樹皮的有胡桃;長方裂紋樹皮的有柿,君遷子;粗糙樹皮的有棗,石榴。
而由于植物形態的不同成片的植物也擁有不同的質感,如彩虹橋下成片的蘋果林,給人溫馨朦朧的質感,與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彩虹橋完美結合,虛實交融,兩種不同的質感的融合,讓使用者產生夢幻的感觸。
常見的園林植物種植形式有孤植、叢植、列植、散植、對植。
孤植樹為單獨種植的樹木,其目的是為了展示植物獨特的姿態體現生命之美。聊城大學東校區開水房后邊種植一株山楂樹,其樹型美觀,姿態優美,獨立于周圍環境之外又和諧融于自然之中,與周圍的建筑形態呼應,質感相容,體現校園中的優美景觀。
叢植為一種或幾種樹木組合種植在一起而形成的園林景觀。聊城大學校園中的可食用景觀樹多采用叢植的形式。彩虹橋下的杏林則屬于叢植景觀,其規模較大,種植果樹的數量較多,將整個樹種的特點疊加,形成特定的景觀。東校區專家公寓周圍種植大片的梨樹,葉卵狀橢圓形,先端長尖,春天白花掛滿枝頭,猶如仙境。
列植的形式多用于道路綠化,東校區農學院實驗樓后邊的胡桃樹數目按一定的間距成列的種植在道路的兩側,給人規整,秩序的感覺。這類樹木分支點一般較高,萌芽早,落葉落果晚,無飛絮或飛絮較少,無毒害。
散植是以單株或雙株、三株的叢植為一個點在一定面積上進行有節奏和韻律的散點種植,強調點與點之間的相呼應的動態聯系。雙株不對稱種植時,樹種須統一,但體型大小和姿態不宜相同,彼此之間要有呼應,才能動勢集中[6]。東校區南邊散植了幾株木瓜,樹皮光滑老后片狀剝落,花后葉開放,粉紅色,秋季黃果掛滿枝頭,十分可愛。
對植是指按一定軸線關系對稱或均衡對應種植的兩株或具有兩株整體效果的兩組樹木景觀。東校區4號樓東邊的小路上對植了兩組西府海棠,樹木形態大小基本一致,具有端莊、公整的構圖美。
聊城大學中可食用景觀植物的應用形式比較單一,聊城大學東校區專家公寓周圍都是成片種植。多用一種樹木叢植形成景觀,缺少層次和與其它樹種的相互配合,且種植形式多為單純的行列種植,缺少設計性,進而可觀賞性大大降低。人工種植特征明顯,不能較好的融于自然。較好的景觀配置方式應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植物自身生長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的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組合種植形式。這種形式師法自然,滿足人們多層次欣賞景觀的需要。配置科學合理貼近自然,可形成生態群落。配置植物是做到互惠共生協調各種植物之間的額關系,植物的配置應體現區域地方特色。
人們對景觀的鑒賞一般從視覺觸覺嗅覺三方面結合產生。植物散發的香氣對人們在景觀中的感受尤為重要。不同植物產生的香氣帶給使用者不同的體驗。蘋果、梨花芳香,木瓜淡香。一般來說,在景觀中應用的香氣多為清香。如貼梗海棠,柿樹。不要選擇有刺激性氣味的植物大規模的使用在園林中。聊城大學中農學院實驗樓下的小葉女貞花季產生刺鼻的氣味,影響人們對景觀的欣賞,可混合種植一些山楂樹,即增加了層次感,又調節了香味。
對聊城大學校內可食用景觀進行調查,發現可食用景觀大部分都是果樹類,其中喬灌木類包括:杜梨、木瓜、石榴、胡桃、山楂、蘋果、桃、銀杏、鴨梨、八棱海棠、君遷子、枇杷、桑葚;地被類包括:草莓;攀爬類包括葡萄。可食用景觀植物的應用形式比較單一。多用一種樹木叢植形成景觀,缺少層次,且種植形式多為單純的行列種植,進而可觀賞性大大降低。人工種植特征明顯,不能較好的融于自然。較好的景觀配置方式應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植物自身生長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的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組合種植形式(如圖1)。

圖1 理想的景觀配置方式示意圖
這種形式師法自然,滿足人們多層次欣賞景觀的需要。配置科學合理貼近自然,可形成生態群落。配置植物要做到互惠共生、協調各種植物之間的關系,應體現區域特色。
可根據植物配置的原則增加聊城大學的景觀層次,打破單純行列種植的現狀,在果樹行間或全園種植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覆蓋植物,不但可以抑制其他雜草生長,還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更多的使用植物組合種植,除了欣賞食用花果外,還應根據其抗性進行多種利用,如做防護林、行道樹等[7]。引進更多的可食用景觀植物種類,如蔬菜花園,蔬菜花園應注意其選址,蔬菜的生長需要陽光,所以選址應選在采光好的區域,布局可分為四種,規則長條形、規則方形、放射式、幾何式構圖注重對地方特色的表達。
現階段我國對可食用景觀的探究依然處于初級階段,無論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涉及可食用景觀的領域較少,所以可食用景觀具有很大的發展價值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針對日趨嚴峻的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及糧食短缺問題,可食用景觀將會發揮其獨特的優勢。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把食用功能與審美特性兩者高度的統一起來,最大程度的發揮科學與藝術的魅力[8]。
[1]蘇偉.發展觀賞果樹產業正當其時[J].科技信息,2003,10:26-32.
[2]樸永吉,劉仁英.觀賞蔬菜的分類及園林應用形式研究[J].技術與市場,2005,(4):48-50.
[3]宋明等.觀賞蔬菜生產技術[M].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果樹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7.
[5]姚連芳,劉遵春.果樹在農業觀光園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科學,2007,(7):73-76.
[6]儲椒生,陳樟德.園林造景圖說[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劉傳和,陳杰忠.我國果園生草栽培研究概況[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5,34(1):76-80.
[8]顧小玲.試論城市景觀植物設計的科學與設計[J].東南大學學報,2005,(5):63-66.
Application of edible landscape in campus design——Taking Liaoche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Yan,WANG Yuanyuan,LI Tianjiao,CONG Qing,ZHANG Qi,YU Shouchao
(Schoo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Liaocheng 252059,Shandong,China)
To make better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edible landscape in campus design,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on-the-sport-investigation,taking Liaoche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on the edible landscape of campus green space,such as fruit trees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and relatively simple application form.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ediblelandscape;economic;campus
TU986.2
B
1002-2724(2016)06-0079-04
2016-11-03
聊城大學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6312158834,26312158830)。
*通訊作者:于守超,男,1979年出生,山東青島人,副教授,主要從事園林規劃設計的教學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