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志文 施文荻
因米價下跌農民大受打擊,泰國前總理英拉近期多次現身街頭幫助米農賣大米,聲援米農。今年以來,國際大米市場價格持續走低,特別是東南亞主要產區下半年豐收以后,全球大米供應量急劇增加。目前,泰國大米價格已經跌落到近年來最低值。《環球時報》駐泰國記者近期到泰國大米產區調研發現,雖然大米價格下跌,但是投資泰國大米制品仍有機會。
根據泰國泰米出口公會的統計,11月泰國A級茉莉香米的出口價為616美元每噸,而去年同期的這一價格為798美元每噸。談到泰國大米價格為何下跌,泰國泰米出口公會主席劉冠達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5月以來,泰國雨水豐沛,因此這一季大米豐收,有1000多萬噸新米要出口。但同時,世界經濟總體形勢不太樂觀,“而泰國大米一半的出口量是在非洲,例如埃塞俄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可以看到今年其他糧食價格也很低”。
就大米品質而言,由于本季稻米收獲時雨水較多,使得大米濕度普遍偏高,從而也影響了稻米收購價格。清萊府商會秘書長丁金源介紹說,一般而言,生產用大米的濕度需要控制在15%以內,而在清萊地區,由于收割前兩周發生水災,本季稻米的濕度普遍維持在30%至40%,因此不僅收購價格下跌,而且需要投入較多的烘干成本,從而也影響了大米銷售收入。
大米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于擁有1000萬米農的泰國而言,影響巨大。在泰國中部的素攀武里府,種植大米的農民奇隆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米價下跌已經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影響,現在種米是不賺錢的,甚至還需要通過種其他作物彌補損失。
據記者了解,泰國大米生產主要以小農耕作為主。據泰國清邁府商會副主席派魯·多維瓦介紹,稻米是清邁府的主要農作物,該府普遍種植一年兩熟稻米,其中旱季稻種植面積約為20萬萊(泰國面積單位,1萊約為2.4畝),雨季稻種植面積約為50萬萊,全年稻米產量平均40萬噸。一般情況下,1噸稻米能生產出約460千克大米,品種主要包括糯米、香米和白米等。
泰國大米生產環節主要包括農民利用自有土地或租賃土地種植稻米,然后售予碾米廠生產,由碾米廠直接銷售到市場或銷售給大公司統一上市或出口。如前所述,泰國大米生產成本較高,一方面農民需要投入種子、肥料、農藥和人工等成本,這些成本約為5000泰銖(約合人民幣965元)每噸,而有機大米的成本則達到3萬泰銖每噸;另一方面在碾米、烘干、儲存、包裝、流通、銷售等環節,也需要成本投入。如果產生土地租金,那么成本還會進一步提高。
派魯·多維瓦對記者說,雖然這一季大米行情走低,但碾米廠的收購價格隨行就市,因此米商所受影響不大。米價下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口增長。據泰國商業部統計,截至今年前10個月,泰國實現大米出口840萬噸,其中茉莉香米累計今年前9個月出口量已達168萬噸,同比增長20%。
由于泰國大米種植屬于受保護行業,因此外資企業無法涉足。但另一方面,目前泰國大米的附加值仍然較低。雖然泰國政府近年來鼓勵發展大米精深加工,也在商業部下設了大米創新中心,但大米制品仍然匱乏。
清邁府商業廳副廳長帕尼達介紹說,在大米主產區之一的清邁府,現在雖然也開設了一些工廠加工大米制品,但仍處在起步階段,產品限于大米肥皂、速食米片等,附加值不高。對于在國際市場受到歡迎的膨化食品,雖然也有一些泰國企業生產,但僅供國內消費,出口效益不明顯。
對此,泰國企業界人士表示歡迎有實力的中企赴泰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理念,幫助泰國發展大米精深加工,提高大米產品附加值。需要注意的是,同投資其他行業類似,赴泰投資大米產業需要向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提出申請,滿足持股比例要求,且能夠提供資金匯入證明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進入泰國投資,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環球時報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