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馬蘇亞+胡紅蓮



[摘要] 目的 分析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門診治療的108例高血壓患者的病例資料作為本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法不同分為干預組(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和對照組(未參加自我護理管理),每組各54例,比較兩組的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得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并分析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結果 干預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高血壓患者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行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各維度得分與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具有相關性(P<0.05)。 結論 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其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具有相關性。
[關鍵詞] 高血壓;自我護理管理;生活質量;心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7-0138-04
高血壓是一組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特點的心血管病綜合征,可導致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或結構損害。2004年,中國居民健康與營養現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患高血壓人數估計超過 1.6 億,18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罹患率為 18.8%。到 2025 年為止,全球有超過 15 億的高血壓患者[1]。自我護理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個體主動應用認知及行為策略對自身的情緒、行為、思想以及所處環境等進行目標管理的過程[2]。從醫學的角度上講,自我護理管理是指通過患者自身的行為來監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征兆和癥狀,保持和增進自身健康狀態,減少疾病對自身情感、人際關系和社會功能的影響,并持之以恒的控制和治療自身疾病的一種健康行為[3]。朱琴淑[4]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意識極度缺乏,對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服藥率、控制率均很低。2005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壓的防治基礎是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管理能力,使患者自覺的改變行為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使其改善不良的飲食結構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壓及提高生活質量。但目前臨床關于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報道不多,本研究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并對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后的高血壓患者的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進行探討,旨在為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及管理工作提供指導依據。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門診治療的108例高血壓患者的病例資料作為本研究的調查對象,高血壓的診斷符合標準,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確診時間≥3 個月;年齡≥18 周歲。意識清楚。其中男60例,女48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82歲,平均(56.8±15.2)歲。根據干預方法不同分為干預組(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和對照組(未參加自我護理管理),每組各5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干預方法
兩組均按醫囑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其中對照組行常規對癥治療及常規護理,干預組著重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飲食干預 指導患者合理搭配飲食,控制總熱量的攝入,以清淡飲食為主,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等高纖維的食物,多食用魚類等食物,控制每日的食鹽攝入量。
1.2.2 運動干預 告知患者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合適運動,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太極等,并制定運動量表,規律鍛煉。
1.2.3 用藥護理 告知患者選擇降壓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較少的藥物,指導患者遵循醫囑服用,不隨便停止用藥或增減藥量。
1.2.4 定期自我監測 包括定期查血壓、血糖、體重、腰圍和血脂等并記錄。
1.2.5 開展多種形式的自我護理管理健康教育活動 包括集體教育活動,小組討論,個別交流指導。在病區開設健康教育專欄,發放有關高血壓的健康知識手冊。
1.3研究方法
(1)分析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病程、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吸煙及飲酒史及合并內科疾病情況等。(2)統一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問卷108份,其中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例未上交問卷,共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為92.6%。
1.4評價標準
1.4.1 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評價 應用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測評量表(HPSMBRS),包括用藥管理、病情監測、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工作與休息管理和情緒管理6個維度33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根據“從不、很少、有時、經常、總是”分別計1、2、3、4、5分;得分越高,說明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水平越高[5]。
1.4.2 生活質量評價 應用簡明生活質量量表(SF-36)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SF-36量表共包括8個維度36個條目,主要為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每項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6]。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相關性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評價
見表2。干預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
見表3。干預組高血壓患者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50例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見表4。50例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各維度得分與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具有相關性(P<0.05)。
3 討論
高血壓為臨床的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發病率逐年增加,且日趨年輕化。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療程長,且患者對高血壓的疾病相關知識認識不足,在治療中存在不愿服藥、不難受不服藥、不科學服藥等誤區,因此高血壓患者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對血壓的控制效果具有重要影響[7]。自我護理管理是個體通過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和心理、社會的反應和改變生活方式來適應慢性疾病的能力。研究表明,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可以改善其生活質量[8-12]。
3.1 高血壓患者實施自我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如通過健康知識宣教讓患者掌握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認識到藥物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性。通過實施用藥指導可以使患者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及時發現問題;通過飲食指導,可以保障機體所需的營養,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力,加快疾病的恢復進程;通過運動與休息指導,培養患者的良好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由表2數據分析可知,干預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劉京菊等[13]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
3.2 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自我護理管理能力強的患者具有較好的自我保健意識與技能,有些患者還有較強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自我護理管理能力強的患者生活質量較好。提高自我護理管理水平,即能夠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社會生活,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而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又會反過來影響患者自我護理管理的執行,生活質量越好,患者會更注重其行為的自我護理管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14-16]。本研究發現,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如按時服藥、依從治療飲食、自我心理調節等有助于減輕軀體癥狀和情緒問題,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行自我護理管理干預的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行為各維度得分與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具有相關性(P<0.05),說明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越好,生活質量越高。與趙秋利等[17]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Cueto-Manzano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生活方式的改變及飲食的控制,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生化指標,且這種效應獨立于藥物治療的作用。因此,及早的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護理管理教育及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護理管理行為,不但可以促進疾病的恢復,還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高血壓患者實施自我護理管理干預后,學會了合理安排服藥時間,學會了控制不良情緒。定期系統地進行自我護理管理,提高了對疾病的認識,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8-21]。
[參考文獻]
[1] 劉麗娜,李湘萍. 中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J]. 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106-107.
[2] 李季妮,賴春娟,李春紅,等. 社區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的效果評價[J]. 海南醫學,2013,24(23):3551-3552.
[3] 潘海英,張良根. 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的近期效果評價[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11):28-30.
[4] 朱琴淑.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態度與行為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0,23(5):263-264.
[5] 林瀅宇. 健康信念模式對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預效果研究[J].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志,2016,14(2):3551-3552.
[6] 陳源源. 高血壓管理的關鍵問題[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4:340-342.
[7] 熊巨洋,宋濤,童雪濤. 國內外高血壓健康管理模式探討[J]. 中華醫學雜志,2014,15:1196-1198.
[8] 代亞麗,余啟萍,段永珠. 烏魯木齊市兩所醫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0A):5-6.
[9] 張琳,劉新寧,寧艷花,等.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7(12):2286-2288.
[10] 劉鵬飛,汪濤,王宜之.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54-356.
[11] 朱琴淑.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態度與行為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23(5):263-264.
[12] 任麗萍,李春玉,呂啟圓. 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研究現狀[J]. 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11,34(1):75-76.
[13] 劉京菊,金鳳.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質性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0,9(1):28-29.
[14] Holt EW,Muntner P,Joyce CJ,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older adults[J]. Age Aging,2010,39(4):481-487.
[15] 原露露,李雪瑩,李小寒. 高血壓社區管理模式的國內外研究現狀[J]. 護理研究,2015,29(7):2308-2311.
[16] 鄧宇,何坪. 重慶市城鄉居民高血壓病例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288-289.
[17] 趙秋利,劉曉. 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測評量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1):26-31.
[18] 盧海霞,何煒,耿桂靈. 我國社區高血壓人群分級管理的研究進展[J]. 中國全科醫學,2011,35:4010-4012.
[19] 張振香,李艷紅,張秋實,等. 中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B):117-118.
[20] 胡紅艷,林曉潔,陳禮梅,等. 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16, 11(22):251-252.
[21] 原露露,李小寒,高玉琴. 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護理教育 2016, 13(7):518-519.
(收稿日期: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