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群+張桂玲+寧中宏
摘 要: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大學校園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基礎,通過培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提升大學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進而建設健康、文明、和諧、先進的大學校園文化。
開放大學是一所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并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大學,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主要體現在“以學生為中心”、“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構建終身教育體系。開放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從師生準分離的“教”與“學”入手,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健康、和諧、向上的特色校園文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放大學;校園文化
大學精神是大學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并為全體師生內心認同的價值觀念,是大學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獨特精神,也是這所大學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大學精神是大學的靈魂,更是時代精神和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不僅關系到大學自身的前途和命運,更關系到社會文明與國家進步。可見,大學精神的培養與大學文化建設對于大學乃至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大學文化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圍繞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等活動長期積累形成的一整套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語言習慣、制度體系、知識符號、建筑風格的集合體,有著豐富的內涵。一所大學的校園文化會因歷史淵源、學科特點、地緣方位,其文化內容及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大學文化建設和大學精神能夠促進師生對校園文化與精神的認同感,增強凝聚力,進而推動各方面工作穩步發展。大學的社會功能是知識的傳承與創新,而校園文化建設是社會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對繼承和傳揚民族的先進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開放大學作為一個新型成人高校,是以廣播電視大學為依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是現代信息技術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為社會培養適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學。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不是原有電大教育的簡單翻牌,而是有著更新內涵和更高標準。劉延東同志在國家開放大學掛牌儀式上指出,“在當今時代,當代中國,開放大學是教育服務國家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是促進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支撐。”
因此,開放大學要在文化建設方面要不斷創新,要充分體現時代要求,彰顯開放大學特色。開放大學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通過遠程教育方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與傳統高校教育不同,它面全社會有學習需求的在職和非在職人員,開展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難度更大,要求更高。所以,要發揮信息化手段優勢,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開放大學文化建設融合統一,共同推進,以滿足學習者多樣化、優質化和個性化的終身學習需求,促進教育公平,努力把開放大學建成有特色、有質量的新型大學。
開放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化特色文化建設,深入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才能更好地實現轉型發展。本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第一,堅持先進文化導向,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電大成立三十多年來,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2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在人民大會堂正式掛牌成立,這標志著廣播電視大學正式轉型步入開放大學發展階段。因此,開放大學的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并將其融入到開放大學校風建設、學風建設中,納入開放大學教育、教學、管理評價體系。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形成富有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開放大學校園文化,以大學精神為核心,凝練校訓以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為實現開放大學品牌文化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遠程開放教育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定位,改革創新,特色立校,保證質量。
第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配置教育資源。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努力成為教育公平的促進者;建立和完善嚴格而有彈性的教育制度和“寬進嚴出”的學習制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成為遠程開放教育的領跑者。
第四,整合教育資源,形成開放、高效的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努力成為教育改革的實踐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轉化成網絡資源,采用遠程教育方式,通過網絡化、視頻化、動態化教學模式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資源的網絡共享。
第五,建立“學分銀行”和學分積累、轉換、認證體系,實現各類教育的縱向銜接和橫向溝通,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努力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探索者。發揮特色文化功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建設旗幟鮮明、富有特色的文化是實現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動力源泉。
第六,通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解決文化建設難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提出的戰略要求,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基本依據,同時也是解決學校文化建設面臨問題的現實需要。
參考文獻:
[1]陳麗.遠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3-31.
[2]丁興富.構建一流開放大學的人本精神[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5)
[3]王寧寧.北京開放大學文化內涵探析[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6)
[4]張政文.簡談大學精神[N].光明日報,2008-06-17.
(作者單位:崔莉群:黑龍江省松花江林區廣播電視大學;張桂玲:黑龍江省松花江林區廣播電視大學;寧中宏:青海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