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卿
一、讓學生自主歸納相近知識點
新課程理念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科教學的目標之一。在生物學科復習中,對于遇到相近知識點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歸納相近知識點,通過展開聯想,找出知識點內在聯系和本質區別,對易混知識進行歸類整理。比如:對于食物鏈與食物網、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導管與篩管、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消化與吸收、動脈與靜脈、近視與遠視、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反射與反射弧等概念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從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入手,讓他們自主復習,并設計相對應的復習鞏固題,讓他們自主練習。這樣自主歸納復習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為基礎較差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也有利于教師發現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落實和達成復習目標。
二、通過對知識點整合 采用圖表歸類復習
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內容進行歸類復習,并以圖表的形式展示出來,能幫助學生快速地準確把握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結構,提高復習質量。“圖表”復習具有形象直觀,變復雜為簡明特點,通過填充表格,小組交流形式把握類別,明確其特點,既節省時間,又增強實效性,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比滿堂灌的效果有明顯優勢。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教師可以通過以下表格形式進行,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穿插鞏固。
通過“表格”整合,形成知識體系,提高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傳遞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解題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過程。在對比復習中強化了易錯點和易混點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過對知識點的整合采用識圖對比復習
采用識圖對比復習,將知識體系相近的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認真體會、準確理解,這樣更加完整,深刻形成知識體系。這符合復習課中的認知發展規律,將直觀地觀察到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最終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例如:對于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別可以通過下圖直觀展示的方式呈現出來:
通過以上識圖對比復習后,引導學生歸納出相同點:植物、動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不同點:植物特有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學生會記憶深刻,理解更加準確。
再如:青霉和曲霉的區別:
通過以上識圖對比復習后,引導學生歸納出相同點:它們都是多細胞真菌,菌體是由菌絲構成的,它們都能產生孢子;不同點:青霉:顏色:青綠色。菌絲:呈掃帚狀,曲霉:顏色:黃、黑、褐或綠色。學生對照圖形,加以理解和區分,提高思維能力。
四、引導學生利用整合手段進行實驗復習
對于生物學科,實驗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而復習課中,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學會總結與歸納,能提高復習效率,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當然,實驗手段可以多樣化,比如對于簡單易于操作的實驗,可以進行整合,讓學生在一節課中做幾個不同類型的實驗,然后進行比較分析;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手段進行生物實驗復習,將實驗過程通過多媒體播放,可以恢復學生對以往實驗課的回憶,又可以讓學生在另一種學習氛圍中對以往知識進行復習。例如:將《觀察植物細胞》《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等實驗,將實驗順序打亂,讓學生重新排序,然后總結實驗現象和實驗原理,這也是提高復習質量的有效手段。
總之,對于初中生物復習課教學,教師應認真研究復習內容,比較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通過 “整合”的理念,將帶有普遍性的知識點連接起來,靈活采用不同的復習方式,讓學生形成系統性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梅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