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立軍
(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 河北唐山 063000)
·學術論壇·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應機理及其服務效能優化路徑選擇*
廉立軍
(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 河北唐山 063000)
文章闡述了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的內涵與作用。從知識流精準對接與深度融合、知識鏈多維拓展與迭代創新、知識場適宜構建與動態轉換三方面,凝練了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的核心要素。從機制創新、內涵創新、平臺創新、集成創新、協同創新等五大方面,對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能優化路徑選擇進行了簡要闡釋。
特色智庫 智庫信息保障 知識溢動 高校智庫 效能優化
獲取準確全面信息是智庫生存的重要基礎,國外知名智庫均擁有雄厚的情報信息資源和高效能的情報獲取能力。國外智庫大都設有自己的圖書館和專門的情報信息網絡,政府也十分重視給予其信息扶持。蘭德公司專業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專門從事圖書資料工作,智庫研究人員所需資料都可由這些專業人員提供[1]。胡佛研究所250多名工作人員中就有70多名為圖書和檔案管理人員及專家[2],“胡佛”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著名智庫,與這些專業人員提供的高效能信息保障服務密不可分。國外高校智庫不論在數量還是在影響力等方面均在整個智庫構成中占重要地位,這與其擁有豐富信息資源并能有效滿足智庫特色信息需求有著不可割裂的內在關聯。優質高效的信息保障是智庫高水平建設與高效能運行的強力支撐,更是智庫高品質成果產出及高影響力作用發揮的重要前提與基礎,并貫穿整個智庫發展的全過程。深入探索智庫信息保障機制機理,全面提升智庫信息保障實施效能,強力支撐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對圖書情報機構特別是高校圖書館來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2.1 知識溢動效應及其機理
知識溢動(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英文直譯為知識相互溢出,最初由哥倫比亞大學Dan A.Simunic 于1984年提出,用于表征會計師事務所在為客戶提供審計服務與非審計服務或二者同時提供情況下,由于知識外部性效應而對服務質量的改善[3]。知識溢動主要包含服務主體在服務提供過程中,通過多維的知識交互從而更高效能的實現知識傳播、知識共享與知識融合,進而最大限度地創造與實現知識的現實與潛在價值。知識溢出是造成集聚效應的主要動力之一,知識溢出構成的集群組織知識在維繼集群存在和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4]。知識溢動可以看作是多維交互的知識溢出,知識溢動涉及服務主客體既是相對固定,更是動態轉化的。作為多維交互知識溢出的知識溢動,在創新知識集群生命力維系中至關重要。廣義的知識溢動主要涵蓋知識匯聚、知識外溢、知識轉移、知識增值、知識創新等一系列知識相關活動涉及要素的動態交互。讓知識要素更具活力、讓知識融入更加順暢、讓知識創新更富成效、讓知識影響更為顯著,也正是知識溢動的核心關注點。
2.2 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
智庫從根本上可以說是一個知識流動、知識匯聚、知識增值、知識創新的開放式知識循環系統,不論是智庫專家、智庫運行,還是從智庫產品、智庫影響力等諸多角度與層面看,都離不開高效能的知識流動、知識匯聚與知識創新。綜觀世界知名智庫整體構架與日常運行,具有完善的信息保障系統都是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根基。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是在提供智庫信息保障、非智庫信息保障或二者同時提供的情況下,通過知識外部性,降低非智庫信息保障及智庫信息保障成本、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的動態開放式知識交互。智庫是典型的知識型組織,為決策者提供決策所需的知識是智庫最主要的職能,知識管理活動也必然貫穿于整個智庫運行的全過程[5]。在整個智庫信息保障復雜大系統中,智庫專家、智庫信息服務提供者、智庫產品受眾等多層次人員及其相關要素,都由“信息——知識——智慧”這一核心主線融匯貫穿,由“知識溢動”這一核心動力激發其現實與潛在效能,共同促進智庫復雜系統信息保障的扎實推進與穩步提升。
3.1 知識流精準對接與深度融合
在智庫信息保障系統中,“信息—知識—智慧”不論是從匯聚、創新、傳播還是到應用等各個層面,都動態貫穿智庫專家、智庫信息服務提供者、智庫產品受眾等相關要素知識活動的全過程。知識流能否實現信息保障體系相關要素之間的精準對接與深度融合,是智庫知識溢動效應能否得以切實實現、智庫信息保障作用能否高效能發揮的先決條件。創新性人才具有高創造力及創造性思維,具有創新思維、意識、能力與行為[6],而智庫則是創新性人才的匯聚與創新知識的生成器。由于知識勢差的客觀存在,動態變換的主客體能否在共贏的基礎上實現實質性合作,也必然成為整個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應能否切實發揮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3.2 知識鏈多維拓展與迭代創新
智庫信息保障不是單向的只針對智庫專家決策需求提供的信息支持,而是多維交互的復雜知識保障系統。知識鏈是知識流在不同主體間轉移與擴散而實現知識集成、整合與創新所具有價值增值功能的網鏈結構模式,是提供知識流動動力機制的前提與基礎[7]。知識溢動是由相關知識要素交叉聯接的知識鏈所構成的動態復雜交織,這些彼此交錯的知識鏈既具有高度的開放性、交叉性,又極具延展性、迭代性。知識溢動特別強調知識要素的高參與度,以便準確把握知識需求、更有效進行效能評估。迭代創新以其具有的參與廣泛性、創新快速性、改進持續性、反饋及時性等特征[8],在智庫信息保障知識鏈多維拓展、功能重組與渠道創新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應用價值。
3.3 知識場適宜構建與動態轉換
智庫決策形成過程實質是智庫專家群體知識交互的過程,智庫信息保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括智庫專家在內的所有相關要素知識流動與交互的效能和水平,即知識溢動效應的實際發揮程度。群體決策就是通過群體交互,協調決策個體間偏好差異與沖突,直至形成群體共識,而群體決策的交互溝通過程實質上也即知識的傳播過程——知識場[9]。知識場是群體決策的重要影響要素,知識場模型的適宜構建與作用的充分展現,是智庫信息保障成效及智庫群體決策高影響力發揮的關鍵。知識流動伴隨知識鏈、知識網、知識場的演化,最終以網絡向場的方式轉變[10],在智庫信息保障系統中,知識場功能轉換與知識場間的良性融合也將對知識溢動的深度與廣度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在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系統中,信息、知識、智慧以不同呈現方式融入整個知識交互系統,通過知識匯聚、知識轉移、知識創新等,并以知識流、知識鏈、知識場為主要呈現形式,在整個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中分別承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共同支撐特色智庫信息保障建設。依據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的核心要素,并按照彼此在智庫信息保障系統中的關系、功能及作用,構建了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概念模型(見圖1)及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實體模型(見圖2)。

圖1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概念模型

圖2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實體模型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概念模型按照公共決策—信息、公共決策—知識、公共決策—智慧、智庫決策支持—智慧等四部分進行構建,依據知識流、知識鏈、知識場三大核心要素進行系統關聯。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實體模型主要由信息層、知識層、智慧層三大層面組成。各層相關要素即是知識的接受者、輸入方,更是知識的傳播者、輸出方;在整個特色智庫知識溢動過程中,信息層、知識層、智慧層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動態轉化,各層并不存在嚴格意義的界限區分。
5.1 以機制創新打通知識溢動整體脈絡,營造特色智庫信息保障適宜環境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能優化的根本在于機制的創新,進而徹底打通知識溢動整體脈絡,從根本上釋放信息保障知識要素活力與潛能。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的高效能發揮,取決于知識在智庫相關要素自身及相關要素關聯中實際效用的發揮程度。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機制創新方面,要緊密圍繞有利于公眾信息客觀全面采集、有利于圖情機構知識構建系統性夯實、有利于政府信息功能全面優化[11]、有利于智庫成果最有效傳播,為信息、知識與智慧的低冗余傳播、高效能轉化與高附加值創造提供全方位保障,為知識流、知識鏈及知識場作用的強力發揮創造實質性條件,從而推動“事實——數據——信息——知識——智慧——創新”過程的有效實現。
5.2 以內涵創新引領知識溢動集約發展,培育特色智庫信息保障品牌
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信息收集、知識轉化與智慧生成效能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增值與知識創新。知識增值要求根據用戶真實需求,有選擇性地對知識要素進行分析、篩選、重組與創新,實現滿足用戶需求的知識管理與知識創新[12]。智庫是以決策信息采集為起點,最終以知識創新系列產品服務公共決策。智庫信息保障作為高層次的復雜知識服務體系,從海量相關信息的采集到決策支持智慧的形成,需要經過復雜的知識處理過程,而智庫決策支持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具有極強的時效性。智庫決策支持的時效性與實效性,使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的內涵創新集約發展成為必須。智庫信息保障服務不同一般意義上的信息服務,特別就特色新型高校智庫信息保障來講,要最大限度地夯實專業資源與服務人員基礎,緊密圍繞學科專家與意見領袖等核心用戶需求,徹底實現智庫相關要素多方的無障礙深度對接。
5.3 以平臺創新力促知識溢動實效展示,全面提升特色智庫信息保障集聚效應
智庫信息保障集聚效應主要體現在全面匯聚智庫需求、高效傳播智庫成果、強力提升智庫影響三大方面。適宜的平臺構建是智庫信息保障集聚效應的最直觀呈現。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成果轉化渠道、功能完備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統”都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應具備的基本標準,高品質構建與高效能運行的智庫信息保障平臺,更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學術交流、成果轉化及信息采集分析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速準確獲取信息是智庫的立根之本,靈活高效傳播成果是智庫的生存之道。智庫發揮作用與影響產生的大小,取決于其知識創新的程度與水平。隱性知識轉移貫穿于知識創新全過程,在知識創新中起主導性關鍵作用,是知識創新形成的核心動力[13]。以平臺創新特別是智庫知識庫創新構建推進智庫隱性知識顯性化進程,也是深層推動智庫知識創新、廣泛傳播智庫成果的核心價值所在。
5.4 以集成創新融合知識溢動整體鏈絡,著力打造特色智庫信息保障核心價值
戰略決策和創新知識服務是智庫的最終產品,智庫決策的形成與知識的創新遵循信息鏈演化路徑與規律[14]。特色智庫信息保障核心價值在于凝聚相關創新要素,通過多種適宜方式與手段,為智庫知識創新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支持。由事實、數據、信息、知識、智能五個鏈環節構成的特色智庫信息鏈,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互為基礎,共同構成特色智庫知識溢動的整體鏈絡。集成創新是利用各種信息技術、管理技術與工具等,對各個創新要素和創新內容進行選擇、集成和優化,形成優勢互補的有機整體的動態創新過程。以集成創新融合特色智庫知識溢動整體鏈絡,充分調動特色智庫信息保障創新要素主觀能動性,強化特色智庫知識溢動相關要素的共享與融合。通過知識溢動相關要素主動知識外溢及多批次知識外溢,強化彼此合作意愿,促成合作成功[15]。知識溢動相關要素創新融合,也將更為凝聚與彰顯知識創新價值,確保特色智庫信息核心價值的最終實現。
5.5 以協同創新凝聚知識溢動創新活力,集力彰顯特色智庫信息保障引領作用
智庫決策研究需要跨學科跨領域跨機構的協同與配合,協同創新可以實現特色智庫人才、信息、技術、資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是特色智庫服務決策情報保障的重要途徑[16]。智庫決策支持緊密對接政府公共決策,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特色智庫信息保障離不開相關要素的實質性協同。智庫決策研究極高的綜合性決定了智庫信息保障協同創新的必然性[17]。知識溢動創新活力的創造性凝聚與高效能激發,是特色智庫信息保障實質性成效提升的源動力;協同創新凝聚知識溢動創新活力,是彰顯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示范引領作用持久發揮的根本著眼點。
圖書情報機構以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及專業信息服務人員,在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中負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職責。圖書情報機構在特色智庫信息保障建設中既要有作為,更要善作為,使知識更具活力,力促信息、知識、智慧賦予特色智庫更高的契合度。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能優化既潛力無限更任重而道遠。
(來稿時間:2016年7月)
1.李建軍,崔樹義.世界各國智庫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41
2.王佩亨等.海外智庫——世界主要國家智庫考察報告[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22-23
3.Dan A.Simunic.Auditing,consulting and auditor indepen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4, 22(2):679-702
4.葉建亮.知識溢出與企業集群[J].經濟科學, 2001(3):23-30
5.侯經川.國外思想庫的知識管理[J].科研管理,2004,25(6): 23-27, 12
6.劉興鳳.創新性人才知識增值的促進機制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4, 32(2):82-85
7.常荔,鄒珊剛,李順才.基于知識鏈的知識擴散的影響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01, 22(5):122-127
8.黃艷,陶秋燕.迭代創新:概念、特征與關鍵成功因素[J].技術經濟,2015, 34(10):24-28
9.甄朝黨,陶敏陽.群體決策優化的知識場模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35(2):32-36
10.王曉紅,張寶生.知識場的構建、測度與演化研究——基于知識流動視角[J].情報雜志,2011, 30(3):124-130
11.聞新國.建設智庫需優化政府信息功能[N].光明日報,2016-06-22(16)
12.陸敏.高校圖書館核心用戶確定及其知識增值服務需求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 35(12):72-74, 85
13.張樹種.知識創新過程的隱性知識轉移機理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 57(4):54-59
14.張家年,卓翔芝.融合情報流程:我國智庫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的研究[J].情報雜志,2016, 35(3):42-48
15.祁紅梅,龐世俊,王惠東.基于合作的主動知識外溢策略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4(4):70-73, 85
16.李綱,李陽.面向決策的智庫協同創新情報服務:功能定位與體系構建[J].圖書與情報, 2016(1):36-43
17.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機遇、挑戰與前景[N].光明日報, 2016-04-06(16)
Characteristic Think Tank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 Effect Mechanism and Effectiveness of Optimal Path Selection
Lian Lijun ( Library of North Chin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
From the reality and challenge of think tank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 in the think tank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From the knowledge flow precise docking with the depth of integration, knowledge chain multi-dimensional expansion and iterative innovation, knowledge field suitable for building and dynamic conversion on, concise the think tank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 the core elements.According to the core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 of the think tank,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and function of each other i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of think tank, construct the concept model and entity model of think tank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From five aspects of mechanism innovation, content innovation, platform innovation,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explanation on the optimal path sel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 of the characteristic think tank.
Characteristics think tank Think tank information security Knowledge reciprocal spillover University think tank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G252
格式〕 廉立軍.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應機理及其服務效能優化路徑選擇[J].圖書館,2016(12):67-70
廉立軍(1975-),男,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發表論文30余篇,研究方向:學科化服務,智庫決策信息支持服務。
* 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特色智庫信息保障知識溢動效應機理及其服務效能優化路徑選擇”(項目編號:HB16TQ015)的終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