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海++劉駿宇++王方雨
摘 要: 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足球事業,興盛我國足球的重要行動,是進行中、小學生陽光運動的推動者。文章通過對宜春校園足球開展的總體情況及影響宜春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為宜春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 校園足球 青少年 陽光體育 素質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振興足球作為發展體育運動、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擺上日程。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之下,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是推動歷史的發展,解決我國足球運動危機的重要手段。為了更好地保證社會發展對校園足球發展的深遠影響,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構建文明的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并明確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的目標、重點工作內容、新的思路、執行的策略等。本研究以宜春校園足球為例,有效地建立校園足球與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合力,提高發展的質量。
1.校園足球開展的總體情況
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共同出臺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和相關的具體實施的方案。在通知中明確地規定了今后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四個階段都要定期開展校園足球聯賽活動。其中將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作為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并將2009年至2018年期間的校園足球活動的工作規劃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9年到2011年間,啟動小學與中學的校園足球活動,特別是要制定三級學校的聯賽活動;再銜接高中與大學的校園足球聯賽活動。第二個階段是從2011年到2013年之間,重點是總結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經驗,并進行科學的推進活動,擴大發展的規模。第三個階段是2013年至2018年,工作的重點是加大校園足球規模,實現需要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國家體育總局每一年都會從體育彩票的公益基金中撥款四千萬元作為校園足球活動的專項活動資金,給校園足球活動提供有力的后盾基礎。
從校園足球活動開展至今,在全國布局了44個城市開展區級以上的校園足球聯賽,約有1300所小學參加,完成賽季比賽12000場;有700多所中學參賽,完成賽季約5000場。總共參賽的學校的數量達到2200所,總比賽場數是17000余場。全國參加比賽的校園足球代表隊有5000多支,參賽的學生達到上百萬,校園足球活動的教練和指導員有1600余人,校長與競賽管理工作人員達到3270人,學校的體育老師有2875人。
上述數據說明,校園足球活動的規模已經形成,并在短短的時間里制定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建立相關組織性機構,擁有先進的科學理念,政策非常明確,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在地方實施過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難,始終熱情飽滿、負責任地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校園足球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點燃了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新希望,創造了體育運動向前發展的新形勢,推動了體育與教學的新高度,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學助推器和教學工具。
2.影響宜春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2.1校園足球基層師資力量不足。
通過對宜春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調研得出,只有十分之一的調研學校足球教練具有相關的資格證書,其中百分之八的教師具有專業足球教練證書。大部分學校校園足球教練都是體育教師,沒有足球專業的相關知識及證書,不能在短時間內制定出合理的、科學的訓練課程,不能保證學生學習足球技術的系統性訓練,制度的訓練內容沒有按照年齡、特點、水平等劃分。基礎校園足球的師資力量明顯不足,不能保證足球訓練的效果與質量。
2.2資金投入不足,活動場地嚴重缺乏。
適合青少年足球活動的場地不多,足球場地不足,給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放慢了發展的步伐。調研結果表明,校園足球場地多數屬于小型場地,符合標準的不多,而且與其他各項體育運動設備摻雜在一起,有些學校的條件比較落后,足球場地設備陳舊、老化,地面凹凸不平,有點甚至將足球場地設置在水泥地面上,訓練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損傷情況。雖然每年體育總局都會對校園足球活動進行專項的撥款,但是僧多粥少,相關部門資金的支持還遠遠不夠。
2.3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較為薄弱。
通過調查得出,在宜春,僅有百分之三的學校開展了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活動,受到我國歷史足球成績的嚴重影響,校園足球從開辦以來,在活動中很少體現出足球文化的魅力,使得校園足球失色不少。因此,宜春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水平相對比較薄弱。
2.4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通過調查得到,對于國家出臺的關于青少年校園足球的相關政策在地方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雖然國家明確地規定培訓青少年足球的教練要具有資格證書,但是在實際的落實中,只有百分之八的學校達標,部分落實的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一大半的學校沒有落實。在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沒有明確說明學校必須做到如何程度,因此,學校只是響應了上級的各項政策的號召力,沒有建立有效的連續性的相關機制,校園足球活動更多地趨于形式化。校園足球教練的工資普遍偏低,因此,在校園足球活動建設中,很難聘請到專業的基層足球教練。
3.大環境下宜春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對策
3.1整合各種資源,完善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體系。
首先要發揮宜春體育部門與教育局現有專業性的資源,其次要發揮宜春體育專業院校老師和學生的特長與優勢,給大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對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作出貢獻,指導并訓練青少年進行校園足球活動。最后是選拔和培養退役的足球運動員,大大加強基層足球交流園地隊伍建設,與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溝通,放寬政策,解決退役足球運動員在基層工作的編制問題。
3.2擴大資金投入規模。
在校園足球的資金問題上,光靠上級的撥款是遠遠不夠的,要在政策上多給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保障。有關主管部門要將學校周邊的大學、中專等院校的場地利用起來,給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提供參加聯賽與培訓的場地,與體育部門積極配合,保證校園足球活動的穩步發展。在保證現有場地的基礎上,利用政府城市規劃的整體部署,建設帶有多功能設施的足球場地,學習奧運戰略的思維方式,設置足球專項場所的建設基金,擴大足球專項場所建設的資金投入,保證校園足球活動的穩步發展與深入普及。
3.3加強校園足球文化構建,營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圍。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足球教學大綱,結合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的特點,設置科學的訓練內容。其次不斷提高學生對足球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足球文化的素養,學校給學生提供足球文化的教練平臺,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請專家來學校參與足球的示范課與講座活動。最后經常舉辦一些足球的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對足球的熱愛,增設足球文化建設的陣地。
4.結語
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宜春青少年校園足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必須整合各種資源的配置,建立一支完善的足球教練員隊伍,增加對足球場地、設備等資金的投入,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的氛圍。結合相關校園足球政策與章程,有效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得到宜春足協的幫助,做好技術輸送工作,提升業余水平,真正發揮出校園足球活動的功效。
參考文獻:
[1]梁偉,劉新民.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系統的構建與解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3):380-384.
[2]何強.校園足球熱的冷思考[J].體育學刊,2015(2):5-7.
[3]張沛鋒.校園足球活動可持續發展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2(4):82-86.
[4]王格.我國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2):99-102.
[5]侯學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2):77-83.
基金項目:宜春學院2015年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5020。
通訊作者:劉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