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瑩
摘 要: 基礎遷移教學是一種促使學生將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及觀點對未知知識及技能的正能量方向的影響的教學方法。這對學生學習乃至社會崗位有著極大的影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談談進行基礎遷移教學的重要性及方法。
關鍵詞: 基礎遷移教學 中職教育 教學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樣,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為完成課程內容的任務而教,而應為學生能夠在知識上產生遷移的效果而教。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不但學到技能,而且真正達到收發自如的境界,從而對以后的生活工作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的效應。
一、培養正確動機,注重教學創新
學習動機是促使學生具有可持續性地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知識的原驅力。誠然,相對來說,中職生較多學習底子較薄,相對較為懶惰不大愿意開足馬力驅向前。我們要精心準備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方式,以各種手段,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夠促進教學活動如期發展,達到預設與生成的完美統一,真正實現課堂實效。
在實現課堂高效的同時,還應注意培養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這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信息時代,更新換代是極其迅速的,思維的應變能夠緊緊跟上,這就要求在課程教學中盡可能充分發揮本學科的優勢,緊抓基礎遷移教學的特征,仔細鉆研教學中能夠創新的每一個細節,促使學生充分感受創新及領略到創新之樂趣,進而持續性地閃爍出智慧之火花。
二、發揮學科優勢,促進遷移技能
既然是計算機學科,其課程必然是以計算機的操作處理各種實際問題。在處理問題上,計算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畢竟它融動畫、影像、音頻于一體。所以,在進行中職計算機基礎遷移教學時,要能夠盡可能挖掘出學科優勢,促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從而以極大的激情參與到學習中。比如說,可精心設計一些小程序或小游戲,這樣,學生在新奇和放松之中寓學于樂。如我讓學生設計主題。作為一份學生電子板報的主題應該貼近同學們的學習生活,讓學生了解地方人文、名勝古跡,反映新人新事,發明創造,以及學生身邊的事、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同學們的課外生活等。讓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想符合當前社會,展現宣傳家鄉的主題,在小組中討論并確定主題。如小校建設為省示范學校,可確立《愛在華職》的主題。
三、注重傳授方法,自如面對未知
作為信息爆炸性時代的標志性的產物,它的軟件硬件具有無法想象的更新度。計算機所要學的教材內容相當廣泛,廣泛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單單讓學生學到計算機學科的具體知識就覺得萬事大吉,大功告成。要能夠使學生把所學到的技能靈活地應用到生活中,甚至讓學生學會在知識不斷更新的瞬息萬變中自覺吸收新的知識,不至于面對新知識茫茫然不知所措。這就是所說的掌握學習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所謂“授人以魚為一頓而已,授人以漁則一生之餐。”即如是。我讓學生制作電子板報時,恰如其分地借助校園的一草一木進行收集素材,用激勵學生的故事介紹學校的詳細情況,帶領學生身臨其境地領略校園的美麗,以演示幻燈片的方式,配之以相應的優秀電子板報進行展播,促使學生掌握以word高級編輯制作優秀美麗的電子板報。
四、制定有效評價,促其德才兼備
富有實踐性、應用范圍特別廣是計算機這門學科的特點。因此,其教學內容的深廣度能夠促使學生的綜合知識很好地應用。在運用教學評價機制時,要能夠注意到評價標準及其考核方式是否具有科學性,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各種角度,多個層面進行全方位考察,進而真實性、科學性地考查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其一,教師要重視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側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目標的實現而形成的評價。為了不使評價有失公允,我們應該精心設計所要測試的教學內容,對于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要能夠體現出內容的層次性,特別是對基礎薄弱、理解能力較弱和接受較為緩慢的學生,應該不失時機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樹立其信心;還可以增強知識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寓學于樂,不感到學習是一件痛苦的差事。其二,總結性評價,這是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一學期學習結束時對于學生學習目標實現的情況的反映所做出的評價及反饋。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每個階段性教學之后,我們可通過在班內矩形作品展覽賽體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進行客觀的、科學的、恰如其分的點評指導,還可以讓學生展開互評交流討論,進而使思維在拓展中迸射出火花。甚至,我們可以做有心人,給學生建立知識儲備檔案卡,記錄學生每個進程中所得的學習成果,從而使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夠更深刻更準確的了解。其三,關注學生思想品質,將其納入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擁有健康的身心,成為德才兼備的學生。
總而言之,要實施基礎遷移教學這一策略,前提是老師和學生雙方的密切配合。因而,我們要能夠在平時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穩扎穩打,堅持不懈地將其運用下去,才能夠使基礎遷移教學真正順利實施,促進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把握從已知到未知,并能夠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對于社會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且能夠為之努力奮斗,緊跟老師的教學步驟,毫不馬虎地打好基本功,確實掌握堅實的基礎知識,以在社會上能夠立足好崗位,在相應的位置上熠熠發光,閃閃發熱,奉獻出力量。
參考文獻:
[1]英昌盛.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
[2]黃淑珍.新課改下研究性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知識經濟,2010.
[3]鹿世闖.職業中專計算機基礎教育分析[J].學周刊,2011.
[4]邵士權;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創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5]高樹強.中專計算機教育淺析[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