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星
摘 要:實施新課程以來,《思想政治》更名為《思想品德》,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識體系,強化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和活動實踐,更加注重學生的道德素質、心理品質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多領域的發展,包括知識、情感、人生觀。本文就從課堂教學藝術、生活化課堂、關注學生情感體驗、方面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能力培養,實現思想品德的課程標準,從而搞好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讓思想品德課堂成為對學生最有吸引力的課堂。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情感化
思想品德課堂教育,本就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僅僅是依靠理論的教育很難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端正其學習態度、激發其學習興趣,說到底就是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吸引力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也是檢驗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檢驗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思想品德教學承擔著兩種使命,教書的同時還要育人,不僅是教會學習教材理論知識,還要學會理論聯系實踐,學會如何做人。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注重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另一重要的層面,沒有將理論融合到實際中,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來解釋各種思想品德現象。新課程標準衡量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不是以教師教了多少作為標準,而是以學生學了多少作為標準。所以我們必須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而不是讓機械的學習書本知識。在這種大好形勢下,摒棄舊的教育觀念,讓思想品德課堂脫掉枯燥、乏味、說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這一目標邁進,成為我們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就如何讓思想品德課堂成為對學生有吸引力的課堂,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教師要增強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知識豐富的教師,課上得生動有味,學生聽得兩腮緋紅,雙眼冒光,這樣的課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推崇,他的一舉一動都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領學生,他的學生也會慢慢喜歡上。而沒有積累、僅靠書本滿堂灌的教師,課堂教學機械僵硬、索然無味,學生聽得昏昏然,其執教經歷在學生的心中可能留不下太多痕跡,有時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師若能增強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如:教師設計的一個新穎有趣的開頭,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參與熱情,喚起學習動機,激活思維,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而紛紜變幻的國際形勢、氣象萬千的社會現實、微妙復雜的人際關系都是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素材。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接觸生活實際,把繽紛的世界引進課堂,實現社會生活與教材的互動。為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給自己所見的、所聞的有趣的、困惑的事;通過演說、詩歌朗誦、圖畫說明、相聲、小品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課堂上讓學生全員參與,這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增加了教學的親和力,為新課教學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思想品德課堂應該是生活化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遵循“三貼近原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啟發、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人,關心身邊事,在生活中學習,向生活學習,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在此原則的指導下,我開始向生活化的課堂努力邁進。要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們所關心的一門課。上課的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關聯,使生活成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空洞說教。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橋梁。發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課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目標的有效達成。空間上舍遠求近。
三、思想品德課堂應該關住學生的情感體驗。
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內容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重要方面。 “情感性”也是思想品德學科的重要特點之一。縱觀全套教材選取的100多篇素材,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不僅豐富多彩、具體生動,而且幾乎凝聚了人類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這些素材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道德認識形成的催化劑,又是道德行為的捍衛者。回顧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有的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繹,有的靠陳述相關故事或事例從中歸納觀點。這種線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視了情感的中介和動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對品德認識的影響,致使教學缺乏應有的活力、磁性和實效。
而體驗式教學就是我們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的一種有效的教。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分析每課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科學確立情感教育的目標;深入研究情感教育的規律,貫徹情感教育的原則并注意將情感教育貫串于教學的始終。因為情感教育不是一個單獨的教學環節,它是與明理、導行交織在一起,并隨著道德認識的提高和道德行為的形成而不斷深化發展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把情感教育貫串于教學的始終,不能把它作為一個單獨的環節而孤立進行。體驗式教學就是我們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它通過學生走進生活、親自嘗試、參與表演、調查訪問、角色換位、情境體驗等形式自主、積極、快樂的進行體驗,達到學習知識、提升能力、內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點難點,又滿足學生好動,渴望表現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
在新課程改革和思想品德開卷考試進行的今天,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再走老路,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難接受,容易遭到淘汰。思想品德教師在同學生的教與學的互動中,不斷尋找適合彼此的教學方式,這是課改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思想品德老師的出路,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