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剛
?
RP-HPLC同時測定大花紅景天中3種活性成分的含量
楊心剛
目的 用RP-HPLC-ELSD同時測定大花紅景天中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A)-水(B),梯度洗脫,柱溫30℃,流速1.0 mL/min,霧化溫度36℃,漂移管溫度 60 ℃,增益10。結果 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在73.59~1471.8 ng、81.52~1630.4 ng、78.73~1574.6 ng范圍內的線性關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65、99.33、99.67。結論 該方法靈敏、準確,分離效果較好,無干擾,可作為完善大花紅景天質量標準評價提供依據,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
大花紅景天;紅景天苷;紫丁香苷;大花紅天素
大花紅景天為景天科植物大花紅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ok.f.et Thoms.)H.Ohba的干燥根和根莖[1]。大花紅景天具有抗衰老、抗輻射、抗氧化性溶血等活性,其主要成分為紅景天苷、酪醇、大花紅天素、多酚類及多糖類等[2~4]。大花紅景天的功效較廣,具有清肺止咳、抗腦缺氧、抗疲勞、活血止血、化淤消腫等作用[5,6],并隨著技術的發展,大花紅景天已經開發成藥物或保健品,目前市場上含大花紅景天的藥品或保健品多達80個[7]。大花紅景天開發的力度較大,但對其全面的質量控制還不夠完善。另外,目前對大花紅景天中的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3種成分同時測定的報道較少。因此,本文探討用RP-HPLC-ELSD同時測定大花紅景天中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的含量,旨在完善大花紅景天的綜合質量評價方法。
Agilent 120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Alltech 3300蒸發光散射檢測器;KQ-100型超聲清洗器(昆明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artorius BP211D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紅景天苷對照品(批號:110818-201206)、紫丁香苷對照品(批號:100185-200505)供HPLC含量測定用,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大花紅天素對照品(批號:140801,純度98.9%,自制)。甲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大花紅景天藥材購自西藏自治區不同地區,經鑒定為大花紅景天。
2.1 系統適用性試驗 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色譜柱,流動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脫(0~10min,8% A;10~25min,8%~21% A,25.1min,8% A;25.1~30 min,8% A),柱溫30℃,流速1.0 mL/min,載氣為氮氣,體積流量 2.0 L/min,霧化溫度36℃,漂移管溫度 60 ℃,增益10。理論塔板數按紅景天苷峰計算不低于2000,見圖1。

1. 紅景天苷 2. 大花紅天素 3. 紫丁香苷圖1 混合對照品溶液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各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置5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單個對照品儲備液,濃度分別為1.4718 mg.mL-1、1.6304 mg.mL-1、1.5746 mg.mL-1。精密量取各對照品溶液適量置于量瓶中,甲醇稀釋并定容,制成混合對照品溶液,濃度分別為:紅景天苷73.59 μg.mL-1、大花紅天素81.52μg.mL-1、紫丁香苷78.73μg.mL-1,即得。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0.1 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精密量取甲醇20mL,精密稱定,超聲處理30 min,放冷,精密稱定,用甲醇補足重量,搖勻,用0.45μm濾膜過濾,即得。
2.4 線性關系實驗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對照品溶液1、5、10、15、20μL,注入色譜儀,以進樣量的對數為自變量,色譜峰面積的對數為因變量,繪制標準曲線,建立回歸方程,見表1。

表1 線性回歸性分析
2.5 儀器精密度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10μL,以各峰面積的對數分別計算,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的RSD分別為1.43%、1.63%、1.72%(n=5)。
2.6 穩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新制備的同一供試品溶液(編號1樣品),于0、2、4、8、10、12h進樣10μL進行含量測定,峰面積RSD分別為1.66%、1.93%、1.42%。
2.7 方法重復性 取同一批樣品(編號1樣品),共6份,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體積10μL,以對數外標兩點法計算含量,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的含量分別為13.56 mg.g-1、8.24 mg.g-1、7.37 mg.g-1,RSD分別為1.66%、1.75%、1.99%。
2.8 方法回收率 取已經測定含量的樣品(編號1樣品)9份,每份約0.05 g,精密稱定,按照供試品測定的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和草質素苷含量,以其一半的100%比例精密加入單個儲備對照品溶液,再按照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色譜條件測定樣品,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的回收率分別為98.65%(RSD=1.95%)、99.33%(RSD=1.72%)、99.67%(RSD=2.28%)。
2.9 樣品含量測定 取所收集的9個不同來源藥材,按照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以對數外標兩點法計算含量見表2。

表2 西藏不同產地樣品測定結果 (n=3,mg.g-1)
大花紅景天主治氣虛體弱、病后畏寒、氣短乏力、肺熱咳嗽、咯血、白帶腹瀉、跌打損傷等[8,9]。目前,大花紅景天應用較廣,在中藥制劑、化妝品、食品、保健品等方面被開發利用,但大花紅景天藥材受地域影響較大,其質量差異也較大,相關大花紅景天質量評價標準有待完善[10]。其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大花紅景天的臨床應用效果,也關系著大花紅景天的合理應用。因此,對于如何定性、定量地控制大花紅景天的質量的研究意義重大,必須制定有效、安全、可控的大花紅景天的質量標準。
本實驗,對比了水、40%甲醇、80%甲醇、甲醇、40%乙醇、80%乙醇、乙醇提取溶劑,結果發現,甲醇提取溶劑能有效成分提取較完全,故選取甲醇作為提取溶劑;對比了不同超聲提取時間: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結果顯示,超聲提取30min就能夠提取完全,故選用超聲提取30 min;對比乙腈-水、甲醇-水、乙腈-甲醇-水等流動性系統,結果顯示乙腈-水系統分離效果俱佳,各峰的對稱因子均在0.95~1.05之間,確定乙腈-水系統作為流動相。大多數文獻報道[11],利用梯度洗脫,梯度比例變化較大,且變化步驟較多。而本文梯度洗脫變化比例簡單,克服了梯度過于復雜,難以操作,避免梯度復雜而導致重復性較低和基線不穩等現象出現,最終造成的是樣品組分含量難以得到保證。而本文中各峰均能達到基線分離,能較好定性和定量,系統適用性較好。本文采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作為檢測器,有文獻報道采用紫外檢測器對大花紅景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12],但紫外檢測器對不同成分的檢測,一般需要不同的檢測波長,對于多成分的含量測定,檢測時間就比較長,操作過程費時。
在對西藏不同產地大花紅景天的含量考察中,大花紅景天中的紅景天苷含量在5.94 mg.g-1~21.83 mg.g-1,高低相差近4倍,大花紅天素含量在5.28 mg.g-1~26.73 mg.g-1,高低相差5倍,紫丁香苷含量在7.37 mg.g-1~30.15 mg.g-1,高低相差近4倍,各成分差異較大,這可能與產地的氣候、水土等環境因素有關,也有可能與大花紅景天的加工、貯藏過程有關。
綜上所述,本文建立了RP-HPLC-ELSD同時測定大花紅景天中紅景天苷、大花紅天素、紫丁香苷3種成分含量的方法,該方法靈敏、準確,分離效果較好,無干擾,可作為完善大花紅景天質量標準評價提供依據。
[1] 遲曉峰,矯曉麗,董琦,等.青藏高原紅景天屬植物藥材中五種有效成分HPLC分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2,24(10):1343-1347.
[2] 黎代余,黃麗鳳,陳鴻平,等.比較大花紅景天、紅景天提取物藥理作用的差異[J].中藥與臨床,2010,1(1):39-41.
[3] 滕靜如,熊佳鵬,肖誠,等.紅景天的現代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4):319-320.
[4] 張麗楠,李屹,劉永琦,等.紅景天苷現代藥理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2011,26(21):1931-1933.
[5] 鄧勝國,尹愛武,田潤,等.大花紅景天多糖的抗衰老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8):2161-2162.
[6] 索朗,貢布,多杰仁青,等.3種紅景天藥效學比較研究[J].中國藥業,2014,23(24):44-45.
[7] 劉青,杜守穎,多吉仁青,等.HPLC法同時測定不同產地大花紅景天中6種活性成分[J].中草藥,2015,46(2):276-279.
[8] 莊希瑤.紅景天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2012,34(4):617-619.
[9] 吳丹.紅景天的臨床功效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臨床研究,2010,2(4):6,8.
[10] 李濤,葛志樂,張浩,等.大花紅景天的化學成分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12,27(4):367-370.
[11] 林夏,胡軍華,崔培超,等.HPLC同時測定大花紅景天提取物中沒食子酸、紅景天苷、酪醇、對香豆酸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0):102-105.
[12] 伍小艷,張橋,楊素德,等.HPLC-ELSD法測定紅景天中紅景天苷及大花紅天素[J].中草藥,2014,45(8):1157-1159.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征訂征稿啟事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的國家級中醫藥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AJED)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每月8日、23日出版,國內統一刊號CN11-5024/R國際刊號ISSN1672-2779。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服務于全國醫藥衛生及相關行業的科技人員,是我國唯一傳播中醫藥遠程教育資訊的中醫藥科技期刊,是中醫藥科教研及大中專學生的教輔,是中醫藥臨床教研人員的益友,也是中醫藥遠程網絡教育學員的教參。歡迎訂閱,全國郵局均可征訂。國內郵發代號:82-107,國外代號N-1751。可直接與本刊發行部發行。
本刊主要欄目分四大版塊:一是臨床版塊:①臨床專著;②薪火傳承;③護理講壇; ④臨證精華; ⑤臨床報道;⑥他山之石。二是科研版塊:①學術論著; ②實驗研究; ③科研進展。三是遠教版塊:①中遠論壇(教育與管理論壇) ;②遠教輔導; ③試題解析; ④繼教講堂; ⑤名師講座; ⑥用藥精講。四是時政與文化版塊:①特稿特訊; ②大醫精誠; ③醫海泛舟; ④杏林文苑; ⑤綜合資訊。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南大街甲2號知醫堂101室 郵編:100031
在線投稿郵箱:zgzyyycjy@163.com
聯系電話:010-87363190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劑科(鄭州 450008)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3.020
1003-8914(2016)-23-3421-03
?小彩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