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紅,易建偉,袁 峰,王 敏
(宜春市人民醫院,江西宜春336000)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血脂代謝的影響
何志紅,易建偉,袁 峰,王 敏
(宜春市人民醫院,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觀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血脂的影響,并進行比較分析。方法選擇我科收治的尿毒癥患者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2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血液透析模式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進行治療。對比兩組對尿毒癥患者血脂的改善幅度、血液透析治療效果、在透析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治療組對尿毒癥患者血脂的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透析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無差別,均未發生;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明顯降低尿毒癥患者血脂水平,提高透析效果,減少尿毒癥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規血液透析;尿毒癥;血脂
尿毒癥患者可出現脂質代謝紊亂,而脂代謝異常是導致該類患者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對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生存質量造成直接影響[1,2]。本次研究分別對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規血液透析兩種方式治療的尿毒癥患者的血脂等進行分析對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0月-2016年3月在我科長期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5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2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尿毒癥診斷標準,排除原發性高脂血癥和嚴重肝臟疾病患者。對照組患者患病時間6~84個月,平均患病時間(44.82±26.62)個月;患者年齡25~86歲,平均年齡(55.80±17.40)歲;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體重44~72kg,平均體重(63.90± 10.60)kg。其中11例慢性腎炎患者,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1例多囊腎患者,7例高血壓腎病患者,1例尿酸性腎病患者;治療組患者尿毒癥患病時間5~108個月,平均患病時間(43.87±28.88)個月;患者年齡22~89歲,平均年齡(54.13±18.47)歲;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體重43~97kg,平均體重(64.15±13.10)kg。其中10例慢性腎炎患者,7例糖尿病腎病患者,1例多囊腎患者,6例高血壓腎病患者,1例紫癜性腎炎患者,1例尿酸性腎病患者。兩組療程均為半年。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血液透析治療,采用我院現有的低通量透析器(費森尤斯Hemoflow F6HPS),聚砜膜,表面積為1.3m2。治療組:實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采用我院現有的高通量透析器(貝而克血液透析濾過器HF15SD),聚醚砜膜,表面積為1.5m2。兩組研究對象每周均接受2次血液透析治療,每次治療時間4h,采用碳酸氫鹽作為透析液,低分子肝素抗凝處理。單次透析超濾量不超過患者體重的5%,透析液流量500ml/min,每分鐘的血流量水平控制在220~250ml之間。兩組均采用德國費森尤斯4008S血透機。
1.3 觀察指標血液透析治療前后的血脂(LDL-C、CHOL、TG、HDL-C),每半月監測一次,觀察在透析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和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情況。1.4數據處理方法統計學分析均經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認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則實施χ2檢驗。
2.1 血液透析治療前后血脂的改善幅度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但治療組對血脂的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在透析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在整個研究觀察期間兩組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2.3 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本研究期間,治療組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脂的改善幅度比較(mmol/L)

表2 兩組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n)
2.4 治療前后血尿毒素水平改善幅度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尿毒素水平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前后血尿毒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較
尿毒癥是臨床上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之一,腎臟功能衰竭導致尿毒癥毒素在體內潴留,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與腎臟有關的內分泌失調等引起自身中毒癥狀是該病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該病的臨床發病率呈現逐年增加的發展趨勢,血液透析是目前臨床對該疾病治療的主要手段[3-6]。傳統血液透析近期治療效果確切,但該方法主要清除小分子毒性物質,對中大分子尿毒癥毒素清除效果差,隨著透析治療時間的不斷延長,患者體內所含有的中大分子毒素量會不斷的增多,導致出現腎性貧血、營養不良、高血壓、皮膚瘙癢等并發癥,對患者生命質量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7-9]。血脂代謝紊亂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尿毒癥并發癥,也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導致尿毒癥疾病并發出現心腦血管疾病而最終導致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尋找一種可以使該類患者的機體脂質代謝功能得到顯著改善的血液透析治療方法,對該疾病的治療顯得極為重要[10-12]。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通過使膜篩孔增加從而使對流效果增強,使對肌酐、尿素氮清除率明顯提高,再加上高通量血液透析膜具有更加理想的生物兼容性,可以使脂質水解酶抑制物的產生量明顯減少,使脂蛋白脂酶生物活性水平提高,使血尿毒素水平進一步降低[13,14]。有研究表明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治療尿毒癥可以使患者的血脂代謝得到顯著改善,產生較少的炎性介質,使脂蛋白的合成量和脂蛋白的降解量明顯減少,進而使患者機體TG的水平明顯降低[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對尿毒癥患者血脂的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對肌酐、尿素氮清除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通過對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血脂等的影響,說明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明顯降低尿毒癥患者血脂水平,提高透析效果,減少尿毒癥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但由于本研究時間較短,對于兩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有待進一步觀察。
[1]劉妍,成建釗,郭自炎.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療效及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2):225-226.
[2]Manns BJ,Walsh MW,Culleton BF,et al.Nocturnal hemodialysis does not improve overall measures of quality of lif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J].Kidney Int,2009,75(5):542-549.
[3]史青鳳.血液灌流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沖擊對尿毒癥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7):953-954.
[4]楊小華,韓曉駿,嚴沖.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2):2009-2010.
[5]羅利民,黃艷平,畢衛紅.肝素鋰抗凝血漿用于血液透析后病人生化檢驗的評估與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6,34(1):59-60.
[6]沈學飛,韓曉云,殷愛民,等.神經妥樂平聯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7):1984-1985.
[7]田津生,張怡靜,安松.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同型半胱氨酸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2,11 (11):851-852.
[8]任永強,薛美,王華,謝環英.高通量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嚴重皮膚瘙癢癥的療效觀察[J].武警醫學,2011,22(12):1075-1077.
[9]陳可,王洪武.高通量透析對維持性透析的尿毒癥患者血、尿β2-m和PTH清除效果觀察[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3,26(3):346-347.
[10]史青鳳.血液灌流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沖擊對尿毒癥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7):953-954.
[11]季秀成,符小巧,王朝.尿毒癥患者尿中紅細胞形態的觀察和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1):61-62.
[12]周長岳.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尿毒癥患者的療效對比[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9):1561-1562.
[13]卞小燕,沈淑瓊,許樹根,等.高通量透析改善尿毒癥血透患者心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4,15(1):24-26.
[14]李紅霞,路蕾,張汀,等.血液透析聯合血液濾過透析治療尿毒癥腦病的療效觀察[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1,33(8):704-705.
[15]陳婷,馮永民,李海堅.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腦病25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10):1327-1328.
R446.11+2,R692.5
A
1674-1129(2016)06-077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6.025
2016-05-05;
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