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遠
鉆石是有價的,像菜市場里的茄子可以按份量賣一樣,鉆石也可以按重量計算。然而玉則是無價的,對于它根本就沒有可以衡量的單位。玉的價值完全要看欣賞它的人如何評價它。就像女人,究竟有多可愛,要看男人對她癡情的程度。《說文解字》上把“玉”解釋為美麗的石頭;古人認為玉具有仁、義、智、勇、潔5種君子美德。
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原名就叫《石頭記》,講了一塊石頭的故事——傳說中的神——女媧補天以后剩下一塊石頭,這塊石頭雖經過煉制已有了靈性,卻毫無用處,整天四處游蕩,后來被一僧一道刻上了《石頭記》。它繼續云游四方,時而還變成一塊鮮明的美玉,這美玉曾經用甘露灌溉過一棵“絳珠仙草”,使這棵仙草出落成人形,修煉成女體,并發誓如果美玉下世為人,自己將用一生的淚水加以報答。后來美玉被那一僧一道帶到了人間,取名寶玉,仙草也跟著來到了凡間,喚做黛玉。于是他們之間演繹了一場肝腸寸斷而又有緣無分的人間風流故事。作者曹雪芹也以此“還淚”的故事完成了一部中國文學史上的天才之作。
玉在中國傳統中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中國人眼里的玉是和其它物質不同的,它寄托了太多中國人精神方面的東西。它晶瑩潔透,清爽撩人,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用它來做裝飾品。由于它的數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又困難,因此就只有部落里少數頭面人物才有資格佩帶。后來它又漸漸演變成禮器、祭器或圖騰。于是,在延綿不斷的歷史長河中,它由美麗的石頭逐漸演變為代表權力、地位、財富和神權的象征。道教的神叫“玉皇大帝”;皇帝的印章叫“玉璽”;天子的嘴是“金口玉牙”;有真知灼見的話是“金玉良言”。
玉還是純潔的象征,為了表明自己心地純真或問心無愧,可以說“一片冰心在玉壺”;玉也是高尚氣節的象征,為了表明自己的清高和風骨,可以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又是君子風度的象征,《論語》里說:“君子比德于玉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是形容君子像玉那樣的溫文儒雅。《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也是君子,他也有君子風度,他的主要性格特點是理解、關心和尊重婦女,所以,現代女權主義者對他尊崇備至。
實際上,玉更多地是被中國人用來形容女性形象的。如,男人把自己喜歡的女孩叫“玉人”;把天真無邪的男女孩童稱做“金童玉女”;生在普通百姓家的女孩是“小家碧玉”;出身大戶人家的女孩是“金枝玉葉”;女人站姿優雅叫“婷婷玉立”;女人面容姣好叫“如花似玉”;女人的手是“纖纖玉手”;女人走路是“玉步裊娜”;女人的品德是“冰清玉潔”。
男人對心儀的女人,渴望聽到她的“玉音”,得到她的“玉照”,觸摸她的“玉發”,欣賞她的“玉體”,征服她的“玉心”。女人的名字中帶“玉”字的當然比男的多,古代有大名鼎鼎的貴妃楊玉環,近代有電影皇后阮齡玉,當代有香港明星張曼玉,她們都是熟透了的女人。
筆者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當時雖不解其意,卻也發奮忘食地讀了一陣子書,最后卻不得要領,未能如愿以償。至今不知哪里有黃金屋可以進入,也未見過顏如玉是何模樣。盡管如此,筆者卻癡心不改,依然苦苦的追尋,追尋那石頭,那美麗的石頭,那屬于自己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