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文
【摘要】我國的民間借貸中以溫州民間借貸規模最大,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民間借貸登記制度實施不順、借貸平臺存在一定風險、民眾投資缺乏理性。因此應完善金融改革,同時應該盡快出臺規范民間借貸平臺的法律法規并對對民眾加強金融知識與法律知識的教育。
【關鍵詞】溫州指數;民間借貸;金融改革;網貸平臺
一、溫州民間借貸的現狀分析
(一)溫州大力舉措金融改革
1.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成立
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將溫州設定為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在此背景下,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經過三個多月的準備也于2012年4月26日正式成立了。該中心以公司的形式運營,其原始注冊資金為600萬元,由14家法人、8個自然人投資設立。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的成立將解決許多問題,其解決的最大問題便是資金的安全。
2.《溫州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實施
《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是全國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規、首部專門規范民間金融的法規也是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管理條例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溫州民間融資管理條例》以及《實施細則》的出臺,使民間融資服務主體更明確、使民間借貸合法化、使定向債券融資和定向集合資金更規范、是借貸風險得到了更有效的控制,對使民間借貸從地下發展的狀態變成處于陽光之下的合法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3.溫州指數的編制
溫州指數也稱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溫州指數能為廣大是投資者提供及時的市場交易情況,是溫州金融改革的一項創新之舉。溫州指數將向社會定期公布溫州民間借貸利率、溫州月度指數和民間金融資金交易季度指數。
(二)借貸平臺的建立與發展
1.P2P網絡借貸平臺
P2P網絡借貸平臺,是P2P借貸與網絡借貸相結合的金融服務網站。P2P能將額度非常小的資金集中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的群體。在這種模式下個人資金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個人信用體系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同時還能提高社會閑散資金利用率。
2.小額貸款公司
小額貸款公司在貸款方式上多采取信用貸款,也可采取擔保貸款、抵押貸款和質押貸款。從2008年10月13日溫州市首家小額貸款公司在溫州蒼南縣開業至今,六年來溫州小貸公司已發展壯大到45家,總資產達143.3億元,多項指標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3.村鎮銀行
目前溫州蒼南農村合作銀行、溫州銀行、鹿城農村合作銀行、龍灣農村合作銀行等多家溫州本土銀行已在浙江、福建、重慶、江西、河南和貴州完成了“五省一市”的戰略布局,獲批準設立的村鎮銀行指標超過30個。
(三)民間投資回暖
隨著政府的關注和溫州金融改革的進展,溫州民間借貸已漸漸走出困境。從2014年第二季度“溫州指數”可以看出。二季度“溫州指數”監測的民間融資綜合利率為20.16%,環比上升0.09個百分點,相當于平均月息1分68。數據顯示,由于溫州經濟筑底企穩,民間借貸信心逐步恢復,用于生產經營的借貸比重繼續創新高。
二、溫州民間借貸存在的問題
(一)民間借貸登記制度實施不順利
在溫州金融改革實施之后,溫州市范圍內,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或備案登記中心已擴至12個,分別位于溫州市11個區縣和甌海經濟開發區。這些中心目前累計達成交易總額為65.50億元。不過,相比溫州實際的民間借貸規模,這一數字僅占相當小的部分。2014年3月1日至7月21日,在溫州12個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備案交易金額達33億元,同期,“溫州指數”監測點的融資發生總額為254.36億元,前者僅占后者的不到13%,遠未發揮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作用。
(二)借貸平臺存在一定風險
1.借貸平臺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P2P網貸平臺作為一條高收益理財的新路徑,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投資者關注;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發布的2013年P2P行業數據顯示,全年行業總成交量1058億元,較2012年200億元左右的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平臺數量已達800家左右。但整個行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有些平臺不關注風險控制,一味地最求高利率。例如一些公司以超過30%、40%的高收益大肆圈錢,但錢到手后放貸根本無法實現如此超高收益,很快導致擠兌甚至停業關門。
2.“跑路”現象依舊出現
近年來,P2P網貸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跑路、詐騙等問題不斷出現。2014年 10月3日,溫州的融益財富傳出跑路消息。10月8日,另一家溫州的P2P平臺——如通金融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近期由于大量借款逾期,導致該公司出現大量未收賬款,資金周轉困難。
(三)民眾投資缺乏理性
在投資者投資渠道比較少再加上高利誘惑和對平臺不了解,投資不理性行為普遍存在。P2P網貸借款的高利率,對于對投資者形成“一夜暴富”的巨大誘惑,盡管P2P平臺“跑路”不斷、投資者仍前赴后繼。有些投資者認為,通過正規渠道的民間借貸其實也有風險,而相比而言P2P網貸平臺,高利息則更吸引人,所以還是會選擇網貸投融資。
三、促進溫州民間借貸發展的對策
(一)金融改革政策的完善與宣傳
1.完善金融改革
對于民眾們關于民間借貸登記的疑慮,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例如對于登記的資金免交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保護出借人信息隱私,讓出借人無后顧之憂。應從資金匹配等問題做起,但具體如何改進還在進一步調研之中。
2.加強金融政策的宣傳力度
對于公眾加強金融政策的宣傳,讓民眾感受到金融改革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讓民眾認識到金融改革使民間金融規范化、陽光化,給他們的投資帶來了保證。鼓勵民眾自覺到民間借貸登記中心登記備案。
(二)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
對于P2P網貸等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的欠缺,政府應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P2P網貸的準入門檻的嚴格限制,政府要規定嚴格的審批程序,規范業務經營范圍許可、資金風險控制,同時加強對P2P網貸的日常監管。
(三)對民眾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
1.加強法律知識教育
給民眾們灌輸法制的觀點,讓民眾認識到民間借貸應在法制的范圍內運行,不能投機取巧,不能民間集資。
2.加強金融知識教育
加強對民眾金融知識的灌輸,多開展一些金融專業知識講座,發放一些金融知識宣傳手冊給民眾,讓民眾了解和掌握基礎的金融知識,能對市場做到冷靜的分析與了解,進行理性投資。
參考文獻:
[1]周海成.當前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調查[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
[2]王寅.溫州民間借貸資本現狀及發展模式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
[3]鄭嘉璐.溫州金融改革的措施、難點及建議[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