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亞
[摘要]2015年我國改革發改委提出要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探索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機制。南昌市積極推動企業直接融資,其上市公司22家,全市直接融資規模達到百億元。但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南昌市資本市場總體表現出發展滯后的特點。IPO注冊制改革以市場化為目標,以嚴格的退市制度為前提,以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轉板機制為基礎。在IPO注冊制下南昌市政府應加快調整扶持企業上市思路,與發揮政府統籌規劃作用,完善上市工作體系及后備資源庫,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達到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效果。
[關鍵詞]南昌市;IPO注冊制改革;企業上市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B
一、南昌市企業上市基本情況
1.南昌市上市公司數量和融資金額
中國股市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作為股市投資者投資對象載體的上市公司在這十幾年的實踐中,也經歷了一個數量和規模急劇膨脹的過程。截至2015年末,滬深兩市境內共有上市公司2751家,市價總值為52.59萬億。江西省現有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35家,其中南昌市22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總數62%。截至2015年9月6日,全國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達到3089家,江西省共有34家。其中南昌市有15家,位居全省首位。近年來,南昌市把企業上市工作放在推動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來抓,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推進措施,不斷加強對企業上市的引導、扶持和服務力度。但是,從趨勢來看,南昌市上市公司總數變化不大,2013年減少一家,2015年新增三鑫醫療企業,六年內,僅僅增加了4家,年均成功上市不足1家。同時,南昌市積極推動企業直接融資,僅2014年,全市直接融資規模實現138.01億元,這當中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掛牌企業增發融資額達到17.41億元,債券融資120.6億元。
2.周邊省會城市上市公司數量比較
(1)湖南省長沙市
截至2015年4月底,湖南省有上市公司80家,創造了歷史新高、使湖南在中部六省中成為上市公司數量排名第三的省份,其中長沙市上市公司45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數量的56%。
(2)湖北省武漢市
截至2014年11月底,湖北省境內上市公司數量繼續保持中部第一,共計86家,在全國各城市中位居第8位,其中武漢市上市公司42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數量的56%。湖北省新三板掛牌企業達84家,以絕對優勢領先中部省份。
(3)福建省福州市
截至2015年6月30日,福建省共有98家公司在境內滬深兩大交易所上市,規模居全國第8位:總市值16336.98億元,居全國第7位。其中福州市上市公司30家,占全省總量的30.93%。福州市新三板掛牌企業27家,占全省總量的30.34%,2015年初以來,新增掛牌企業13家。
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南昌市資本市場總體表現出發展滯后的特點,與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有差距,具體來看有如下幾個特點,即產業整合能力較弱、上市公司數量少、直接融資比重偏低、上市公司整體規模較小以及上市資源儲備欠缺等。
二、IPO注冊制改革對企業上市的影響
證券發行注冊制又叫“申報制”或“形式審查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而作為主管機構的政權機關只負責審查上報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但不干預其他發行事宜的制度。具體來看,注冊制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以市場化為目標
以往的審核制和現行的核準制,是實質性審核,即證監會的新股發行審核委員會從行業背景、商業模式、市場營銷、業績可持續性、財務管理、法律風險等各個角度審核通過后,才能發行上市。IPO注冊制改革的目標,一方面由于之前審批制造成的股票市場供求不平衡導致高市盈率、高IPO價和高超募這三高現象的產生,因此,注冊制的實行正好可以規避上市的額度和規模嚴格管制的弊端,創造一個供求平衡的環境:另一方面,審批制過程繁雜,注冊制可以達到審批環節去行政化的效果,從而提高股票發行效率,減少權力的尋租。實行IPO注冊制,上市門檻和再融資門檻將大大降低,只要符合證券法規定的條件就可以自行IPO,不需要證監會同意,只要按規定備案即可。
2.以嚴格的退市制度為前提
IPO注冊制的前提是嚴格的退市制度。以納斯達克為例,該市場擁有有嚴格、完善的退市機制,規定了持續上市最低標準,包括總資產、流通股份、有形資產凈值、市值、最低股東數、總收入和最低買價等。從80年代后,納斯達克每年的上市公司家數和退市的公司家數基本一致,每年將近8%的公司退市,而自1997年之后,該市場新上市公司家數遠遠低于退市公司家數。另外,其他實施注冊制的市場每年也有諸多公司因不達標準而退市,如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年退市率為6%,英國創業板(AIM)約12%,絕對數超過200家。
3.以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轉板機制為基礎
2015年5月《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被國務院批轉,當中的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的提出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意見》還提出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探索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轉板機制。這對于新三板掛牌企業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機遇,一旦新三板企業達到在主板市場或創業板市場上市的條件,就可以直接申請轉板,避免了審批制中繁雜的程序。在《證券法》尚未修訂完成,注冊制尚未正式實施的前提下,轉板通道與IPO通道同在監管層的發行節奏控制下,從新三板轉板創業板,仍需要等同于創業板IPO。在注冊制實施后,新三板掛牌公司在滿足條件后可直接向交易所申請上市,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板。
三、IPO注冊制下南昌市推動企業上市的政策建議
根據IPO注冊制的改革要求,結合區域政府在企業上市過程中起到的統籌規劃、政策調控、協調溝通以及資源整合等作用,現對南昌市在IPO注冊制下的政府作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重視IPO注冊制改革,調整扶持企業上市思路
現行的審批制因效率過低,非常容易造成新股供給周期、需求周期的錯配,導致A股失血嚴重,成為股市大起大落的首因。而注冊制不同,主動權更多掌握在申請投資者手中,只要具備相關的條件,備齊申請所需手續,申請上市的公司皆可自主地選擇融資規模、上市時間窗口,至于企業最終能否成功掛牌,則需要聽從投資者意見。
2.完善上市工作體系,發揮政府統籌規劃作用
眾所周知,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合理有效統籌規劃,所以南昌市政府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在明確區域發展目標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上市工作體系,做好統籌規劃的工作。首先,政府應建立相關組織機構,促進企業積極申請上市,并將此工作細化分解,作為部門和組織考核的一部分:其次,政府應出臺一系列行政規范并提出具有指導促進企業上市的決策性意見,加強決策支持。同時,進一步規范政策傳導機制,保證各方面信息的全面深入的傳達到每一個環節。
3.完善上市公司后備資源庫,加快培育企業上市
建議南昌市綜合考察企業規模實力、上市意愿和發展潛力,篩選、建立、完善擬上市企業、擬掛牌“新三板”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企業資源庫,夯實基礎,分年度選擇條件相對成熟的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強化指導、推進改制、促成上市。對于生產經營主業符合國家、省、市產業政策,符合產業功能定位,現代企業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財務指標基本滿足上市要求,且企業決策層有較強上市意愿的企業,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工作目標,達到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效果,同時起到規范示范帶動作用。
4.正面引導企業上市,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
總體來看,南昌市政府應制定以財政補貼為主的鼓勵政策,降低企業上市的成本與風險促進企業上市。同時還可以根據南昌市實際情況為企業上市配套諸如優先申請扶持經費(如:優先推薦享受國家及地方貼息債券、擬上市企業投資高新技術項目、符合有關政策規定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貸款和科技扶持資金)、投資項目支持(如:同等條件優先選擇有投資意向的上市公司作為、投資方地方重點建設項目)、實施信貸傾斜支持等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