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輝
【摘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本文針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來探討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重點。
【關鍵字】行政管理體制 改革 核心與重點
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是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以人民的利益為核心,堅持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管理理念。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我國很多地方與政府機關在發展過程中只關注經濟利益,對民生建設方面比較忽視,沒有關注,導致了我國各地方的經濟發展速度參差不起,這是由于行政管理體制不完善造成的,是由于沒有落實科學發展觀造成的,所以當政府機關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政府機關要嚴格履行社會經濟發展職能,要能夠對監管與調節市場經濟,要構建和諧社會,為和諧社會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并且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要大力發展公共事業,要構建以人為本的民主法治體制,為社會各階層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務。
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與重點
(一)行政管理體制往公共行政體制轉變.行政管理體制是具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特點,行政管理的范圍比較廣泛,所以很容易出現政事混亂、政企不分的現象,各級政府管了不屬于自己的事物,這會導致出現政府權力過大的現象,人員臃腫、權責脫節、職責不清、機構龐大,官僚作風嚴重、工作效率低下、也失去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雖然對行政管理體制的問題處理一直沒有停止,但是目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要想完全消除這些負面影響,就要徹底轉變行政管理體制,改變這些不合理的現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為了突出公共意識,實現公共行政體制建設,這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文化、政治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各項公共事業也應該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服務能力,明確政府職責,讓政府做自己的事,做應該做的事,做好應該做好的事,并且能夠充分調動起社會各方面的積極主動性,推動我國社會發展。
(二)行政管理體制要執行民主法治.沒有民主就談不上公共意志,政府執行公共意志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民主監督,也很難保證政府權力的公正、公平、公開,甚至形成不良風氣,讓政府權力成為一部分人的謀利工具。新中國成立以后,對于民主法治建設有些疏忽,導致一些政府管理意志突出、長管意志突出、官僚意志嚴重,政府官員貪污腐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現象經常發生。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對這種官本位思想進行了治理,但是在一些地方和政府還存在這種官本位思想,官僚作風嚴重,這些都需要加強治理。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變革,對于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要求也更迫切,一方面,隨著多元化經濟的發展壯大,希望政府能夠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并且希望政府參與進來,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另一方面,由于社會文化的變革,公民的參政意識與參政能力在不斷的加強。黨的十七大報告就明確提出:“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加強民主法治建設,能夠有效的改善官僚作風、長官意志,能夠提高民主行政能力,提升政府的執行力與公信力,為發揮政府作用奠定政治基礎。
(三)合理分權.在我國建國初期,為了實現物資統一調配管理,實行了中央高度集權的行政管理體制,相對應的各地方與政府機關也實行了集權體制,但是集權體制存在四個缺陷,第一,權力被過分放大,出現個人權力膨脹、獨斷專行、忽視民主觀念、缺乏集體意志的情況出現,甚至還會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第二,因為缺乏民主意志,容易出現工作上的決策失誤,導致影響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正常進行。第三,因為集權,容易出現責任意識淡薄、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第四,容易破壞思想文化領域的百家爭鳴,導致思想文化萬馬齊喑。因為集權存在這些缺陷,所以要解決集權問題,政府要避免對市場的干預,權力下放是改革的必經途徑。再深入改革就是合理分權,根據民主法治與市場經濟的需要,進行重新安排權力結構。合理分權首先要解決憲政上的問題,要讓憲法更加準確、周密,能夠讓人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權利,其次,要將縱向與橫向分權有機結合。在縱向方面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規范政府行為,按照發展民主政治要求,正確處理黨政關系,依法明確各職責權限,讓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都能夠做好本職工作,各負其責。在橫向方面要健全中央與地方的分權體制,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民主法治要求,不斷總結經驗,明確各地方與政府機關的職責權限,當各地方和政府機關的領導人發生變化時基本權責不會因此而改變,不會因為領導人主管意志改變而改變。
(四)行政管理體制要向機制創新轉變.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是要優化政府結構,讓政府機關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公眾,但是當前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更多的是對政府機構進行改革,因為缺乏與公眾和社會的接觸,所以改革方向與社會和公眾的需求有偏差,所以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要往政府機關機制轉變,政府管理機制包括了政務的公開,公平,公正,問權制度的完善,擴大了公民參加政務的渠道,提升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改進公共服務模式,讓體制改革能夠適應多元化的社會現狀。
三、結束語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從行政管理向公共行政體制改變,要把官本位向民主法治體制轉變,要合理分權,要機制創新,這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結構的變化必然改革的需求,我們只有不斷的總結經驗,把握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保障我國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羅輝.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重點探討[J].企業
改革和管理,2014,(07).
[2]高杰.針對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重點進行的研
究與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8).
[3]黃文平.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
改革[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2,(07).
[4]周蓉.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重點[J].中小企業
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