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磊


摘 要:環境問題在當今世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環境會計學是會計學界中的一門新興學科,社會民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環境惡化帶來的變化,促使環境會計學不斷發展完善。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必須要保證發展的動力,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資源,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我們做到平衡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兩個方面的問題。但是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利益最大化,生產是第一要務,并且我國較晚地引入環境會計概念,與其他在工業革命中經歷環境變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無論是在環境會計學理論的研究還是在措施條例的實際操作上,都缺少必要的基礎和豐富的應對經驗,面對我國已經存在并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要不斷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制。本文主要討論了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階段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根據實際情況和理論研究思考出的對策。希望社會各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現有制度,為能源行業順利開展工作提供保障和政策性支持。
關鍵詞: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一、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出具獨立報告公司比例偏低
目前,我國學界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采用補充報告,另一種觀點則是釆用獨立報告,相對來說,獨立報告可以有效評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讓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掌握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
上市公司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把環境會計信息零散地分布在各項報告內容中,較少的企業單獨對其作為一項內容予以披露。
上表顯示,電力行業獨立報告的比例上升最快,從42%上升到65%,其他行業在2015年均低于65%的水平,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披露比例比較低,三年均處于各行業的最低水平,且沒有增長的趨勢,煤炭、新能源行業的披露比例增長較為平穩,比例適中,在各行業中起步較高。
2.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不全面
上市公司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主要有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兩種類型,根據信息的采集結果,財務報表附注披露了部分環境定量信息,除了這種間接方式外,定性信息比定量信息占取的比重更大。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報告里主要是文字性描述,反復提及披露環境政策,較多闡述企業的環境目標、環境措施、環境方針、環境政策和所取得的環保成績等的描述性定性信息,雖然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夠具體,信息使用者無法得到一些客觀準確的信息,不能了解到疑問信息,這樣的環境會計披露信息不利于投資者的決策。同時,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不全面、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定量信息過少。可以在公司年報中看到,絕大多數歷史信息不能充分披露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因素,而且公司在對外公開信息時并不會特意披露環境會計信息。
3.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不規范
我國相關的政策法規還沒有對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形式做出一個明確統一的規定。現階段,企業進行披露的形式主要有獨立報告、會計報表附注、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
上表顯示,對于能源行業企業主要在董事會報告和報表附注中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監事會報告和重大事項中披露的情況基本沒有。2013年~2015年,能源行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比例逐年緩慢提高。
4.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會計學界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還處在一個發展完善的階段,還沒有明確統一的會計準則能對披露的方法和形式做出規定,缺乏相關法律準則的規范就導致了不同企業通常根據自身經營信息特點和偏好選擇披露方法和形式,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很強,導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建議
1.健全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
我們要吸取發達國家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經驗教訓,發揮政府立法的強制主導作用。我國對于環境會計理論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和民眾的環保意識還不夠深刻,加強政府立法在短期內更具實際意義。我國還沒有單獨的環境會計信息公開法,近年來頒布的眾多包括《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礦產資源法》在內的環保法律法規,大多都是簡單的概括性和原則性的陳述,操作難度較大,并且較少針對能源行業做出明確規范。
首先,要明確企業環保責任、環保對象、環境監管體系和環境治理措施,制定能源行業環保的全方位法律體系。其次,完善環境治理的獎懲制度。我國對于破壞環境的違法成本過低,企業通過犧牲環境達到獲得經濟利益的目的,相關部門要通過立法和嚴格執法加大懲處力度,迫使企業主動采取環保措施,形成環保經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升整個社會的環境質量。
2.健全外部監督體系
企業需要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通常不會如實全面地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要完善外部范圍的監督體系,完善政府完整的環境信息監督體系,構建系統的第三方指標評價體系,并加強社會利益相關者的監督。
除了政府的強制監督體系和第三方監督機構,還應該提高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感和環保意識。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等傳播平臺對能源行業企業的環境報告進行公益宣傳;還需要提升投資公司咨詢人員的環境會計專業素質,引導中小投資者對能源行業進行正向投資。
3.健全公司內部環境會計信息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為了樹立良好環保形象,需要自愿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完整記錄整個發生發展過程的合法性。通過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客觀有效評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走向現實要求企業的會計人員和內部其他人員具備一定程度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專業知識及能力,應在多多借鑒國外的成功案例和先進經驗,交叉學習多元學科,提升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能力、技術水平,能夠創新完善環境會計處理制度。企業要對相關會計人員加強培訓和進行后續培訓,不僅要求掌握會計知識以及已經頒布的環境會計準則,還需對企業內部關于環境會計的內控及風險評估流程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學習環境經濟學等相關理論體系,這樣才能勝任環境會計工作并履行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趙志衛,李翔.環境會計研究述評與前景展望[J].財會通訊,2011(01).
[2]沈洪濤.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問題研究:理論與證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楊福華.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分析[J].財會審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