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貴州省黔東南雷山西江、從江岜沙、從江小黃、黎平肇興等民族村寨,由于自然環境的特殊性,多為貧困地區,但卻蘊藏著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資源。當前中國經濟在習主席“新常態”思路引領下正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新常態思維引導下,民族村寨旅游發展如何轉變思路,進入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新常態?本文通過SWOT分析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 新常態 黔東南 民族村寨 旅游發展 SWOT分析
一、新常態思維模式下,旅游行業呈現新的變化趨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速度更快、層次更高、轉型升級態勢更明顯的新常態,旅游行業呈現新的變化趨勢:
(一)旅游機遇涌現
隨著“中國時代”的來臨,以往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已經即將被新的旅游六要素:“商、養、學、閑、情、奇”取代。
(二)旅游趨勢在變化
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文化交流、假日經濟等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國內旅游需求開始呈現多極化的特征,觀光旅游的比重日益下降;休閑度假、運動等旅游需求升級。游客更加注重旅游體驗與品質,旅行形式散客化和自助游日益普遍。
(三)旅游理論在創新
厲新建[1]提出,新常態下的全域旅游發展需要形成旅游產品生態圈層,在這個生態圈層中,不僅包括差異化的景觀,也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空氣質量等以往旅游業發展過程中被忽略的因素;鄢光哲[2]指出,新常態是旅游業主要的發展機遇。
二、黔東南民族村寨旅游經濟的發展的SWOT分析
黔東南民族村寨旅游以少數民族村寨為旅游目的地,以民族村寨景觀和民族風情為吸引物,是集鄉村旅游與民族旅游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 結合新常態經濟背景,利用SWOT矩陣分析法,可以對黔東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資源和條件進行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的分析研究,以便理順思路,找到對策,走出困境。
(一)優勢(Strength)
第一,貴州黔東南地區各民族村寨具有自身的優勢,突出的鄉村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第二,黔東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至今共計16項,涉及7個縣,9項為黔東南獨有,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第三,貴州黔東南地區各民族村寨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和原貌的歷史遺存已經融合成絢麗多姿、神秘獨特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圈,成為世界鄉土文化保護基金會授予的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第四,黔東南民族村寨,不僅具有差異化的景觀,原生態民族文化、社會環境、空氣質量等也非常優越,能夠形成新常態下的全域旅游發展需要的旅游生態圈層。
(二)劣勢(Weakness)
第一,黔東南地處貴州、湖南、廣西交界處,離中心城市遠,對于發展城市消費推動型“農家樂”等旅游形式不利,使黔東南的旅游產品藏于深山之中,也影響其旅游發展進度。第二,黔東南民族村寨屬于西部欠發達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差距較大,貧困現象較普遍。“以旅扶貧”任重道遠。第三,黔東南民族村寨旅游產品結構和模式單一,高水平、高質量的休閑度假類產品奇缺。不能充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也制約了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第四,旅游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民族村寨居民自發式小投資的旅游形式難以獲得旅游發展初期效果,資本和技術要素越來越重要。
(三)機會(Opportunity)
第一,新常態下就需要創新供給、引導消費。隨著我國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的縮小,農村消費能力、中西部消費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的消費模式,未來經濟應注意到個性化消費的趨勢。第二,當前,我國旅游需求開始呈現多極化的特征,國內旅游,從傳統的低端觀光游需求,向休閑度假、生態體驗、運動體育、文化會展等高端旅游需求升級,觀光游的比重下降。第三,在民航業和旅游業發展的融合趨勢下,空中連通對旅游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黔東南面向西南出海門戶廣西、廣東,鄰近柳州、桂林、南寧等旅游熱點城市,容易吸引較多的國內外游客,大交通區位優勢為開發民族旅游業打下了堅實基礎。第四,循環低碳綠色經濟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環境更有利于可持續發展,黔東南民族村寨旅游屬于這樣的環保綠色產業,這一方面有很大優勢可供發展。
(四)威脅(Threat)
第一,黔東南民族村寨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利用已處于緊迫狀態。由于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遷,加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影響,民族或區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加上受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沖擊,原已自發形成的文化體系受到削弱和沖擊。第二,由于缺乏開發資金,保護條件差,開發水平低,旅游產品藝術表現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民族村寨一些獨特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個性化內涵難以表現出來,核心競爭力難以形成。
通過SWOT矩陣分析法,對黔東南州民族村寨旅游資源和條件進行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的分析研究,在新常態思維引導下,利用新常態帶來的機遇,以及“一帶一路”和貴廣高鐵經濟帶建設契機,黔東南民族村寨旅游發展應該直面威脅,緊抓機遇,規避劣勢,發揮優勢,從而在新思維的發展契機中發展創新。
(作者單位為凱里學院)
[作者簡介:崔艷萍(1971—),女,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痦椖浚罕疚南得缱宥弊逦幕瘋鞒信c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資助。]
參考文獻
[1] 厲新建.新常態下的旅游業新發展[N].中國青年報,2014-11-07(11).
[2] 鄢光哲.新常態下旅游業發展機遇[N].中國青年報,2015-02-12.
[3] 2015年黔東南州政府工作報告[R].
[4] 李金早.開辟新常態下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新天地——2015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工作報告[R].
[5] 北京集奧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2015在線旅游行業洞察報告[R].
[6] 張廣瑞.中國旅游發展新常態的發展理念與戰略選擇[J].旅游學刊,2015(04).
[7] 郝康理.新常態下旅游規劃理念創新[J].旅游學刊,2015(04).
[8] 李亞娟.國內外民族社區研究綜述[J].旅游地理,2013(10).
[9] 周國忠.楠溪江古村落歷史文化旅游發展策略研究[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2(03).
[10] 王惠琴.中國古村落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