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清廉
昨天去工地巡查工程,中午返回時路經老家,我下車回了趟家。
“你咋回來了?咋不先打個電話,又來工地上看工程?”一個人常年在老家的老媽看到我回來,高興得不知所措。“我們今天巡查工程,路過,想你了,回來看看!”看到我一臉疲憊,老媽塞給我一個剛洗好的蘋果,關切地說:“吃個蘋果去睡吧,我給你做飯,想吃啥?煎餅,西紅柿雞蛋湯,還是我做的紅薯葉面條?”聽著老媽如數家珍一樣點著我小時候的最愛,我鼻子一酸,應聲說:“媽,啥都行,你隨便吧!”“好嘞,做好我叫你!”老媽像是領了圣旨,高興得像個孩子。
老媽今年81歲,育有六個子女,我排行老六,她習慣喊我“老妞”!老爸是名解放初期的“老黃河”,已經去世十多年了,留下老媽一個人孤獨在家。我們六個子女其中有四個都在黃河系統上班,最大的哥哥已經退休,爸爸去世那年,我們就建議老媽跟我們一起過,把老家的房子留著,啥時候想回來再回來,但是老媽說什么都不同意,一句“我習慣老家,不習慣城里”讓我們無所適從,最后商定,還是隨媽的心意讓她留在老家,只要她住著高興就好。
農村的宅基地很大,老家的小院有一畝多地,很寬敞,老媽會在小院里種上各類瓜果蔬菜,仔細數來有20多種,用她的話說:“這些沒有打藥的菜,是專門給你們種的。我不能讓你們每次回來看我都空手回去!”老媽身體很好,除了左腿有點骨質增生,走路稍微有點顛,其他并無大礙,80多歲高齡,吃飯比年輕人吃的還多,同時她自己還種了3畝灘地,種著花生、玉米、小麥,每年收成季節一過,她就會給我們送面、送油。出于她的身體考慮,我們勸她多次,把耕地退了頤養天年,可老太太說啥都不干。2015年,我們背著她把3畝地偷偷轉讓給了別人,告訴她國家要干“穿黃工程”,地被收回了,她才勉強接受,但是一向閑不住的老媽,卻在花生收成季節結束后,背著我們每天自帶干糧,去灘地撿拾花生,一去一整天,用整整10天時間拾了6袋花生,然后榨成油給我們挨家送。接過她送的花生油,我們真是哭笑不得。
我的老家屬于沿黃村莊,我每次去工地只要有空余時間都會到家中看看老媽,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很少在家中吃飯,一是怕給老媽添麻煩,二是工地一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在家待。
“老妞,起來吃飯吧,吃了再睡!”睡眼蒙眬中,老媽把我喊了起來,一盤炒豆角、一盤蒸南瓜放在床頭旁邊的桌子上,老媽手里還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葉手搟面。這種久違的場景,一瞬間仿佛把我拉回到30年前上中學的時候,那時候,我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來倒頭就睡,老媽總是那句:“睡吧,我給你做飯,做好叫你!”每次老媽都會像現在這樣,端著飯在床頭喊我,然后一直看著我吃完,自己收拾碗筷,讓我接著睡……
望著一直注視著我的老媽,我接過碗筷,剛吃了一口,不自覺地眼淚流了下來。“妞,咋了?”老媽擔心地問。“沒事,飯太熱,熏的!”怕媽擔心,我拭干眼淚,故意做出一副狼吞虎咽的吃相,逗得老媽重復著我小時候她經常說的那句話:“看把你饞的,慢點!”然后開心地在一旁看著我吃完……
我的女兒,今年已經上大二了,已過不惑之年的我,結婚這么多年,習慣了在單位里風風火火,在家里獨當一面,很多時候忙不過來,到了飯點,一向不會做飯的老公永遠是那句:“上街吃,還是叫外賣?”這種被老媽寵著、慣著,享受著飯來張口的感覺已經有30多年沒有體會到了,再次體會,那種全身心被釋放的輕松感,被愛包容的安全感真的是原汁原味,沁人心脾。
不知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母愛是一條長長的路,無論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延伸、順暢。那悠悠的牽掛,那諄諄的叮嚀,為你指點迷津,護你一路遠行。”人到中年,能享受到老媽給做的手搟面,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