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含
摘 要:學習效率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注重課堂聽課效率,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成立化學學習小組,形成互幫監督機制;有效使用錯題集,牢記重點難點易錯點;由學生章節小結總結,新舊知識點有效結合等四個方面淺談了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提高 化學 學習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44-01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個老師的心愿,更是學生及其家長的追求目標。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與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出發,總結了幾點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1 注重課堂聽課效率,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
課堂45分鐘是學生學習的核心時間段,即使是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課后及時進行知識鞏固,但是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仍是阻礙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疑點,系統的知識學習避免了知識點的遺漏,并且在課堂互動中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如何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主要注意五點,專心聽、仔細看、善于想、敢于問、勤于解。不少學生上課很認真聽課,但是效率卻不高,是因為認真聽并不代表就會聽。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一定要帶著目的性地去聽,帶著課前預習的重點和疑點,聽老師是怎樣講解的,新舊的知識點是如何銜接的,課程內容是如何概括總結歸納的。仔細看就是要學會觀察,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去解決問題。善于想就是要勤于思考,多去想為什么、怎么辦。敢于問就是要一定不能不懂裝懂,在課堂上及時解決自己的疑問。對于課堂上老師安排的練習題和小測試,要認真對待,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此外,在這個過程中,要勤于記筆記。“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學生重視記筆記、善于記筆記并會利用筆記,便能更深地掌握課堂知識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有了牢固的基礎,才是靈活使用知識的前提。
2 成立化學學習小組,形成互幫監督機制
課堂作為學習的主要場所,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也會很快的融入到學習中來,但是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惰性,很容易就會進入學習疲倦期,尤其是課后的學習中,沒有課堂中的學習氛圍,便降低了學習的效率。而成立學習小組,則可以為課堂外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小組中的學生作為個體來講都是自主的,自主預習、自主研究、自主的約束增加的行為規范,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無形中便形成了監督機制,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在做化學實驗的報告時,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起學習、討論,使課堂上的實驗重點、難點和疑點得到了全面性的回顧,加深了記憶,而且小組之間的討論,可以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性的學習遠比被動學習效率要高。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應注意幾個問題,一是人數問題,一般4-6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最為科學,人少可能會對某個問題無休止的討論下去,人多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則會影響學習效率;二是要有效進行小組內的管理,要保證紀律和共同的奮斗目標才會達到互相幫助和監督的效果;三是人員如何分配,要注意學習水平、性格、性別三個方面的差異,有效利用好三種差異才會使小組的學習效率有效提高。
3 有效使用錯題集,牢記重點、難點、易錯點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錯題集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常常會遇到學生一個題目做過很多次,每次都錯,試卷上有不少題目是以前做過的,可是依然會有學生出錯,說他粗心吧,可是學生自己也說明明題目看著很熟悉,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了。在大量的題海中,遇到自己眼熟的題目不會做其實很正常,只能說是自己當時掌握了,但是后來又忘記了。對于此類問題,錯題集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錯的題目及時整理在本子上,定期拿出來看一看,就會加深記憶,而錯的題目一般都是自己當時沒掌握的重點、難點或者疑點,這往往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錯題集便是這個消化過程的一個載體。曾經做過一個比較,沒有錯題集的同學在復習時,會選擇看書、筆記和一厚沓試卷,相當于把所有學過的東西包括會的不會的都一字不落地過了一遍,這樣固然好,但是卻浪費了不少時間,沒有針對性的選擇重點和難點記憶,從而無法選擇有效記憶,復習的效率很低。而相反,習慣于寫錯題集的學生,錯題集便成了最重要的、濃縮且精華的復習資料,根據錯題集上涵蓋的知識點進行回顧,一方面加深了對錯誤率過高題目的記憶,一方面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回顧,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4 由學生進行章節小結總結,使新舊知識點有效結合
善于總結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在總結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學習中遺漏的問題、加深對重點和難點的記憶,將新舊知識點有效的結合起來。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只記得學習的新知識,前面學習過的舊的知識點忘得一干二凈,為此老師很苦惱,認真教過的知識學生為何就不上點心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處于被動的位置,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教到哪里就學到哪里,而老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需要學會引導學生如何學、如何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人的第一個記憶周期是5分鐘,第二個記憶周期是30分鐘,第三個記憶周期是12小時……第七個記憶周期是7天,第八個記憶周期是15天,第九個記憶周期是30天,第十個記憶周期是60天。遺忘曲線又告訴我們在學習中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學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規律復習,并及時做章節小結總結,記憶效率會明顯提升,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海鵬.論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才智,
2016(11).
[2] 劉文斌.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和動手能力的培養[J]. 科技展望,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