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玉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習方法的轉變成為了必然趨勢,在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成為了有效的學習方式,同學與同學合作,同學與老師合作,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完成學習的任務,同時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本文對“合作學習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49-01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是指學生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是20世紀 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效果顯著,所以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并且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合作學習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也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1 合理進行分組,促進全面發展
既然是合作學習,那么分組是至關重要的,好的分組可以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班級內英語水平的總體情況來合理進行分組,以保證每一個小組的英文水平相對統一,這樣在合作學習時,分工也能更為明確,任務由簡到難,每個組內的成員都能找到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合作學習最重要的還是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首先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比較溺愛,嚴重缺乏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當代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而合作學習無疑是這種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由4個人或6個人組成的學習小組,如果要想在整個班級中取得優異成績,就必須精誠合作,互幫互助,將個人融入這個小小的集體中,一切以集體利益為出發點,努力不拖其他人的后退,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學習的合作能力肯定會大大提高。其次,能夠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組內成員一定要經常進行溝通,這樣長時間的溝通交流,能夠培養學生的之間的感情,還能夠提高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另外,小組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當今社會競爭激烈,處處存在競爭,因此要培養學生較強的上進心,激勵他們變得更加優秀,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的人才。并且,合作學習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思想進行碰撞,往往能夠創造出出人意料的結果,他們相互討論,相互啟發,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得出許多新的見解,這些新奇的想法能夠刺激他們學習的興趣,能夠激勵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2 精心設計任務,耐心指導點撥
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組分好之后,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設計任務了,任務是整個合作學習的核心,合作學習所有的分工合作都是為了圍繞這個任務而進行的,所以任務的設計一定不能馬虎,它既要能滿足學生學習的成就感,也要讓學生有所提高和突破,循序漸進,條理清晰,不只流于形式,只在意學生合作的一種外表,而不用心思慮任務中的內涵。英語學習聽、說、讀、寫,而每個人的特長不同,有的學生擅長口語,有的學生擅長記憶,所以設計的任務要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也能夠學習別人的優點,比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簡單的沒有英文翻譯的片段,讓學生進行臺詞的整理和表演,聽力較好,單詞基礎較好的學生就負責進行臺詞整理,口語不錯的學生就負責表演,最后看哪個小組的臺詞整理得最正確,表演得最完整,這樣的有趣而層次多樣的任務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共同參與到任務中。
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立足于學生的主體作用,其關鍵在于激勵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動機,為學生的參與創設一個充滿民主、和諧、愉悅和思維智慧的教學環境氛圍,從而產生師生合作參與、和諧共振的激勵場面,為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創造良好的前提。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耐心的引導,幫助他們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并且表揚他們已經完成的部分,多鼓勵,少批評,不挫傷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自尊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快樂地學習英語,投入到英語教學課堂中,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3 各組交流借鑒,競爭合作共贏
小組內的合作是為了讓組內的成員同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借鑒則更能夠提高整個班級內的所有學生的英文學習水平。把每一次的合作學習變成組與組之間的比拼較量,這樣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潛力,從而保證更高效地完成任務,但是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在競爭之后也要學會互相交流學習,將每一個小組合作學習之后的成果在班級內進行分享,再由老師分析總結,將這次合作學習的成果最優化,能夠推動整個班級的英語學習。
小組內的合作,組與組的競爭以及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以不同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在競爭與合作中共贏,讓英文學習變得有趣不枯燥,讓學生樂于在這樣的氛圍中展現自己,突破自我,更大程度提升自己,讓學生的人格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4 結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這一種教學理論是十分適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注意,要合理進行分組,使得組內的成員都能夠發揮自己所長,完成任務,收獲學習的成就感,樹立學習英文的自信心,也要精心設計任務,讓任務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也要注重學習成果的交流分享,讓同學們相互切磋,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別人的身上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也用自己擅長的一面去幫助別人,在這樣交流學習中,能夠使學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高小麗.試論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4年15期.
[2] 洪玲.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