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67-01
水墨畫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具有簡單、概括的特點,符合兒童的思維。通過水和筆墨的無窮變化產生出生動、古樸、簡潔、概括的藝術效果,能給人一種筆墨變化無窮的韻味。幼兒學習水墨畫時,可以大膽揮灑,任意馳騁。水墨畫活動能夠萌發幼兒創造性思維和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善于利用水墨畫的優勢,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1 引導觀察,幫助幼兒積累創作的源泉
1.1 走進自然、欣賞名畫,激發幼兒觀察興趣
幼兒在周圍世界觀察到的東西越多,他們知識越豐富,創造能力就越強。在實踐中教師利用大自然和名畫欣賞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如大自然中的鳥語花香,樹茂花繁,田園風光都是幼兒喜聞樂見的,通過欣賞能提高幼兒的觀察力,開闊幼兒的眼界,豐富幼兒的知識。另外一些名家的畫作也能引發幼兒的共鳴,喚起幼兒對美的追求,刺激幼兒表現的欲望,如吳冠中的《樹林》《梯田》《江南水鄉》都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 明確任務,增強幼兒的觀察目的
在欣賞觀察事物前要讓幼兒知道觀察什么,觀察時注意些什么,在觀察的過程中要進行語言指導,如首先看什么,以后看什么,最后看什么。有實驗表明,讓一組孩子隨意地看一幅動物的畫,不提什么觀察要求,而讓另一組孩子有目的地看同一幅動物的畫,并要求他們看后將動物的形象畫出來,結果顯示,后一組孩子觀察精細程度超過前一組孩子。
1.3 掌握方法,幫助幼兒有效觀察
幼兒由于其身體心理發展特點對于物體的觀察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整體觀察的方法去感受繪畫對象的整體造型、色彩特點,然后再引導幼兒能夠詳細觀察局部特點,再將局部統一到整體中。如,在寫生活動《我的小椅子》教學中,教師采取先引導幼兒觀察椅子的整體,再分別看椅背、椅面、椅腿,看清每部分的形狀,然后再綜合起來。這樣有序的觀察,幼兒就很快把握了椅子的造型特點。事實證明,充分的觀察和拓展的思路會使孩子們畫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讓幼兒通過觀察理解,把潛意識的創造圖案再現出來,他們的創造力才能充分發揮。
2 更新理念,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2.1 留給幼兒想象的空間
傳統的水墨畫教學都是教師提供范畫,然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觀察、模仿。而現在我園在開展水墨畫教學時,根據《指南》中藝術領域的教育建議,采取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學策略。如范畫的提供(此處的范畫是指具有欣賞價值,能有效激發幼兒審美情趣的水墨畫作品),教學中在提供了范畫以后,先讓幼兒自己觀察發現,集體探討,然后教師做適當小結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給幼兒提供了自主學習和自由想象的空間。
2.2 游戲情境給幼兒創作的靈感
水墨畫教學中的主體是孩子,幼兒的水墨畫作品應該是“玩”出來的,是具有美好意境及故事內涵的個性化的藝術。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水墨畫教學中,教師課巧妙采用游戲的方式來實現,在游戲的過程中發揮創意想象,然后用水墨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想法。例如在小班活動《小黃和小蘭》中,教師先以欣賞繪本故事的形式讓幼兒感知兩個好朋友(小黃、小蘭)一天中的生活,接著以“小黃、小蘭來到了某個地方”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經歷來創編想象,并用各種筆觸來表現。下面是小朋友的作畫過程:“她們來到了一個小小的房間”(用淡墨將小黃和小蘭圈起來),“小黃說‘我們去滑滑梯吧!小蘭答應了,她們手拉手一起走到草坪上”(將筆毛撕開成掃帚樣,在房間旁邊畫出了一片草地),“走過一座小橋”(畫出一根粗線)“終于看到滑梯了!小黃和小蘭開始爬上滑梯“(緊貼著“小黃”“小蘭”他又用時粗時細的筆觸畫出了一個拱形表示滑梯)一幅半抽象的“作品”躍然紙上,徜徉著孩子智慧的畫面是如此靈動,如此與眾不同。
3 巧用方法,幫助幼兒表現心中的創想
3.1 造型法
人物和動物的動態復雜多樣,所以在教學幼兒繪畫人物和動物時,其中的難點就是如何讓幼兒更形象的表現出來,這個時候采用了身體造型和活動教具來突破。如在水墨畫教學《年畫娃娃》中,教師先讓幼兒用身體學一學、擺一擺年畫娃娃不同的姿態,幼兒通過觀察同伴的動態動作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給幼兒提供活動小人,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擺弄活動小人,自由變化出各種動態,最后的效果自然是幼兒的作品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多彩。
3.2 示范法
在水墨畫教學中,示范是支持繪畫教學的手段之一,也是培養幼兒水墨畫能力的有效途徑,適當的示范是必要的,但要把握梯度和方法。示范就是一個階梯,孩子們可以順著這個階梯越爬越高。在水墨畫教學實踐中,教師通常會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欣賞示范法、重點示范法、同伴示范法、互補示范法法等進行教學。例如,在水墨畫活動《花果山的猴子》進行時,采取欣賞示范法感知了猴子的基本形態,重點示范法示范運筆方法,孩子根據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自由組織畫面,這樣既幫助孩子學有重點,又使孩子學得靈活,作品效果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無不閃爍著幼兒創作的光芒。
3.3 評價法
新的評價理念要求對幼兒水墨畫發展的評價不僅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在作品評價中,教師將重點放在作品是不是具有新穎獨特的表現,內容上是不是有孩子自己的東西。在過程評價中,開始可以對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行評價。在幼兒自由表達作品環節,對幼兒的構思進行評價,比如“你的想法真獨特”“大家都期待你的作品哦”。在幼兒作畫環節,教師可以從幼兒的專注性、堅持性、獨創性等方面進行評價,比如“他的作品是這樣畫的,很獨特哦,你的呢,是不是和他的不一樣呢?”這樣的評價,在肯定接納幼兒作品的同時,以欣賞的態度鼓勵幼兒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創作表現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帶來的驚喜和成就感便成為幼兒繼續進行創造的動力。
幼兒正處在一個很容易激發起創造性的年齡階段,可以說幼兒是天生的改革家,而水墨畫教學的特點,恰恰是培養幼兒創造性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作為幼兒教師,水墨畫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激發幼兒創造性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和基點,通過水墨畫這個載體,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