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華
摘要:據相關部門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已經超過了126萬個,事業單位中的在編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3000萬人,離退休人員超過了900萬人。可見,事業單位不論在機構數量上,還是在從業人員上都僅次于企業。長期以來,我國事業單位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發展緩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潛藏于事業單位內部的各種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已經無法在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特別是在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更多,本文將就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探析,并針對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現狀 改革對策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得到發展,經濟形勢呈現出喜人的態勢。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下,我國事業單位發展迅速,單位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是,有國家財政資金投入不斷減少,很多事業單位中出現了資金嚴重不足的現象。一直以來,我國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執行的是預算會計核算制度,注重對經費收支的核算,單位內部并未建立內部控制的理念,也并未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必須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為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足
內部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中的基礎環節,它決定著內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充分發揮,并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與執行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甚至對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有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在剖析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環境后發現,其內部控制環境建設還極不完善。例如:事業單位構建了文化氛圍和環境,但是,并未根據自身的特點建設文化環境,再加之多年以來養成的不求進取、消極怠工、養尊處優的特點,造成該事業單位的員工個人價值取向與單位的管理理念、戰略發展并為形成一致的目標,特別是干部與普通職工之間缺乏競爭意識、創新意識、風險意識。
(二)缺乏風險評估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所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日益增加,但是,就目前事業單位的風險評估系統現狀來看,各級組織的風險意識并未提升到應有的高度,也并未在事業單位內部構架一個健全的、有效的風險預警,與此同時風險意識淡薄,風險管理機制缺乏,特別是很多事業單位的管理風險意識嚴重不足,在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時能力還有待提升。例如:在組織層面上,由于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還缺乏完善性,相應的監督機制更是匱乏,導致我國事業單位出現濫用公共權力、各種貪腐和舞弊風險的發生。
(三)內部控制活動缺乏
內部控制的核心內容是其內部控制活動,這也是事業單位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此來保證內部控制目標能夠得以實現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例如:在有的事業單位中,關于內部財務控制流程、工資支出流程、代扣代繳資金流程、資金流入流程、會計資料傳送流程、會計檔案查閱流程等不同的方面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但是,在這些控制活動中并未涉及到對于一些關鍵環節的控制,如:對于內部物資采購的控制、專項資金的分配的控制等。這些流程主要都是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描述的,并沒有指定具體的負責部門、負責人員等,這就造成在出現問題時相互推諉,無從下手。
三、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
目前,各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環境的營造上還十分欠缺,必須建立規范化的、科學化的治理結構,并明確各種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權限,在內部構建科學而有效的制衡機制。另外,必須加強事業單位的文化構建。例如: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培訓或者請專家講座的形式盡快提升單位領導和相關業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風險管理意識、風險控制意識;單位的一把手必須下定決心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設,真正擔負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的責任,并以身作則付諸于實踐;加強對事業單位人員風險意識的滲透,將內部控制建設與事業單位的文化建設密切聯系在一起,從根本上將內部控制意識、風險意識灌輸到每一名職工心中。
(二)加強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
目前,我國很多事業單位由于缺乏風險意識、缺乏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特別是在風險的應對機制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如:單位的領導者與相關業務人員缺乏風險控制意識、風險控制機制的建設缺乏規范性、科學性,因此,各單位必須加強風險預警機制、風險應對機制的構建與完善,以此來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例如: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培訓或者請專家講座的形式盡快提升單位領導和相關業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風險管理意識、風險控制意識;單位的一把手必須下定決心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設,真正擔負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的責任,并以身作則付諸于實踐。
(三)優化并擴大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活動的范圍
內部控制活動是有效落實風險評估結果的最佳手段和措施,它充分體現在整個事業單位的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中,并始終貫穿于單位的所有經營活動中。筆者建議,應將其內部控制活動的范圍擴大到單位內部的不同部門和層次中,并在內部控制活動中增加一些相關方面的控制活動與流程,例如:投資環節、資金管理環節等方面的控制活動尤為重要。
總之,雖然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著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風險的應對、內部控制的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提升與改善的空間。因此,事業單位必須根據自身的發展實際情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的建設,完善風險預警與應對機制,加強內部控制的建設,為促進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關振宇.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規范的現實意義與應用解析[J].社會科學家,2014(01):46-49
[2]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0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