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英
摘要:本文闡述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提出了要規范管理制度,完善預算體系,增大監督力度,提高員工素質,增加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感,健全內部設置,提升管理能力等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對策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內部資金日常出進的管理,資金就猶如企業的血液,關系著其生存與發展,而財務管理就是負責監管資金運作是否正常,幫助企業進行良好運轉的關鍵。面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導致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因此,管理活動的開展需要結合于實際情況來解決存在的問題,選擇更為合適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下面筆者將針對于財務管理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以此來探究解決方案,希望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幫助。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管理法制化建設的問題表現
首先,財務管理制度的發展速度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導致其無法滿足于時代的需求,進而難以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因素。行政事業單位的一系列工作活動的開展也就會因此受到制約,一些財務活動的開展水平難以取得成效,也就帶來了相應的工作問題。其次,財務管理工作的操作水平存在不足。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中因為忽視了對相關管理元素的積極運用,缺乏明確性,使得財務工作的開展尺度沒有做到準確把握,進而在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執法落實,破壞力法制環境下的公平公正。
(二)財務工作的措施落實未能到位,導致控制力度的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逐步地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方法,以此來確保控制體系得以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下,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活動都是由會計一人所完成的,這也導致了工作活動的開展會因會計計算與出納工作的劃分不明確而帶來不規范的問題,這將會讓原有的財務管理制度無法達到應有的管理價值而成為了“紙上談兵”。
二、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對策
(一)規范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是以財務制度為行為標準與基本依據的,所以必須建立完善的制度,讓財務工作有所依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財務制度的建立必須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狀況來制定,涉及到財務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工作人員明確職責,合法合理利用資金,杜絕濫用資金;有利于監督人員有依據進行處罰,防止濫用公權與貪污腐敗的產生;有利于改變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混亂無序的狀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管理成本。
(二)完善預算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想要完善預算體系,應做到在以下幾個方面:⑴區分重點開支與一般性開支,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資金的發放順序,先支出重要事項,合理配置資金,發揮其最大效用。⑵預算資金要涵蓋預算內開支和預算外開支兩項資金,確保兩者都要兼顧到,而且都要進行開支控制,減少不必要開支。⑶以保證維持性資金開支的前提下,根據財力和需要分配適量的資金在發展性開支上。⑷以事業性(維持正常事物)開支為先,減少不必要的業務性(與其他單位業務接洽)開支。讓每一分錢前都合理運用,不僅要知道用在哪里,還要知道是否是必須的開支,讓資產配置更有目的性,同時也能減少公共資產的浪費。
(三)增大監督力度
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和設立監督機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監督,包括:監督資金運作的合法性、真實性、合理性;監督固定資產的管理;監督財務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規范性、及時性等等,而單位內部也要建立監督制度和審計、監督機構,對于單位的日常財務工作進行監督,加上政府的專項監督,讓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在良好的氛圍下順利開展。另一方面,一旦發現違規行為,一定要嚴格處罰,通過嚴懲逐漸形成行業自律,不能讓法律可有可無,起不到督促的目的。
(四)提高員工素質首先,增加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感
我們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員工進行考核的時候,需要確保其能夠滿足崗位所需,進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危機感,引導員工能夠不斷地學習,以此來實現整項工作活動的開展水平提高。其次,定期開展崗位培訓活動,確保從業人員能夠在時代發展的要求下來從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兩個方面進行自我成長,讓最新的專業化技能得以被有效地運用在日常工作活動中來。再次,大力引進優秀的財務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整體實力。
(五)健全內部設置,提升管理能力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監督機構、內審機構,通過監督機構確保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并且,合理設置會計崗位,明確崗位職責,責任到人,減少不必要的混亂與失誤;合理配置就業人員,一些關鍵性的工作盡量不要使用兼職人員,或者是指定責任人負責管理兼職人員。財務管理是為了企業管理服務的,同時企業管理的順利進行才能讓財務管理更加高效,兩者是相互作用的,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層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學習管理知識及基礎的財務統計知識,讓財務統計的數據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也是我們注重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畢竟行政事業單位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它的良好運作是社會秩序保障,所以管理者應該有相關的責任意識,遠的考慮單位的發展,杜絕違法違規行為。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控制環境的構建,需要從制度考核內容出發,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的帶頭作用來確保整個單位的不斷發展,繼而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提高。
參考文獻:
[1]霍俊斌.新形勢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外資,2010,(11):80-81
[2]袁開寧.新形勢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探討[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