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考生來說,即興表演環節是比較頭疼的一項,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再加上考試現場緊張怯場,很難發揮出原有水平。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點分析一下即興表演中應注意的問題和應對技巧。
根據曲風和內涵配以不同的表現
在音樂方面,除了節奏與節拍之外,整體曲風的感覺也很重要,比如中國地方民樂與古典民樂或西洋古典音樂之間就存在著非常強烈的差異。其實曲風方面的問題很好理解,我們去聽一聽各少數民族的音樂就會知道各有各的風格,有的歡快,有的粗放,有的優美,有的綿長。當我們熟悉這些曲風與風格之后,在舞蹈的表現上就能很自然地做到協調與準確。在考前學習中,不能只對某個動作與身體的協調或柔韌做功課,還應該拿出一些時間來熟悉各種樂曲、各種曲風,不要給自己設定界限,盡可能多聽、多感覺、多想。只有這樣,才能喚起我們的音樂敏感度,使我們在舞蹈考試中即使聽到陌生的舞蹈,也不至于慌了手腳。
跟上音樂的節拍,切忌套用熟悉的動作
考試中舞蹈與音樂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在具體考試中只要能把握好音樂的節拍,就不至于亂了陣腳,即使有些動作做不到位,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誤,這一點非常重要。有很多學生對音樂的節奏節拍把握不準,喜歡一上來就套用一些熟悉的動作,展現一些動作技巧和肢體感覺,但這樣的后果往往是越跳越亂,曲步分離,拿不到很好的分數。所以,平時在舞蹈學習中就應該注意這一點,可以專門進行一些音樂片段的練習,重點是找跟著節拍跳舞的感覺,比如4/4拍是什么節奏、3/3拍是什么節奏等等。當我們能熟練找準音樂節拍時,可以說即興表演的考試已經成功了一半。
曲從耳進,舞由心發
說白了,就是讓音樂自然地流淌進我們的身體,然后轉化成為一種自然的肢體動作表現出來,這樣的舞蹈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美,能給人以極大的美學震撼,但同時這也是一種不容易達到的境界。首先,我們需要有很敏感的音樂感受力和很豐富的情感構成,還要有一定的藝術天賦。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掌握和反復練習的都是一些肢體動作的開度、形態的表現等等,卻忽略了一些內心狀態的表達。如果我們具有足夠敏感的內心,將聽覺的藝術轉化成一種肢體的、視覺的藝術,那是一種很高的水準。這樣的水準對于一般考生來說可能不是很容易達到,因為每個人的天賦都有差別,但有一點是可以借鑒的,就是忘我。在考試中,我們要盡量消除緊張情緒,當音樂響起時,便要忘我地投入到對音樂的感受中去,不要刻意地束縛自己,也不要刻意地去完成什么高難度的動作,試著讓自己的身體在音樂的浸泡下空靈起來。在平常的學習中,也可以進行一些這樣的嘗試,久而久之,相信我們的美學敏感度和藝術敏感度都會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