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首曲子再彈來聽聽?!蔽覍πf。
琴聲響起。聽者可以從中體會到、聯想到在明媚的陽光下,人們快樂地生活……
這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黎明》第三樂章的開始部分,兩周前教的。在上周上課時,小濤已能正確彈奏。但音樂并不像數學那般以正確為衡量標準,音樂強調感情。于是上周的課上,我要求小濤更注意貝多芬的提示與標注。經過講解與練習,他當堂就能基本做到了。小濤練琴認真,悟性也好,按照要求又練習了一周,今天就彈得表情豐富多了,有點專業的范兒,像小鋼琴家。當然,這跟他此前已經完整地學過了貝多芬的幾首奏鳴曲有關。
十年前,小濤就開始學鋼琴。開始的一年,學得并不順利,觸鍵的基本要求還未掌握,彈的曲子經常停頓。
怎么辦?我不停地觀察,分析原因,提出設想,再實踐,再思考。他母親對我的教學理解而且信任,輔導兒子按要求練。他也很聽話,堅持學琴。
過了一段時間,出現了進步。小濤彈的曲子流暢了,有點好聽了??臻e時,他會主動去彈喜歡的曲子。每次參加鋼琴考級,也都順利通過了。更值得肯定的是,在考七級的過程中,小濤開始注重富有音樂表情的彈奏。大家都聽得出彈奏有趣了,活了,有生命力了。那之后不久,他參加了市里的一次鋼琴比賽,彈的就是七級的曲目。參賽者中有考過十級的。但初賽與復賽,小濤都是第一名!怎么會這樣?原來比賽并不只看曲目的難度,更不看考級的級別,主要就看演奏的完整性,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即感情。
自此,他練琴更認真,對音樂也更喜歡了。兩年后,他順利地通過了十級。之后,小濤繼續學琴。難能可貴的是——他完全是為了美好的音樂而學,沒有功利的想法。他的演奏能力、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初二暑假時,正學習到《熱情》的第三樂章。《熱情》是貝多芬自認寫得最好的鋼琴曲。在學習了對曲子的理解與表現之后,又聆聽、分析了世界級鋼琴大師的演奏,于是小濤的彈奏更精彩了——在大市范圍內眾多優秀選手參加的一次鋼琴大賽上,小濤被著名音樂學府的諸位名師一致推薦,獲得金獎。
更難能可貴的是,小濤彈琴并未影響課業學習,甚至可以說,學琴對他課業學習的提高以及品格的優化,還有促進作用。在小學階段,他連續六年都是三好生;之后,完全憑借學習成績與品格,進入一所很好的初中?,F在他是一所著名高中的優秀學生。業余時,他仍會把那熟悉的曲子再彈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