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雷
【摘要】2016上海廣播節10月25日至30日在滬舉行。在媒體融合快速推進的當下,為期6天的廣播節聚合全國廣播同仁之力,研究探討傳統廣播媒體的轉型發展。本文綜合敘述了包括2016中國廣播創新融合案例發布盛典、第十二屆“東方暢想”全球華語廣播創新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阿基米德高峰論壇、中國交通廣播25周年系列活動、情義東方·全國廣播公益慈善盛典、九州百戲·全國曲藝大匯等近20場豐富多彩極具全媒體融合特點的廣播創新活動,呈現出中國廣播“用耳傾聽、用心傾訴”的主題,以及開放、共享、共贏的盛典盛況。
【關鍵詞】上海廣播節 創新 融合
【中圖分類號】G223 【文獻標識碼】D
秋風送爽、碩果飄香。2016年10月25日至30日期間舉辦的2016上海廣播節集結海內外眾多華語電臺,講實力、曬數據、說公益,通過一系列專業活動及公眾互動,交流了廣播創新融合的新思路,展示了廣播全媒體跨界融合的新成果,打造出一場精彩絕倫的中國廣播行業盛會。
該項活動的指導單位為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主辦,東方廣播中心承辦。2015年10月15日舉辦的首屆上海廣播節通過一系列專業活動展示了上海廣播擁抱新媒體、探索新傳播樣式和新生產流程的新時代廣播形象;而在2016年的上海廣播節上,主辦方以“用耳傾聽、用心傾訴”為主題,除了繼續強調創新融合的理念,還設計安排了更為多元的全民互動體驗、更為豐富立體的活動形態,讓聽眾邂逅不一樣的中國廣播,共創廣播發展新價值。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廣聯合會)會長張海濤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互聯網的發展給廣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廣播要更多地走上創新的道路。希望所有廣播人繼續繼承傳統廣播的優勢特色,快速適應新媒體環境的變通與創新,不忘初心、堅守職責,從用戶的需求出發,在‘采、編、播、存、用上真正實現智能化、一體化,不斷升級技術、不斷翻新服務,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和民生生活。”
2016上海廣播節也確實升級了技術、翻新了服務。在為期6天的活動“菜單”中,既有滿含學術品位的2016中國廣播創新融合案例發布盛典、第12屆“東方暢想”全球華語廣播創新大賽,又有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上海音樂廣播音樂云中心——“M項目”啟動儀式、首屆全國交通廣播綜合影響力發布會、“情義東方·全國廣播公益慈善盛典”等;既有業界大咖滬上論劍的2016阿基米德高峰論壇,又有與民互動、體驗營銷的五星體育廣播“全民動起來,畫出你的愛”、上海廣播現場秀、1057歡樂生活節;既有復古懷舊的Love Radio“粵來粵愛”網絡電臺發布會、傳統精致的“九州百戲——全國曲藝大匯”,又有清新淳樸的上海少兒廣播合唱團60周年晚會、高雅經典的星期廣播音樂會——我的莫扎特。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上海廣播節還獨家冠名某食品品牌并推出首款官方紀念禮品,2016年6月限量登陸淘寶眾籌平臺的“羊角包小公主”迷你復古藍牙收音機已眾籌成功并陸續送達購買者手中,“廣播制造”的好品質和上海廣播人的精明練達收獲了眾多好評。
可以說,上海廣播節不僅成為了廣播人的節日,也成為了廣播愛好者共同的節日。綜合來看,主要有四大亮點。
一、創新融合,共謀發展
在傳播環境快速變化,傳統媒體紛紛謀求“彎道超車”、探索融合發展之路的當下,廣播行業該如何破題?又可以有哪些作為?2016上海廣播節再度集結海內外眾多華語電臺,通過一系列專業活動嘗試答好這份“考卷”。可以說,這是一次在媒體融合環境下,研究探討傳統廣播媒體轉型發展之路的全國性峰會。
充滿了融媒體的“味道”。為了探索上海音樂廣播未來的轉型發展之路,音樂云中心——“M項目”在開幕儀式上正式啟動建設,該項目將為音樂廣播構建更加符合全媒體播發、投送的技術框架和節目模式。出席開幕式的中廣聯合會會長張海濤,副會長王求,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董云虎等領導同時按下啟動鍵。
“2016中國廣播創新融合案例發布盛典”開幕首日(10月25日)隆重舉行。案例評選今年5月正式啟動,由中廣聯合會主辦,《中國廣播電視學刊》雜志、《中國廣播》雜志、上海廣播電視臺(SMG)承辦,共收到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下簡稱中央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下簡稱國際電臺),以及全國近50家省市級電臺的240多個案例。經過近半年的調研和兩輪評選,中央電臺的“中國廣播云平臺”、北京臺的“節目團隊運營模式創新”、貴州臺的“互聯網+智慧交通云平臺”、湖北臺的“‘長江云融媒體新聞平臺”、湖南臺的“電臺節目共享平臺”、江蘇臺的“‘微啵云跨媒體交互運營平臺”、南京臺的“‘在南京融媒體服務項目”、山東臺的“廣電淘項目”、上海臺的“@Radio廣播全媒體制播平臺”和“阿基米德FM”獲評為十佳案例;中央電臺的“《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跨媒體傳播”、中央電臺的“海陽工作室創新融合”、國際電臺的“環球資訊融媒體產品”、佛山臺的“自助聲導游項目”、廣東臺的“‘大愛有聲跨媒體公益行動”、河南臺的“戲曲客戶端‘河南戲”、黑龍江臺的“‘回家的路愛心手環跨媒體公益活動”、湖南臺的“虛擬主持人‘嘻芮項目”、上海臺的“微信公眾號‘話匣子”、浙江臺的“‘全民開贊融合互動模式”獲評優秀案例。十佳案例和十個優秀案例在盛典上正式對外發布。發布當天,國內及海外華語電臺齊聚一堂,創新融合案例的項目代表現身說法,以示范性的案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中國廣播行業的融合發展探索提供出更多可借鑒的、實實在在的“破題”之舉。正如中廣聯合會副會長王求的點評:“當人們越來越習慣于網絡化生活時,傳統廣播必須主動做出變革,而變革往往就是‘壯士斷腕式的,或許今后的廣播形態將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而變化、變革正在發生,正在這些案例的種種實踐中發生著。”他還特別強調,媒體的創新融合,既要切中“痛點”,亦不能忘記初心。融合的載體是產品,創新是根本。在創新融合過程中,經營創新是驅動力,流程再造是發展必然。廣播傳媒走向與新媒體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前廣播界面臨的最大挑戰。廣播電臺同行在媒介融合道路上發育出新的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現在媒體世界的版圖還在發生裂變,我們還在路上。可以說,通過“中國廣播創新融合案例”評選這樣的活動,匯聚入選案例的實際操作經驗,能夠在廣播行業形成一股創新融合的力量,真正讓這些典型案例起到引領、示范和推動的作用,促進整個行業轉型,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
此外,作為上海廣播節的一個品牌活動,以“思想、溫度、品質”為主題的第12屆“東方暢想”全球華語廣播創新大賽總決賽同樣直面媒體融合轉型,聚焦面向全媒體推送的節目內容創意制作。最終,中央電臺的《遇見海昏侯》系列、上海新聞廣播的《對話區縣委書記“我的區縣我的家”》獲得金獎;廣東臺《南方的喜悅》、美國西雅圖在線中文廣播《異口“童”聲》獲得銀獎;加拿大中文電臺《聲音明信片》、北京臺《尋找刁愛青》、天津臺《話說天下事》、安徽臺《車神計劃》、浙江臺《廣告狂人》獲得銅獎。其中,加拿大《聲音明信片》還榮獲“阿基米德人氣獎”。縱觀本次廣播創新大賽,不僅參賽作品創下歷屆之最,而且節目模式和內容都十分強調融合傳播,聽眾和用戶已經成為內容“生成者”,涌現了一批“沉浸式”的新型廣播節目形態。9組來自海內外的創新節目代表們帶著閃亮的奇思妙想接受評委、現場觀眾的終極“拷問”,三方碰撞火花四濺,現場氣氛爆棚。
同樣,阿基米德高峰論壇也給大家帶來了驚喜。“基于廣播,融合傳播。”上海東方廣播中心主任、阿基米德FM董事長孫向彤發布“短音頻”戰略:“生產3~10分鐘的短小音頻,打上互聯網傳播的標簽,投送到移動互聯網各個平臺的終端,尋求變現新模式。”在“融媒體時代的中國廣播影響力”主論壇中,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李皎、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曾少華和上海廣播電視臺技術管理部、技術運營中心主任林偉明分別做了題為《做好“六個轉變”》《廣播+無限可能》《從P2P到N2N》的演講。尼爾森網聯媒介數據服務公司總經理張余、賽立信研究集團總經理黃學平、廣視索福瑞(CSM)媒介研究公司副總經理鄭維東從大數據角度探索移動互聯網廣播的下個機會。由浙江廣播電視學會副會長董傳亮、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磊等嘉賓參與,阿基米德FM總經理王海濱主持的圓桌對話,探討廣播增值空間、解析了廣播共贏渠道。本屆論壇共有來自全國100多家廣播機構負責人、知名廣播電視數據調查機構、資本代表,以及對音頻領域有著深度觀察的專家學者出席。
二、融耀交通、傳揚慈善
2016年是上海交通廣播開播25周年以及中國大陸交通廣播誕生25周年,“融耀25年”——交通廣播2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在廣播節期間陸續上演。1991年9月30日,上海交通廣播信息臺正式開播,隨后交通廣播這一廣播傳播形態在全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目前全國交通廣播已經增長至124家,“出門就聽交通廣播”已成為中國廣播聽眾,特別是廣大移動人群的共識。借此次“2016上海廣播節”之機,10月26日,首屆“全國交通廣播綜合影響力評比發布”從“播出機構基本信息、受眾網絡投票信息、第三方數據支撐信息和行業專家評審信息”等四個方面展開對播出機構和推薦人選的綜合評議工作。活動現場揭曉并頒發全國“最具影響力交通廣播頻率”“最受聽眾歡迎主持人”“最具社會正能量公益推廣項目”“最佳創意公益廣告”等各大獎項,組委會對入選播出機構、名優欄目和優秀節目主持人、行業突出貢獻者等頒發了獎杯和榮譽證書,并為11月進行的“穿越中國——大型新聞紀實采訪行動”出發儀式授旗。在當天的系列活動中,由上海交通廣播《1057大家幫》節目組發起的“全國幫扶類節目聯盟”正式成立,全國交通廣播播出機構共同發布“中國交通廣播公益(上海)宣言”,志在踐行“全國960萬平方公里,處處有人幫”的溫情承諾。來自全國交通廣播播出機構的領導、嘉賓等90多人出席在上海中心舉辦的“行進的力量——寄語未來的交通廣播”寶庫一號封箱活動,把對未來交通廣播的寄語投入寶庫封存。在登頂上海中心后,在頂層郵筒給各地交通廣播寄回一份“上海至高的問候”。
此外,在“情義東方·全國廣播公益慈善盛典”中,來自全國的十多個特色廣播節目交流了他們的公益善舉,這也是全國廣播公益慈善活動的首次集中展示。來自河北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的“992大家幫”、中央電臺華夏之聲的“徒步公益”、廣東廣播電視臺的“大愛有聲 母乳愛”、遼寧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的“‘日行一善——愛接力年度大型公益行動”、湖南交通頻率的“一幫一愛心大行動”、貴州綜合廣播“留守兒童來信了”等公益活動首次被上海觀眾了解;曾引起滬上巨大反響的上海廣播公益慈善項目899駕車調頻的“情義東方·東廣愛基金”、上海交通廣播的“1057大家幫”和上海新聞廣播的“無障礙電影”等為更多觀眾熟知,現場充滿著濃濃的愛與力量。
三、全城熱聽,全民樂享
2016上海廣播節既是行業的盛會,也是廣播與廣大聽眾、用戶一起分享發展成果的節日。在新媒體、新技術強有力的支撐下,今年廣播節的線上線下互動內容和模式得到了全面升級,上海東方廣播中心旗下的13套頻率全面出擊,傾力詮釋“用耳傾聽、用心傾訴”的主題。
10月29日至11月13日,上海交通廣播“1057歡樂生活節”在上海錦江樂園內打造了一個集美食、文化、時尚和互動體驗于一體的嘉年華,其中包括了兒童交通公園、汽車極限體驗、房車美食時尚區等豐富內容,讓不同人群享受“車生活”的樂趣。
繼在2015年上海廣播節驚艷亮相后,上海廣播現場秀此次也來到“1057歡樂生活節”首日的現場——錦江樂園,通過上海交通廣播進行全程線上直播。來自上海廣播10套頻率的30多位人氣主持人此次打破頻率區隔,新鮮“混搭”,與現場觀眾和場外聽眾共同營造“有互動、有福利、有驚喜的7小時大直播”,這也是上海廣播歷史上首次實現跨頻率合作的戶外大型直播。
“全民動起來、畫出你的愛”由五星體育廣播策劃推出,聽眾可以使用任意一款能記錄運動軌跡的應用,畫出有創意的運動路線,表達出對廣播的支持與熱愛;10月28日是上海東方廣播電臺開臺紀念日。為回饋廣大聽眾的支持,本屆廣播節舉行了“上海廣播感恩聽眾大派送”特別活動。當天,上海廣播旗下13套頻率在節目中總共派送1028份“上海廣播節聽眾答謝禮”;Love Radio“愛的時光派對”在外灘三號再次跳起“青春的迪斯科”。
四、品牌演出,閃耀舞臺
2016上海廣播節特別打造了三場風格迥異的品牌演出,不同的藝術門類征服了各類觀眾。作為上海廣播電視臺藝術人文發展基金會成立兩周年的匯報演出,上海戲曲廣播聯合全國18家電臺,舉辦了一臺“九州百戲——全國曲藝大匯”專題演出,首次融合南北共18個特色曲種,演員陣容十分強大,堪稱“老、中、青、少”四代同堂,填補近些年來同類演出的空白,以期再度喚起社會對傳統藝術的關注與傳承。作為上海歷史最為悠久的童聲合唱團,上海少兒廣播合唱團特別帶來其60周年晚會,唱響20首中外經典之作;在10月30日亮相的星期廣播音樂會——“我的莫扎特”,同樣是匠心獨運。主辦方邀請樂評人、音樂人、愛樂者等推薦了15首候選曲目,最終通過阿基米德FM以網友投票的方式確定了最終的9首演出曲目,實現了一場由觀眾“說了算”的音樂會。
6天時間,近20場主體活動,2016上海廣播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中國廣播正在進一步釋放內容生產力并尋求變現新模式、正在積極向國內外電臺尋求合作共贏、正在向“創新融合”道路上大踏步前進。正如上海廣播電視臺副總裁、上海東方廣播中心黨委書記王治平所描繪的:“上海廣播希望和全國廣播同仁加強合作,探索優質音頻可行的傳播樣態,緊握融媒體的抓手,一起搶占互聯網音頻的主流市場份額,提升中國廣播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影響力。”
(本文編輯:覃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