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德
[摘 要]寫作文時,學生往往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首先,應采取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要指導學生學以致用,為文章增光添彩;再次,讓學生相互修改習作,互相借鑒;最后,共享美文,心生羨慕,萌發寫作的念頭。通過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作文水平自然會有新的突破。
[關鍵詞]提高 寫作水平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09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寫作既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又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經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及反思感悟,談以下幾點認識。
一、激發興趣是寫作的前提
“情不動,故辭不發。”學生寫作文往往冥思苦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情感、沒有寫作的沖動,尤其是沒有靈感,無話可說,自然難以下筆。因此,教師在指導寫作時,應采取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親身體驗生活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就說明如果學生缺乏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會腹中空空,沒有寫作素材。陸游說:“爾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強調認識、感受、體驗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學生如果親身體驗,自然就會有話可說,也就不會愁寫作文。例如,我帶領學生走東串西摘辣椒,和他們一塊兒饒有興致地玩弄秋天的豐收,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勞動一結束,我就趁熱打鐵,讓學生寫“記一次有意義的勞動”,學生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文字就像潮水不斷涌來,感情真摯。有學生這樣寫道:“經過艱苦的勞動后,我雖然累得腰酸背疼,但得到爺爺的表揚,心里卻熱乎乎的。”的確,有了親身體驗,這一個個文字就像精靈一樣,蹦蹦跳跳地來到習作中,將此刻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2.豐富實踐活動
李大釗曾教育他的孩子“學就要學得踏踏實實,玩就要玩得痛痛快快。”因此,我在班上大力提倡學生多玩,并玩得有意義、玩得開心、玩得痛快。對于他們的課間活動,我沒有過多的限制,任憑自由玩耍嬉戲,個個大顯身手,盡情展露。這活生生的畫面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學生習作的活水源泉。有一次,我讓學生寫《課間十分鐘》,他們馳騁思維,揮灑情感,把課間活動寫得活靈活現。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語言。”這足以說明,興趣是很關鍵的,它是促進學生寫作的內驅力。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學以致用是成功的希望
小學階段,遣詞造句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礎。如果給學生一個作文題目,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比登天還難。若從簡單的遣詞造句開始,逐而綴句成章,就變得容易多了。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從簡單的入手,由易到難,逐漸提高。
另外,各種句型的應用更是錦上添花。我們都知道:反問句在語氣上比陳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強調,又能表達強烈的情感。教學《再見了,親人》時,我指導學生進行對比,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反問句比陳述句更能表達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那種“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教學結束后,在《家鄉新貌》的作文競賽中,有學生在作文中巧妙運用反問句,我感到很欣慰。他這樣寫道:“祖父們能以粗茶淡飯填飽肚皮已經很慶幸了,到了我們這一代,家家餐桌上有魚有肉,非常豐盛,大可一飽口福,難道這不是黨的政策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嗎?”因此,教師應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互改習作是科學的手段
為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認真批改習作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作文教學中,作文都是教師批改并下評語,所以評語不免有些權威性,導致學生懶得去反思。在一次習作中,我嘗試引導學生小組互改習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通過生生互改習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是教師在批改中加以指導,加上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可以促使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四、“你我共享”是成功的展示
為了讓學生相互交流習作,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在學習園地中專門開辟了“你我共享”天地,為喜歡寫作的學生提供心靈交流的驛站,使他們從我挑選的這些美文中,感受到同齡人的寫作魅力。在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時,互生羨慕,躍躍欲試,萌發寫作的念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覺地把當天的所見所聞寫成日記,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喜歡寫作,又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有抓住學生的特點,運用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