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東良
摘 要:科技創新能力是幫助高職學生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有效方式,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對高職院校教育培養機制的優化,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本篇文章在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主要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現狀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措施這三個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科技創新;創新能力;培養方式
0 前言
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一種有效方式。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順應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措施。從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現狀來看,高職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所采用的統一化的教學模式,已經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社會對高等科研機構的創新能力的過度關注,也給高職教育中的科技創新工作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為了讓科技創新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得到更好地落實。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問題,應該成為高職院校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1 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的出臺》讓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了高等職業院校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1]。在對高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探究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從國家的經濟發展現狀來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促進教育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是優化生產方式的重要途徑,生產方式的優化,對產品科技質量的提高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對工業產品科技質量的提升已經成為了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方式,從學生自身的因素來看。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更好地順應社會的發展,這就對學生社會生存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自身技能得到充分發揮的情況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2]。
2 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
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讓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成為了高職院校未來發展中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但是從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現狀來看,高職院?,F行教育模式中的弊端,成為了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3]。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性的培養方案,是一些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在學校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缺乏關注的情況下,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自然也不會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關注。一些學生在在校期間沉溺于網絡游戲和影視作品之中,一些專業成績相對出色的學生把專升本考試看作是增強自身競爭實力的重要因素,在應對專升本考試的過程中也不會對自身的創新能力進行發揮,由此可見,創新意識的缺乏,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中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3 培養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3.1 通過科技創新項目的應用,提升高職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針對目前高職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缺乏問題,指導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項目,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有效措施??萍紕撔滤季S、創新實踐和創新知識等因素是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揚州科技學院采用的是指導學生參與政府部門主持的科技創新項目的培養方式。在2007年,該校參與了揚州市科技局舉辦的“玩具產品發聲、發光的配套裝置研究”這一創新項目[4]。在參與這一創新項目的過程中,該校對系課專業設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調整。藝術學院與電子系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新的設計方向,將創新項目列入畢業設計的做法,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針對一些藝術類高職學生文化知識相對缺乏的問題,學校通過設計中玩具創意設計競賽等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參與創新活動相對過程中主動提升自身的科技基礎知識。從該校畢業生的畢業作品來看,電子玩具狗和聲光抱枕等玩具等設計項目的出現,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某畢業生將揚州地方戲曲制作成了芯片,通過控制電路的方式將芯片應用于毛絨玩具制作中的做法,對揚州本地玩具產業的創新,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從這一例子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科技創新項目,是提升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3.2 通過科技創新培養機制的創新,提升高職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教師的專業思想引導作用,是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培養機制的創新,是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對培養機制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首先通過校園文化的營造,為學生構建了一種勇于創新的文化氛圍,“人人能創新、時時能創新、處處能創新”該校提出的學生能力創新培養理念[5]。為了讓學生的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學校對自身的教師隊伍也進行了完善。一些在國家科技部及境外創新公司有過受訓經歷的教師成為了教師隊伍中的主體力量,鼓勵教師參與創新能力培養方式訓練的做法,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學校對應用于工程技術領域的TRIZ(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理論應用到了實際教學之中。在構建基于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創新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該校將學生的教學體系分為了三個層次,在第一層次的學習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是創新思維的學習訓練,在第二層次的學習之中,教師會對學生對TRIZ理論的應用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在第三層次的學習之中,教師會通過為學生布置創新項目的方式,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從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來看。該校學生先后在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術作品展示會和江蘇省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等多項比賽中獲得殊榮,這就表明培養機制的創新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3.3 借助校企合作機制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了提升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在高職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這一機制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江蘇張家港沙洲職業工學院在構建校企合作體系的過程中與江蘇澳洋醫藥物流有限公司、張家港化工機械股份有效公司等機構確立了合作關系[6]。除此以外,在構建校企合作機制的過程中,自辦企業也成為了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張家港沙工東力公司,就是沙洲職業工學院自行創辦的一家企業。在該校的教學中,企業發揮的是實訓平臺的作用。數控機械加工業務是企業經營的主要業務,教師在企業中擔任管理崗位的角色,學生在進入生產線實習期間感受到的是真實的生產環境,這就可以通過發揮雙師素質教師的作用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4 結論
在做好組織領導工作的基礎上,借助科研創新項目和校企合作機制發揮高職學生的內在潛力,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高職院校只有構建有效的創新教育途徑,才能有效促進高職學生科技創新教育體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