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呈現]
一節累人的體育課終于結束,我渾身疲憊,口干舌燥,一心只想喝水。一下課我就馬上沖到班里飲水機旁,開懷暢飲,卻忘了校服還在操場,任它在那里曬太陽,直到放學我才想起。
我跑到操場發現它還在,但衣服卻出現了異樣,從領口到肩膀裂了一個大口子。仔細一看才發現竟然不是我的衣服,但一時我又找不到自己的,只有自認倒霉。
放學了,我把那件渾身“傷疤”的校服塞到書包里。“回來啦?快去洗手,準備吃飯!”母親招呼道。“嗯。”“你校服呢?”“在書包里。”“哦。準備吃飯吧!”因為怕母親責備,我便沒有告訴她真相,把那件校服塞到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便去吃飯、做作業、洗澡了。
洗完澡后,我發現母親房里的燈開著,不禁有些好奇,要是平常她已經早早入睡。我推開房門,露出一條細縫,“嗡嗡”的縫紉機聲傳入耳朵,我看見母親在燈下,而那件破校服,它的“傷口”一點點被補了起來。不經意間,我又看了眼母親疲憊的臉,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傷”卻再也補不回來。我突然想到自己和母親很久沒有溝通了,也很少關心她,我想做些什么,彌補平時的遺憾。
看了看日歷,媽媽的生日早就過了,這些年一直都是她為我和爸爸過生日,卻從來沒給自己過過生日。我決定,要為媽媽補過一次生日,我把平常的零花錢都湊在一起,發現才一百多塊。到了蛋糕店,也只能買一個小小的蛋糕,我便又買了幾朵康乃馨。當我把蛋糕和花送到她手上時,媽媽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總評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自己在學校拿回了一件破校服,媽媽為“我”補校服,“我”感受到母親的辛勞,決定為媽媽補過一次生日。事情敘述明了,緊扣文題,有真實的情感表露。但文章的主題還不夠明確,要想使立意深遠,應該是突出自己對媽媽的感恩與補償。因此,當“我”感受到媽媽的愛后,如何補償媽媽的內容要作細致入微的描寫,一些無關的材料甚至可以不寫,由此才能使文章主題更明確。
升格指津
原文的立意還是不錯的,作者圍繞題目“補”主要寫了兩件事情:媽媽為“我”補衣服,“我”為媽媽補過生日,以此突出母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但對這兩件事情的主次關系要分清。第一件事是使“我”產生為媽媽補償一下的想法的原因,第二件事是第一件事的升華,文章的重點應該放在第二件事的敘述與描寫上,以突出媽媽的任勞任怨和兒子對母親辛勞的體諒和補償,這樣的立意才更有深度。在這篇文章里,明確了補償母愛的主題后,應根據這個主題去安排詳略,以突出重點,增強表達效果。因此,補過生日的過程需要濃墨重彩,一波三折,通過具體的描寫使文中媽媽的形象豐滿起來,從而更好地突出中心。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修改后的文稿,是如何做到主題明確、詳略得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