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忠紅
【摘要】 目的 研究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實施整體護理對母嬰結局的效果。方法 52例行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治療的孕婦, 按護理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2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分別為(5.59±1.13)d、(221.36±25.69)ml、(6.58±0.67)分, 優于對照組的(7.90±2.01)d、(352.23±26.08)ml、(9.02±1.06)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研究組發熱發生率為3.85%, 低于對照組的23.0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整體護理在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中應用效果顯著, 對改善母嬰結局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適合臨床推廣。
【關鍵詞】 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整體護理;母嬰結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92
整體護理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護理模式, 現階段在婦產科疾病護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且發揮著良好的臨床效果[1, 2]。為此, 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治療的52例孕婦作為觀察對象, 主要探究了整體護理的應用價值, 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行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治療的52例孕婦, 按護理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26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7.13±3.29)歲;孕周34~41周, 平均孕周(37.26±2.03)周。研究組年齡22~38歲, 平均年齡(27.23±3.59)歲;孕周34~42周, 平均孕周(37.34±1.56)周。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 包括詳細記錄孕婦病情、向孕婦實施基礎健康知識教育、環境護理等內容。研究組在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措施, 主要內容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措施 ①加強健康教育。由護理人員向孕婦介紹院內環境, 如基礎設施、醫生等, 以此消除其陌生感。采取專題知識講座、發放小卡片等方式讓孕婦了解孕期的保健知識以及做好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同時, 通過上述方式讓孕婦明白剖宮產與自然分娩的缺點及優點, 以此幫助孕婦選擇正確的分娩措施。對于選擇剖宮產分娩的孕婦, 護理人員應告知其相關注意事項, 使其做到心里有數。②增進護患溝通。護理人員與孕婦溝通過程中, 需對其心理狀態進行詳細了解及評價, 以便予以個性化的心理措施。例如孕婦擔心生命危險等, 此時可向其講解手術方法及目的, 以及通過以往手術成功的案例引導孕婦建立治療信心, 進而緩解其不良情緒。另外, 護理人員可組織孕婦之間進行交流, 使其互相鼓勵, 同時鼓勵孕婦大膽說出內心的不安, 繼而進一步降低孕婦的不良情緒成分。③強化術前檢查工作。對孕婦的產程進行詳細觀察, 并囑咐孕婦保持外陰干凈。術前24 h做好皮膚清潔工作以及術前禁食等, 以此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
1. 2. 2 術后護理措施 ①嚴格檢查孕婦病情。術后, 使孕婦半臥于病床上, 保持其舒服的體位, 同時密切觀察及記錄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 包括腹部切口有無滲血及滲液、心率、血壓、呼吸等是否出現異常現象等。另一方面, 遵循醫囑及時換藥, 確保外陰區域的干凈以及認真檢查孕婦的導尿管, 查看其是否出現堵塞、彎曲等現象。②飲食護理。依據孕婦的情況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 主要以高維生素、易消化等食物為主, 排氣后可根據孕婦的身體狀況合理增加營養, 以此提高孕婦的身體免疫能力, 促進乳汁分泌。
1. 3 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兩組孕婦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等內容, 同時比較兩組的產后發熱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研究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分別為(5.59±1.13)d、(221.36±25.69)ml、(6.58±0.67)分, 優于對照組的(7.90±2.01)d、(352.23±26.08)ml、(9.02±1.06)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8、6.94、3.17, P<0.05)。
2. 2 兩組產后發熱發生率比較 護理后, 研究組發生1例產后發熱, 發生率為3.85%;對照組發生6例產后發熱, 發生率為23.08%。研究組產后發熱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3, P<0.05)。
3 討論
由于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孕婦的疾病認知度不高, 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 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 很有可能影響母嬰結局[3]。因此, 予以該類孕婦整體護理措施尤為重要。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措施, 針對孕婦的狀況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 本研究主要圍繞術前、術后展開了護理措施, 一方面可以增強孕婦的治療信心, 緩解其心理壓力, 另一方面則能確保孕婦術后的身體健康, 從而積極改善母嬰結局。結果顯示, 研究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分別為(5.59±1.13)d、(221.36±25.69)ml、(6.58±0.67)分, 優于對照組的(7.90±2.01)d、
(352.23±26.08)ml、(9.02±1.06)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研究組發熱發生率為3.85%, 低于對照組的23.0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實施整體護理可有效改善母嬰結局, 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安建華.對65例瘢痕子宮在此妊娠陰道分娩產程護理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195.
[2] 趙長杰.瘢痕子宮妊娠陰道試產的臨床觀察及護理.中國醫藥指南, 2015, 13(14):258-259.
[3] 張鈺, 趙金榮, 李金鳳.剖宮產瘢痕子宮孕中期引產護理體會. 醫學信息, 2013, 26(9):443.
[收稿日期: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