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娟娟 戚小兵 彭玲
【摘要】 目的 了解珠海市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聽力篩查執行狀況, 探討聽力篩查管理模式、質量控制體系, 為該市篩查工作的完善和發展提供理論參考。方法 選取2011年和2013年在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和珠海市人民醫院等26家醫療機構進行篩查的新生兒, 分別為26895例和28242例, 通過實地走訪和網絡質控相結合, 對新生兒聽力篩查狀況進行分析, 比較2011年和2013年珠海市新生兒聽力篩查狀況。結果 2011年及2013年42 d失訪率均>20%, 但2013年有明顯下降。2013年初篩率87.22%高于2011年79.57%(P<0.05);2013年已開展篩查機構與未開展篩查機構聽篩率、聽篩系統網絡統計篩查率高于2011年(P<0.05)。結論 加強上級主管部門對各級醫療機構的聽力篩查質量控制可提高新生兒聽力篩查率, 降低失訪率。完善聽力篩查機構工作的連續性、系統性、創新操作技術是提高聽力篩查質量必不可少的環節。
【關鍵詞】 質量控制;新生兒;聽力篩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95
新生兒聽力篩查(UNHS)是早期發現和診斷聽力障礙的重要策略, 在全球范圍內已獲得廣泛認可, 并且在耳聾的防控上已經取得顯著成效[1-3]。珠海市聽力篩查自2002年由珠海市婦幼保健院首次開展以來, 至今已有多家醫療機構開展聽力篩查。隨著聽力篩查開展年限、篩查機構的增加和篩查數量的增長, 如何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珠海市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管理水平和加強聽力篩查的質量控制, 本市衛生局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別對開展聽力篩查的機構采取實地走訪查閱制度及網絡質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質控, 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新生兒聽力篩查質量控制涉及的對象:于2011年和2013年在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和珠海市人民醫院等26家醫療機構進行篩查的新生兒, 2011年和2013年全市的新生兒篩查數分別為26895例和28242例。
1. 2 聽力篩查時間 新生兒于出生的3~7 d內在各級助產技術單位進行初篩, 初篩未通過或因某種原因未行聽力篩查者于42 d~3個月時行聽力篩查復查, 兩次聽力篩查未通過者3月齡時于珠海市婦幼保健院聽力中心進行第1次診斷, 6月齡時進行第2次診斷。
1. 3 聽力篩查方法 根據衛計委聽力篩查實施方案的統一流程新生兒聽力篩查采用瞬態耳聲發射(TEOAE)和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進行篩查[4], 對出生無異常的新生兒, 由聽力篩查人員告知家屬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后開展, 儀器類型根據各醫療機構配置而定。初篩采取耳聲發射檢查。復篩采取自動聽性腦干反應檢查。然后對初篩陽性者進行復篩, 兩次篩查都未通過者需到珠海市婦幼保健院聽力中心進行診斷性聽力檢查, 為進行干預程序提供依據。
1. 4 聽力篩查質量控制內容 按照衛計委(原衛生部)2009-2-26頒發的第64號令《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及廣東省衛生廳頒布《廣東省聽力篩查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制定質控內容(附錄1)。珠海市篩查單位質量管理包括:單位準入資格, 篩查單位基礎數據采集, 工作質量指標。基礎數據包括全市各區新生兒量及新生兒聽力篩查數, 新生兒基本信息, 初篩, 復篩, 確診和干預治療人數。質量信息收集與反饋由珠海市聽力篩查辦公室完成。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2011年和2013年珠海市聽力篩查概況 珠海市2011年登記人數26895例, 其中初篩21400例, 復篩2680例, 復篩陽性241例;2013年登記人數28242例, 初篩24633例, 復篩3050例, 復篩陽性283例。
2. 2 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 2011年及2013年42 d失訪率均>20%, 但2013年有明顯下降。見表2。2011年全市新生兒初篩率達到了79.57%, 2013年初篩率為87.22%, 2013年初篩率高于2011年(P<0.05);2013年已開展篩查機構與未開展篩查機構聽篩率、聽篩系統網絡統計篩查率高于2011年(P<0.05)。見表3。
2. 3 2011年和2013年聽力篩查規范化落實情況 2011年和2013年全市13家開展聽力篩查機構中的篩查人員參加省級以上培訓班并獲得資格證分別為60.7%(17/28)和82.8%(24/29);簽署聽力篩查知情同意書的工作由2011年26所醫療機構中僅有13所上升為25所;通過這兩次的督導及質控發現仍然存在的問題有部分醫院缺少篩查制度及技術規范;聽力篩查結果的信息錄入聽力篩查網絡系統不及時導致系統統計的聽篩率與實際聽篩率不符。
3 討論
2004年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納入到《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范》, 2007年衛計委(原衛生部)頒布《全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規劃》。此后數年各省市的成效參差不齊, 寧夏、四川省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5, 6]。而云南、貴州省新生兒的篩查率較低, 仍需大量的科普及宣傳[7, 8]。珠海市新生兒聽力普遍篩查工作開展已經有十年余, 隨著篩查工作的逐步進行和不斷宣傳, 以及政府部門的重視, 聽力篩查工作已經全地區覆蓋。本研究通過對2011年和2013年的聽力篩查情況進行比較發現, 聽篩率明顯提高, 全市新生兒聽力篩查率由79.57%上升到87.22%, 特別是未開展聽力篩查機構的聽力篩查率由19.03%上升到53.56%, 42 d失訪率也有所降低, 說明進行實地督導及質量控制后有明顯成效。但是對于聽力篩查規范化的過程實施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如部分機構篩查制度及技術規范的缺失、篩查人員無資質、聽力篩查結果的可靠性、聽力篩查結果的信息錄入不及時等, 因此需要進行相關改進, 如馬春娟[9]文章中建議的設專人負責新生兒聽力檢查, 做好健康教育和相關隨訪工作。
聽力篩查規范化的流程逐步落實, 從各級機構聽力篩查制度的制定、篩查人員資質的具備以及操作過程的規范化較上次檢查時明顯改善。目前存在的較大問題有:①聽力篩查結果錄入網絡系統不及時, 甚至部分醫院完全不錄入。新生兒聽力篩查是一個系統工程, 需建立運轉良好的區域性網絡系統, 才能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數據保存與處理, 在此基礎上得到真實有效的客觀數據。②部分醫院的聽力篩查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國內普遍采用TEOAE、AABR方法, 初篩率一般在89.32%, 復篩率在96.72%[10]。但有文獻提倡使用新技術如聲抗導、純音測聽、行為測聽、畸形產物誘發耳聲發射等來篩查, 認為可以大幅度提高檢出率和確診率[11]。章雪芹等[12]的新觀點認為聽力的初篩可在出生后42 d進行, 這樣可保持較高的初篩通過率。所以醫院聽力檢查的方法仍有改進空間。本研究中由于質量控制體系尚未完善, 部分工作尚未進行, 此次質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聽力篩查率, 使聽力篩查全覆蓋, 下一步工作是提高聽力篩查結果可靠性、初篩陽性的復篩率等。
綜上所述, 上級主管部門定期對各級醫療機構進行聽力篩查質控是提高新生兒聽力篩查率、完善聽力篩查工作、規范操作流程及提高聽力篩查質量必不可少的環節。本市2013年聽力篩查工作有很大進展。但篩查質量還有改進空間, 完善隨訪工作, 開展健康教育, 充實聽力篩查人才隊伍, 建立完整的聽力篩查信息管理和緊密合作各個機構來實現早發現, 早診斷, 為早期干預治療提高機會。
參考文獻
[1] 韓冰, 歷建強, 蘭蘭, 等. 中國內地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的回顧性分析.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2, 20(1):6-11.
[2] Morton CC, Nance WE.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a silent revolution. N Engl J Med, 2006, 354(20):2151-2164.
[3] Kennedy C, McCann D, Campbell MJ, et al. Universal newborn screening for permanent childhood hearing impairment: an 8-year follow-up of a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 2005, 366(9486):660-662.
[4] 吳紅波, 周玉萍, 呂魏峰.新生兒聽力篩查現狀研究.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 22(10):1062-1064.
[5] 焦方剛, 吳雪峰, 毛新梅, 等. 2010-2014年寧夏新生兒聽力篩查及干預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6):1191-1193.
[6] 陶宣華, 鄒凌, 冉隆蓉, 等.成都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質量控制.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8(3):36-38.
[7] 王瓊, 楊力, 全星, 等.云南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健康教育現狀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26-27.
[8] 朱云芳.開陽縣5435例嬰幼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貴州醫藥, 2013, 37(11):1037-1038.
[9] 馬春娟.基層醫院新生兒聽力篩查運作模式探討.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0):1447-1449.
[10] 洪曉林, 鄭莊重.新生兒1142例聽力篩查結果分析.貴州醫藥, 2014, 38(2):170-171.
[11] 王丹. 5005例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5):991-992.
[12] 章雪芹, 嚴雙琴, 李曉璐, 等.一種新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模式探討: 42天初篩.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2, 10(2):182-185.
[收稿日期: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