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監獄警察“監獄化”是發生在監獄警察身上的一種不良傾向,主要表現在監獄警察的個人日常行為、思想意識、工作方法和心理健康各個方面。這種傾向很容易影響到監獄警察的執法形象,造成監獄警察執法公信力的下降。本文認為只有從制度建設、心理輔導等多個層面建立長效機制,盡可能地預防和避免監獄警察“監獄化”,才可以提升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形象,提高監獄警察執法公信力,提高監獄改造罪犯的社會效果,才真正做到依法治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化監獄。
關鍵詞 監獄警察 監獄化 執法 公信力
基金項目:本文為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研究課題《陜西地區監獄警察“監獄化”問題調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主持人:靳琳琳,課題號:14JK2022。
作者簡介:靳琳琳,陜西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察系副教授,主要從事罪犯教育、罪犯心理矯治的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236
按照美國社會學家唐納德·克萊默的理論,“監獄化”是罪犯在長期的服刑過程中,對監獄文化的學習和內化的過程,這是一種包括監獄特殊的內在氣氛、特有的生活方式的不良因素。長期以來,人們主要關注服刑罪犯身上“監獄化”的現象,往往忽視了作為監獄執法主體的監獄警察的“監獄化”現象。近年來,學術界開始逐漸關注到監獄警察的生存狀態和工作狀態,也有相關學術論文和調研報告由此產生。大多數學者和一線實務部門的專家開始關注 “監獄化”對監獄人民警察自身的不良影響,這對維護監獄警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改善監獄警察職業氛圍有著積極的作用,從而對法治中國依法治監背景下,預防監獄警察“監獄化”,對提高監獄警察執法公信力將會產生積極影響。
一、監獄警察“監獄化”的主要表現
監獄警察“監獄化”,就是監獄人民警察在監獄這種特殊工作環境中,長時間處于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中,在思想認識、日常行為和語言習慣等方面表現出的情緒低落、態度冷漠、工作積極性不高等負面因素。就我國當前監獄人民警察情況來看,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呈現出以下表現:
(一)工作積極性和動力不足
大部分監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工作環境封閉,大多數監獄都面臨著基層警力嚴重不足的困境,監獄人民警察與外界接觸相對較少,工作內容單一,工作壓力大。他們長期處于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使得監獄人民警察呈現出明顯的職業倦怠感,工作缺乏成就感,久而久之,造成他們工作積極性和動力不足,嚴重的甚至渴望逃離,害怕面對工作等。這種傾向將嚴重影響監獄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進而他們的工作效果。
(二)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消極化
在監獄這種特殊的環境中,長時期面對改造對象,從事日常的罪犯教育與罪犯勞動管理,監管要求嚴,工作對象特殊復雜,長期面對每一位監獄服刑人員的不同情緒和利益訴求,加上特殊的工作對象和工作環境,部分監獄人民警察工作缺乏激情,缺乏動力和成就感,精神萎靡不振,造成他們在工作中對待服刑犯人態度蠻橫,缺乏耐心,與人溝通時抱有疑慮和戒備心理。
(三)身體和心理呈現亞健康狀態
由于當前犯罪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征,加上我國現有監獄人民警察配備不足,導致很多基層監獄警察長時間在高強度,高壓力下工作,這些都給監獄警察身體和心理健康帶來一些不良影響,部分一線監獄人民警察處于高焦慮、高壓力的健康狀況,產生了極度的疲憊感,身體健康出現亞健康狀態。這些心身方面的不良傾向對改造罪犯極為不利。
二、監獄警察“監獄化”對其執法公信力的影響
(一)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公信力的內涵及影響因素
簡單來說,監獄警察執法公信力是指社會大眾對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工作的認可程度和信任程度,它是社會大眾對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嚴肅性、公正性和權威性的群體性評價。監獄人民警察主要擔負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與其他警種相比,監獄人民警察工作任務異常艱巨,主要是因為:監獄人民警察面對的是危害社會的特殊群體——罪犯,他們不僅犯罪性質復雜、犯罪手段多樣,而且有過犯罪體驗,思想意識、價值觀念以及行為習慣都具有一定的反社會性。監獄人民警察長期與罪犯打交道,并且擔負著改造他們的任務,這是所有工作中最艱難的。作為改造人、教育人的工作者,監獄人民警察個體的執法狀況如何,執法公信力如何,直接影響到我國整個監獄系統的形象。
(二) “監獄化”對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公信力的影響
如前面所述,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是發生在監獄警察身上一種負面的、消極的現象。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心理層面上,容易使監獄人民警察產生失衡心理、消極心理、特權心理;在身體層面上,可以直接造成監獄警察精神緊張萎靡,缺乏工作動力和成就感,在與人溝通困難;日常行為層面上,監獄人民警察在教育管理和幫教談話中,對待服刑人員缺乏耐心,甚至態度蠻橫;在個人發展層面上,部分監獄人民警察對于專業知識和社會上的新鮮事物,接受緩慢,很容易故步自封,缺乏創新精神,也影響了監獄警察整體素質的提高,進而使其執法效能和執法公信力受到影響。
三、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提高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公信力的價值與意義
按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我國監獄系統適時提出了“依法治監”的理念。作為監獄內部改造罪犯,教育罪犯的一線干警,監獄人民警察則是實現依法治監這一目標的生力軍和具體實施者。因此,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綜合素質,樹立監獄人民警察陽光、正義、公正、權威的執法形象對推動監獄人民警察執法效能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提升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形象和執法素養,對于提高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公信力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可以樹立監獄警察的權威形象
中國古語有云:“正人先正己,思己之過,正己則生威”。其意思就是說,要想讓別人端正言行,先端正自己的言行。只有自己的形象端正了,才可以樹立自己的權威。監獄人民警察的工作態度,言行舉止,都會對罪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監獄人民警察所表現出的權威能否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獄人民警察是否具備良好的權威意識。監獄人民警察的權威意識是其樹立執法權威的重要前提。如果監獄警察能夠摒棄那些“監獄化”的、消極的言行和負面的行為習慣,樹立積極進取,公平正義的執法者形象,則會樹立其權威形象。從而使監獄人民警察在一系列執法活動中取得最大限度的效能,提高監獄改造工作的效果。
(二)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可以影響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觀念
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犯罪多樣化、改造對象復雜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監獄人民警察面臨高強度的職業壓力,加上自身待遇、工作環境的鮮明反差,往往導致監獄人民警察會出現失衡心理。部分監獄人民警察會產生特權思想,在執法過程中利用手中的權力,違法違規辦事。有的甚至不講原則,執法不公,執法不作為,失職瀆職。從而使其在改造對象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導致整體監獄人民警察隊伍的執法公信力下降。只有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拋棄傳統的執法思想和意識,更新監獄人民警察執法觀念,才可以使監獄人民警察公正執法、依法執法,就自然而然可以提升其執法公信力。
(三)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可以影響監獄人民警察的具體執法行為,有效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公信力
監獄人民警察長期在監獄環境中,勸導、教育不同的罪犯,對他們進行反復心理疏導。這種長期的工作情況下,監獄人民警察不自覺地會將監獄內的生活習慣帶到自己日常生活和行為習慣中。在語言表達、與人溝通、慣性思維等方面表現出不文明、不規范的現象。這些都會在監獄人民警察的日常工作中有所反應。執法不文明、不規范、執法中用語粗暴,等都是“監獄化”造成的不正當的執法現象。監獄人民警察只有文明執法,尊重罪犯的人格,方法科學,循循善誘,就一定會大大提高執法效果,提升執法公信力。
(四)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可以樹立監獄人民警察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效果
監獄人民警察 “監獄化”的表現之一就是職業倦怠感增強,缺乏工作創新能力、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動力。執法中因循守舊,缺乏創新,在執法中缺乏文明,科學方法的積累總結,造成執法能力不強,執法水平上不去。只有通過科學手段和制度建設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不斷提高其自身的管理能力、教育能力、應對能力、執法水平、警務技能等,都對監獄人民警察權威性和執法公信力起到實質性的影響。
四、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提高監獄警察執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徑
結合對陜西地區多所監獄實際情況的實地調查和問卷分析,當前我國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提高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公信力有以下有效途徑:
(一)加強制度建設,提升監獄人民警察的職業成就感
通過建立健全監獄系統內部的激勵機制,激發一線監獄人民警察工作的積極性,消除監獄人民警察的失衡心理。通過內部考核,社會評價,綜合考評等靈活多樣的方法,鼓勵一線監獄人民警察積極工作,引導他們奮勇爭先,爭創一流。在監獄內部營造積極向上、公平正義、和諧進取的工作氣氛,提升監獄人民警察的職業成就感。
(二)提升監獄人民警察待遇,從生活上改善監獄人民警察的“監獄化”問題
從監獄人民警察個人需求的層面上,從生活上改善監獄人民警察待遇,是預防監獄人民警察“監獄化”問題的有效途徑,增加監獄人民警察的職業光榮感,使他們獲得更多的關注與尊重,積極落實從優待警措施,滿足監獄人民警察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合理需求,從而改善監獄警察"監獄化"的問題,會間接提升監獄人民警察使命感與責任感,提高其執法效能,提升其執法公信力。
(三)加強教育與輔導,調適其健康心理,增強監獄人民警察的創新能力,提高監獄人民警察執法能力
隨著監獄工作要求和水準的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監獄人民警察能否在與罪犯打交道中把自己造就成為“改造靈魂的工程師”,除了自身專業知識以外,還要依靠其堅定、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故而,各個監獄應定期對監獄人民警察進行心理知識輔導和個人心理疏導,提高監獄人民警察心理健康水平,定期緩解監獄警察的心理壓力。
此外,還應該通過政策激勵的手段,鼓勵監獄人民警察繼續學習專業領域的新知識,了解專業領域的新動向、新問題,不斷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對于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能力大有裨益。
五、結語
監獄警察“監獄化”嚴重影響到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能力和執法公信力。只有正確認識到“監獄化”對監獄人民警察執法公信力的不良影響,在此基礎上,加強制度建設,多手段全方位地預防監獄警察“監獄化”,提升監獄人民警察個人形象和執法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監獄人民警察的執法公信力,提高監獄改造罪犯的社會效果,真正做到依法治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化監獄。最終對推動中國特色監獄事業的快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周斌、丁國峰.監獄警察職業良知在于公正執行刑罰.法制日報.2014年4月19日.
[2]李殿軍.對建設境界高能力強形象好警察隊伍的認識和思考.科技向導.2011(8).
[3]鄒娜.監獄環境對監獄警察執法能力的影響.中國科技投資.2013(2).
[4]武素斌.新時期監獄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分析.學理論.2015(25).
[5]陶新勝.論監獄警察自由裁量權的控制.法治與社會.2009(9).
[6]周盛軍.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12).
[7]邵高涵.監獄警察在執法中面對的法律困境以及應對策略.法制與社會.2014,1(上).